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产业发展研究—解读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大变局、复杂环境、新发展格局是研究所有问题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科技进步、产业革命在加速演变。要求产业(各行各业)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加速转型升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速现代化。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时代呼唤新时代中国安防,并赋予它新的社会意义、核心目标,使其拥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定位和内涵。在这样的形势下,安防(科技、制造)产业发展一定要实现大格局转变。
一、树立新的大局观和发展观
要站在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规划安防产业的发展,开创安防产业的新局面。安防产(企)业,要突破传统领域的局限,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规划新的产业(智能)方向。
要遵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规模经济(高集中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新的、稳定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要顺应科技进步的规律,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安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现代安防的基本架构、核心功能和应用模式、应用领域。
以这样的视角,就不难理解当前行业出现的现象:企业不再强调自己是安防企业,或要进入安防行业。有些媒体将安防频道并入其它频道等,说明行业头部企业已在进行新的布局,各行业开始从技术上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媒体根据这些变化也做出了调整。
1、新格局
新格局,是顺应新时代、大变局的战略布局。构建安防新发展格局,是开新局,并努力成为新格局的新高地,而非是响应项目、业务需求的战术举措。
囿于传统观念,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规模经济(万亿产业)。当今,发展是首要的,产业做大、做强了,才能满足不断深化的需求、激发潜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传统业务(平安、雪亮、智慧警务)的需求。
目前,有一种思潮强调传统安防的特点(特殊性),想通过固守传统领域来抗拒市场冲击,这是错误的,而且用封闭自己来守住市场也是守不住的。
2、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是支撑融合经济的新发展观。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改变了资源结构、供给结构、市场结构等基本生产关系,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可不以占有和掠夺资源为代价,竞争可以不是相互伤害,发展可以实现共赢。目前融合发展的观念逐渐形成并被普遍接受。
我国最先完整地提出了融合发展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通过“一带一路”付诸实践。
融合经济可从不同的角度(供给侧改革、价值链、生态等)来解读。比如供给侧改革,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新的、稳定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高端产品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更要提高高水平科技供给(引领企业的责任)。
3、安防产业的融合发展
安防产业发展必须要:
(1)产业融合,与其它产业融合,实现行业间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交叉、衔接、互补),共同打造智能产业。
(2)地域融合,既一体化发展。集合相邻区域各自的优势,进行最优、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产业、地域融合可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3)技术融合,通过AI 赋智,提高技术、产品的功能与性能。
安防系统越来越通用化(利用通用产品和技术),安防的专用产品、技术也逐渐成为其它系统的通用产品、技术(特征识别)。
(4)系统融合,安防各系统的融合,安防与其它系统的融合,通过融合创造新模式和新应用。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是系统融合的典范,安防技术是核心。
二、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
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构建发展新格局,必须创造(转换)新动力。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始终以数字化为主线,现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最新阶段。标志: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下半场(商务--产业;生产数据--利用数据价值)。 数字化转型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是转换发展动力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科技进步的主线和基本途径。
安防数字化转型包括两个层面:产业转型、系统转型。
1、安防产业数字化转型
安防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数据资产转换为数据资源,释放数据的能量,改革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转换发展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实质上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商务大数据、区块链、5G)的深化应用,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完成产业(行业、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安防新发展格局。
2、安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通过安防技术、系统的应用,促进社会相关行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公共安全网及组网应用的核心,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同时,促进安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新时代中国安防)。由此,安防将完成从应急向预警;从事件管控向风险管控;从静态监控向动态管理转变;系统核心功能从信息感知向数据价值应用转变。安防系统由通过加固(系统建设)、防范基准威胁,逐渐演变为依据风险评估、优化防范(设施、程序),实现安全状态(治安事件)的动态防控。
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现代安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社会意义、核心目标、关键技术及基本特征);对相关的基本概念作出全面、准确的诠释;深刻理解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技术实质;系统基本要素;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现代安防的基础架构。
三、实施能力提升战略
