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装电梯“堵”在哪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在实际的操作中,加装电梯成为了“堵”点。很多小区加装电梯不甚顺利,业主意见不统一、加装费用筹措等问题仍是难啃的“硬骨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到底难在哪里?这些加装“堵”点又如何破解?
费用问题怎么解决
“装电梯不用我们出钱,只有乘坐才付费,价格也就几毛钱,挺划算的!”这是云南省昆明市省委党校生活区居民对于小区变化的感叹。“共享电梯”为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但改造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摸底调查,中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近17万个。面对如此庞大的电梯加装需求,资金从何而来,成为困扰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难题。
陕西省政协委员王东表示,老旧小区住户多数为老年人、退休职工、弱势群体和外来租房者,普遍收入较低,加装电梯工程启动时业主需筹集资金,承受压力较大,部分困难老年人无力承担。
因此,住建部门一直在倡导“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
首先就是财政补贴。各地都在出台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补助政策,通过直接补贴、困难群体的针对性补贴等手段,减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资金压力。其次是居民个人负担。《意见》提出,支持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最后就是社会资金。王东建议,第三方企业可以通过开发电梯外围功能,如家政、安防等便民服务功能以及广告等,通过营收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居民负担。
低层利益如何保证
住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的李奶奶有些发愁:膝盖的疼痛让自己走下三楼都感到很吃力。最近,听说要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她很是心动。然而和一楼的几位老邻居交流过后,李奶奶发现,一楼的住户似乎并不愿意安装电梯。
为了保障低层住户利益,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对低层住户进行一定补偿,从而维护在加装电梯过程中低层住户房屋贬值等方面的利益损失。
2019年6月,广东省汕头市就明确,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所需的资金,由实施主体根据所在楼层及受益大小等因素,协商确定分摊比例,共同出资。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补偿规定,但都未有明确的补偿标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建议,可以将其与立体停车、地下停车和加装电梯组合在一起解决,对用不上电梯的底层居民进行停车位或现金的补偿即是一个较好的矛盾解决方法。
不过,有关专家也表示,补偿标准也许不应该由政府来制定,毕竟每栋楼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补偿标准。
《民法典》能否促行动
在早期电梯加装工作中,很多地方采取的都是“一票否决”,这样较为严苛的条件,不但无法反映出一些社区对于电梯改造问题的多数意见,更让电梯加装工作举步维艰。
因此,在各地后续出台的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政策中,都陆续取消了“一票否决”,放开了投票比例。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将加装电梯的居民同意比例再次下调,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的规定,“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2/3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2/3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 ”
不过,也有相关人士认为,表面上看居民同意加装电梯的门槛变低了,实际上一旦楼里有一户居民明确不同意,往往会通过电话投诉,或直接到现场阻挠施工,加装的步伐就会缓下来。
说到底,邻里间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之间的意见分歧,还需要靠居民相互的理解,社区层面的统筹以及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