十五家房地产供应链企业荣获2022房地产配套供应链上市公司荣誉
5月26日,“2022房地产及物业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发布了最新的《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这项由上海易居(博客)房地产研究院主办的测评研究工作,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指导下,已经连续开展了15年,是国内关于上市房企综合实力最重要的专业测评研究成果。此外,本次活动还同期发布了2022物业服务企业上市公司研究成果。
根据《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显示,10强上市房企排名出现变化。其中,万科继续蝉联榜首;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位列第二、三名,排名较上年均有提升;碧桂园位列第四名;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招商蛇口、新城控股分列第五、六、七、八名,排名较上年均有提升;金地集团、旭辉控股集团位列第九、十名,为2022年新晋10强。
包括东方雨虹、北新建材、海尔智家、金牌厨柜、老板电器和中国联塑等十五家房地产配套供应链典型上市企业分别荣获了2022房地产配套供应链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五强、盈利能力五强以及投资潜力五强等荣誉。
在入榜相关供应链企业方面,2021年,疫情原因叠 加原材料上涨,供应链企业利润普遍承压。另外,受地 产行业流动性紧缩影响,2021年房企频频暴雷,与房企深度合作的供应商坏账普遍增加。各种不利因素叠加, 导致供应链企业盈利表现普遍不佳。
同时,供应链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总包集采 开始兑现,利于头部集中。2016 年以来,消费建材行业 龙头企业在地产行业集采模式普及后从中受益。龙头房 企集采模式至少在大多数品类上已经充分渗透,部分品 类如涂料还有推动上行的空间。
面对目前的存量市场,供应链企业主要在全装修、 精装修、绿色建筑等方面发力。随着国家和各省市相继 出台住宅“全装修”政策,以及购房者对建筑质量追求 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加强全装修 项目的建设。在供需两端的共同助力下,全装修市场呈 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到城市方面,一线城市“全 装修”渗透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二线城市稳步上升, 三四线城市扩张较快。根据优采大数据云平台的监测 数据,2021年全国重点70城新开盘建筑面积156547.08 万平方米,全装修建筑面积75893.7万平方米,同比 增加55.72%;全装修建筑户数485.15万套,同比增加 48.70%;全装修建面比例为48.48%,较上年提升14.60 个百分点。全装修建筑面积和户数的规模增速相当可 观。其中百强房企全装修建筑面积51441.35万平方米, 全装修户数325.10万套,分别占2021年全装修总建面和 户数为67.78%、67.01%。
精装修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精装修供应链应该是 系统化、智能化的集成。房企需要优质的材料供应链 企业,同时,供应商们也要提升品牌意识,提高品牌 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促进健康、安全、智能化、高 质量技术全面发展,推动精装修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房企集采活动部品包含墙地砖、橱柜、防水材料、墙 纸、厨卫电器、外墙涂料、门等多种类型。随着全装 修比例的上升和集采模式的应用,房企的精装修订单 生产线比较稳定、订单量较大,有利于供应链企业协 同发展实现共赢。
随着“双碳”发展目标的提出,装配式建筑绿 色环保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装配式行业发展有望加 速。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的通知》明确: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 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 绿色施工管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预制 构件生产厂家、建筑施工公司等。预制构件主要企业 有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等;建筑施工主要企业有中国 建筑、宝业集团、全筑股份等。装配式建筑行业下游 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管理、运行与维护,主要参与者 为物业管理企业。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的实现,要求建筑能 耗和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建筑供应链形成绿色、低 碳、循环的发展方式。根据优采大数据监测的供应链上 市公司2021年报显示,东方雨虹、三棵树、正泰电器、 凯伦股份、集泰股份等企业在地产业务下行背景下,纷 纷布局新能源领域寻求业绩增长点,也为供应链行业带 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本次测评的研究对象为沪深上市房企94家,在港上市房企60家,以及海外上市房企1家,合计155家。与2021年相比,纳入测评的上市公司总数净减少40家。新增3家,其中1家为2021年新上市房企。剔除43家,剔除原因包括企业经营风险较大、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等。
从核心测评指标来看,2021年上市房企总资产规模均值为1549.12亿元,较上年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收入均值为294.79亿元,较上年略有上升;盈利能力方面,绝对指标净利润均值为25.19亿元,相对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3.04%,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偿债指标方面,净负债率均值较上年下降7.39个百分点至87.68%;经营效率稳中有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均值较上年有微升。
本次测评还发布了2022房地产配套供应链上市公司测评成果。测评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受疫情原因叠加原材料上涨,供应链企业利润普遍承压。另一方面,受地产行业流动性紧缩影响,2021年房企频频暴雷,与房企深度合作的供应商坏账普遍增加。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供应链企业盈利表现普遍不佳。
整体来看,上市房企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资本市场表现方面,地产指数震荡下行,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报告显示,以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申万房地产行业指数全年累计下跌12.94%,跑输沪深300指数7.74个百分点,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内排名靠后。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年累计下跌30.61%,跑输恒生中国100指数9.4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两地房地产板块走势均较大幅度弱于大盘。
202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值出现大幅下滑。受到市场趋冷和成本增加因素影响,房企盈利空间出现收缩。估值水平也延续了近年来的走低趋势,2021年上市房企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显著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体现了市场对于行业前景的预期较为悲观。同时,上市房企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导致房企分红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运营规模上,规模增速持续放缓,总资产均值增速近五年来首次为负。202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商品房销售金额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总体看来,在“房住不炒”和“三稳”政策的影响下,行业整体规模虽小幅上涨,但增速持续放缓。