实施能力提升战略,安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本质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担负起更重要的社会意义。能力提升是全面的,最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数字化转型)。
1、要构建新的安防知识体系
要构建新的安防知识体系(基础技术体系),正确理解新知识体系对安防产业发展、技术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深刻理解新技术(云、大、物、AI、区等)的本质、为安防带来的改变、可实现的限度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全过程、全员的培训是能力提升战略的重要举措
全过程、全员的培训是能力提升战略的重要举措,人才、人力的培养和获得是实现安防产业发展,安防能力提升战略的关键。
要发挥行业、企业两个积极性。行业开展劳动技能鉴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企业进行专业能力认证,这是信息企业的惯例,具有很高公信力和认可度。
培训必须是系统、全面;体现新大局观、发展观;正确阐述安防新知识体系和新技术,真正助于能力的提升。
四、数字安防
上述内容可用以下几张图来概括:
循着数字化的轨迹,回顾安防的发展历程可清晰地体会到:上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规律,也会感到“数字安防”这个词十分贴切和准确。
在数字安防的每个发展阶段,安防的社会意义、核心特征、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都在不断的改变和提升;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安防的核心特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社会意义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
完成产业结构的变革(供给侧改革),成为数字经济、智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响亮名片。所以说: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新时代中国安防呼之欲出。
1. 安防产业数字化转型
安防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稳定、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培育创新性引领企业,包括:行业头部企业和特性技术的独角兽,是行业发展、科技进步的核心。
完善代工体系,实现产品、芯片、OS及应用软件的外包。代工也是供应链的一部分,讲完善是因为现在很多外包技术还不能自主可控。
构建细化的供应链,实现专业、质量和效率的平衡。相对于代工,供应链的专属性更强、细化程度更高(甚至是极度细化)。
代工和供应链就是现代制造业的基本结构。
完善、发展现代(安防)服务业, 服务于安防技术的用户、服务于安防企业(咨询、认证、评价、孵化等)。核心是数据服务。通常引领企业一定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中小型企业则要通过服务业来获得数据资源。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圈)将与信息及其它产业的这些链相交叉、衔接、融合,这将是中国智能产业形成的标志。
2. 现代安防的基本要素
数字化转型将促进传统安防向现代安防转变,安防系统的基本要素:由探测、延迟、反应,转变为风险评估、优化防范、反应。
说明:传统安防是应急和事件管控系统,核心功能是信息感知;现代安防是预警和风险管控系统,核心功能是数据价值挖掘。
3. 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要素
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体现安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技术路线。
云边融合,最佳的智能化系统架构。云支持智能前端(软件定义设备)的应用;边缘计算改善时延(实时性、抖动)、负载均衡、容错等问题。
物信融合,系统的数据结构。非结构性和结构性数据融合,提供完整、丰富的数据资源(不能只有视频)。
数智融合,实现智能感知,保证数据的鲜活、真实。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创新(技术、观念、场景)驱动。
简言之,安防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是:上云、用数、赋智。
4.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
充分挖掘数据(包括已积累的数据)的价值,获得趋势性、预测性信息,增强决策力和程序(业务)优化能力,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5. 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预测,为人类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使之具有更强的洞察发现力、决策力和流程优化能力。
6. 智慧警务是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产物和典型范例
上述内容归纳之,可看到:智慧警务的要素与现代安防系统要素相同;技术内涵与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一致;核心目标与数字化转型相同。智慧警务的核心价值就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
智慧警务是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的产物和典型范例。具体讲:
智慧警务,将警务活动的各要素(人、物、机、状态及过程)抽象为“物”;构建覆盖警务活动全过程的物联网;实现对“物”真实透彻的感知(实时、准确辨识与定位);风险评估(挖掘数据价值:数据融合、多时空融合);优化警务(变被动防范为主动监控,依据风险,优化防范、程序、业务;主动改善,消除不良状态和隐患;及时反应)。
智慧警务体现了预警系统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是物信融合,既是多种数据的融合,核心是风险评估及数据价值的深化应用。
智慧警务,涉及公安业务的方方面面(打、防、服务),它们都已建立了专用的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视频信息)资源,却没有深化应用。所以,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当务之急。
智慧警务,是警务大数据范例:积累数据资源(云边融合、数智融合实现智能(真实、透彻)感知;建立模型、设定目标(维度、量度、决策准则,物信融合;阈值、修订、训练) ;风险评估,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产生趋势性、预测性信息;依据风险评估,优化警务。
这一过程反映大数据与AI是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通常我们根据经验做出决策、优化警务,当经验有了数据的支持就是智能。
7.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的全过程。目前风险评估的维度主要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既风险高低)。对宏观、动态的(群体、积发、延续、因果性事件及民情等)事件(识别目标),准确性很高,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场景。
针对个体的犯罪几率(可能性、风险、威胁程度)预测,因数据量不足(维度少)、准确性不高,可以在局域范围试验,但在广域系统,实现和技术上难度很大,经济上也不合理。
8. 安防技术的知识体系
