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未提房产税 快速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房地产表述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基本没有出现新的提法。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房地产的主要表述内容,此前均见于去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去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房地产的表述是这样的: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与之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只是将“加强预期引导”换成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表述,意思更完整些。
中央有关今年房地产工作的表述,基本没有出现变化,并不令人意外。说明,去年三季度以来,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针对2022年房地产的各项政策,是持续的、稳定的。
其实,近几个月来,围绕“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无论是央行、银保监会,还是住建部、自然资源部,都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房地产金融,已经释放出了明显的边际宽松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继续保持一定的新增量。
2、一批城市的房贷利率下降。
3、二手房放贷速度加快,2-3个月甚至1个多月就可拿到贷款。新房按揭也在加速。
4、房企再融资逐步恢复。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一批优质房企发行了中票和公司债。
5、全国性预售资金监管意见出台,有利于释放部分受限的房企在途资金。
6、鼓励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不纳入银行两道红线管理。
7、部分城市的首套房首付降至二成;认房又认贷政策调整。
8、鼓励发放并购贷款。招商银行近日授予碧桂园、美的置业210元并购贷款额度,此前已授予华润置地200亿元、华润万象生活3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
一个一个看,可能觉得没什么,这么整体放一起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虽然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之下,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不会全面放松,但这么多资金小龙头的水都打开了,汇聚成流,房企要畅饮可能还做不到,解渴还是解渴的。
黑铁时代的行业冬天里,大家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大水漫灌是不可能出现了。2月下旬以来,趋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楼市小阳春可期。
回到政府工作报告。与房地产有关的表述,还包括: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再开工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等。
有朋友问:为什么没提房地产税?
确实没提。值得指出的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但随后的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涉及房地产税。今年也没有。
当然,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发布之后,按程序有关部门会有所动作,但自此之后,中央层面并没有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更新的进展。
房地产税试点会怎么推进?我们之前写过,去年10月上述《决定》发布以来,中央有关部门从来没有公开表示房地产税试点暂停;但从今年情况看,很大概率会暂缓推进。
去年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各方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我们分析,房地产税试点,应该是属于“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从稳定预期,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来看,房地产税试点非常可能暂缓推进。至于何时恢复推进,无法预测。
政府工作报告之外,还有个消息值得重视。
银保监会、央行3月4日发出《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
根据通知的定义,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
3亿人里,有的已在城镇买了房,更多是租房住。如果金融提供支持,这部分群体有一部分原来够不着买房门槛的新市民,就有可能加入到购房队伍来。
来源:攸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