2021年,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为1549.12亿元,同比下跌1.82%;净资产均值为365.14亿元,同比上涨8.38%;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均值为294.79亿元,同比上涨7.21%;营业利润均值为42.81亿元,同比下跌18.41%。增速方面,除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的增速仍保持上涨外,净资产均值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而总资产、营业利润均值为负增长。
偿债能力方面,调控杠杆初见成效,房企更加重视现金管理。2021年,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多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全年融资环境趋紧。2021年三季度政策持续收紧,部分房企引发债务问题,遭到国内外评级机构多次下调评级,融资环境更加艰难,而四季度至今,多部门密集发声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良性循环,防范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
报告显示,在长期偿债能力方面,2021年上市房企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1.62%,同比下降2.09%;净负债率均值为87.68%,较上年下降7.39个百分点。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21年,上市房企流动比率均值为1.66,速动比率均值为0.65,两者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现金短债比中位数为1.33,较上年提升2.31个百分点,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2021年,行业整体控负债,去杠杆压力较大。即使头部房企也要稳健笃行,注意负债规模、还款期限及现金流管理。
盈利能力方面,盈利空间有所收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2021年,上市房企营业利润均值42.81亿元,同比下降18.41%;净利润均值25.19亿元,同比下降21.70%;净资产收益率均值3.04%,较上年下降5.74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均值2.65%,较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绝对盈利能力来看,11家上市房企净利润超过100亿,占比6.96%;25家上市房企出现亏损,占比15.82%。从相对盈利能力来看,仅3家上市房企总资产报酬率高于10%,占比1.90%。相比2020年,总资产报酬率超过10%的上市房企占比下降,介于5%-10%的上市房企占比略有提升,介于0-5%的上市房企占比略有下降,小于0的上市房企占比连续两年明显提升。总体来看,上市房企回报率主要集中在0-5%,整体盈利水平较2020年有所下降。
在成长能力上,收入规模略有增长,净利润出现较大程度下降。2021年,上市房企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和净资产规模均实现增长,净利润规模出现下滑。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均值同比增长7.21%,增速较上年上升5.3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均值同比增长10.81%,增速较上年下降4.59个百分点;净利润均值同比下跌21.69%;净资产规模均值同比增长8.38%,增速较上年下降5.38个百分点。
经营效率方面,运营效率稳中有升,存货增速继续下降。2021年,上市房企经营效率指标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0.40,0.30和0.21,三项指标均较2020年有小幅提升。
随着房地产行业金融属性的减弱,加上集中供地、“三道红线”等政策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资金回笼和去化压力较大,上市房企存货规模增速变缓。报告显示,2021年上市房企的存货均值同比上涨5.57%,增速下降9.23个百分点。2021年在“四限”政策影响下,房企去化承受一定压力。从存货集中度情况看,10强上市房企总存货占比约43%,30强房企占比约74%,50强房企占比约86%。相较2020年,集中度趋势加强。
从社会责任方面来看,纳税金额有所下降,企业践行社会责任。2021年,上市房企纳税额均值为18.36亿元,同比下降约15%。一方面,近两年疫情反复,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的政策,助力企业抵御疫情冲击。另一方面,行业整体利润空间下调也是纳税额减少的可能原因之一。面向社会公众层面,各大房企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文化体育、抗疫救灾、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在防疫常态化影响下,所有30强上市房企均参与了抗疫救灾,26家企业参与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24家企业积极参与教育助学活动。
从创新能力方面来看地,随着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回归产品居住本质、注重多元业务发展、向管理要红利逐渐成为房企在艰难时期的发力点和突破点。越来越多的房企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动产品服务力的升级,加强客户满意度管理,强调工程质量的监管,在科技赋能和数字化应用方面仍在不断推陈出新。此外,为拓展收入,寻找多种盈利渠道,多元化的业务发展、努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可能成为众多房企2022年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板块依旧是多数房企的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集中度低、成长空间大的物业板块已经获得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
测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规模逐渐见顶,盈利空间较为狭窄,融资渠道需要疏通,行业面临较多挑战,需要政策引导以恢复信心、扭转悲观预期。随着2022年稳地产政策的持续推出,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上市房企应从自身出发,精细管理、积极创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稳增长稳市场的任务,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附一:2022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单项榜
附二:测评指标体系说明
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从运营规模、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效率、创新能力、社会责任、资本市场表现八大方面,采用收入规模、开发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相对盈利能力、绝对盈利能力、销售增长能力、利润增长能力、资本增长能力、资源储备、生产资料运营能力、人力资源运营能力、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纳税责任、社会保障责任、慈善捐赠、企业在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等20个二级指标,采用房地产业务收入、租赁收入、房地产销售面积、持有型物业持有面积、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现金短债比、市盈率(PE)、市净率(PB)、每股收益(EPS)等44个三级指标来全面衡量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