从数字化转型的要素可看到:转型后的安防系统在系统结构、应用模式及前端设备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比之信息化带来的改变,又深了一层)。例如,视频监控系统从实时监控转变为智能物联。云边结构、软件定义摄像机智能感知并数据转换;从只处理视频信息到融合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音频、文字等),实现步态、声纹、文字(笔迹)识别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因此需要新基础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安防作为应用技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也没有独立、明确的知识体系。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安防逐步形成了独自的研究方向,产生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和系统模式。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将促进现代安防知识体系的形成, 是安防在多学科的边缘和交叉处,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安防技术知识体系
视觉是获得信息最有效的感官,视频是现存量最大、信息量最大的数据资源,所以视频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
视频技术始终是安防系统最主要的基本系统,应用最普遍、最成熟、最有成效。在数字化转型各个方面、层面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化转型既是安防行业面对的新挑战,又是安防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安防的视野宽了、格调高了、格局大了。
五、安防改革
上面的讲述似乎向大家呈现了两个安防:安防产业、安防事业。
1. 产业的安防
产业的安防,是国民经济、电子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正在构建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新高地。
2. 事业的安防
事业的安防,核心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
大家心中可能只有事业的安防,但安防的基本属性是产业。各行业协会的名称和国家对安防协会的分类可以证明这一点。
早期,安防制造只有小批量的报警器,大家关注的是它的应用及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很少会想到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当今,安防产业已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相当的经济规模,并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产业发展强大了,社会意义会更加彰显。这正是中国安防的鲜明特色,新时代中国安防的形象。
两个安防也反映各地协会的差异性及改革重点的不同。
3. 大变局
两个百年的交汇期,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从民族解放,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百年,进入了建设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百年;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新工业革命。这是大变局,是浩荡的潮流,不会变。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始终如一的,就是富民强国。理论是正确、坚实的,路线是正确、稳健的。两个百年的交汇期,我们完成了前一阶段(百年)的目标,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富民强国的新征程。所以,交汇期、大变局是中国发展新的机遇。
4. 复杂的环境
大变局没变,但大变局的环境变了,变得更加复杂、严峻,特别是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要求我们在战略和战术上做出调整。
发生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世界在建立新的市场规则和秩序。每当世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都要重新建立市场规则和秩序,并争夺在新秩序的主导权(规则制订、争议裁决)。争夺的要点是技术(过去争夺的是资源的地域),因此可以说是美国的科技保卫战,中国的科技攻坚战。
5.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针对复杂环境做出的战略性调整。调整发展方式、供给结构、市场结构。所谓“新”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必然要冲击国内市场的格局。安防则要布新局,努力做到与相关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打造新(智能)产业,并争取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高地。
实质上也是建立新的市场规则,争夺技术的制高点。与国际间不同,这个过程会有产业间的协调和合作(不像国际间那样残酷),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法则不变。因此开新局首先要补(结构、技术、能力)短板,只有这样传统领域的优势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即要在战略布局的前提下,形成新的战术策略。
6. 安防工程商改革
安防工程商改革,应以工程(商)数字化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目标。
工程(商)是安防服务产业链的末端(劳务获利;非知识、技术获利)。面对最严峻的局面,是行业转型升级要点和难点。
由安防产业结构的缺欠、技术的短板所致(改革暴露、固有缺欠、观念落后、缺乏引导)。所以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数字化转型,补上短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转换发展动力,找到新发展方向。
以工程商为主地区(协会)的工作重点是:服务于上述目标。
7. 构建完善的服务(价值)链
改变缺少知识、技术服务(可研、设计、集成、咨询、评价、认证、培训、论坛等)的现象。形成安防服务的双循环(国内大循环落地;区内小循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服务链要成为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的渠道,而不是保护地方市场的关卡。
8. 实施能力提升战略
要针对工程商及从业人员的特点,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培训,确实提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改革就是在能力提升过程中,找到自己在新价值链中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有形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又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调控保证竞争的公平及风险分担。
华为构建自己的新生态,实质就是构建一个全国大循环的服务链;它与许多地区建立的合作关系,就是建设地区小循环的服务链,成为大循环的一环。地区通过华为的支持(主要是技术),发展有特色的安防产业。华为则通过它将技术、产品和服务落地应用。这就是双循环,是华为对安防改革的启示。
结语
正值“十四五规划”启动期。国家要对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和调整。很多省、市把数字渠道安防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安防将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这一过程需要协调,但更多的是竞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才会使才我们的事业见远行稳。让我们眺望安防的远方,体味到安防发展浓浓的诗意。
文: 李仲男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