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中国品牌的质造之路怎么走?
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曾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一词同时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关键词,被确立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根本所在。从数量时代转向质量时代,满足品质需求转变的需要,制造业品质提升之路箭在弦上。
深谙品质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以联塑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正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打下一片天地,在“品质革命”道路上寻找最佳实践。
不变:产品、服务为王
掌握着城市动脉,看似不起眼的管道实则起到“大作用”。
从市政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输送到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系统,管道隐秘在各个角落,关乎着城市运行与百姓生活。
作为中国塑料管道及管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联塑深耕行业三十余年,从PVC到PE再到PP-R,秉承着“为居者构筑轻松生活”品牌信仰,始终坚持产品、服务为王,不断开拓管材产业,在世界各地书写着属于中国联塑的品质印记。
“打造品质工程,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管理体系、品质方法、品质项目作为支撑。”
早在2005年,联塑成立了由生产、品质、技术、检测等多个部门员工组成的QC(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持续不断的小组活动,从产品外观、尺寸、合格率等多方面入手,以“车轮战”的形式对不同类别的产品进行持续的品质改进。
联塑对品质管理的严苛也体现在全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从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检验,联塑通过“自检、互检、抽检”三检制度,实现全过程质量管控,让产品品质处处可掌控、点点可追溯。
尤其在管道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产品必须经过联塑集团检测中心的“千锤百炼”。在冲击实验室,塑料管道要通过落锤冲击、摆锤冲击,以及100℃至70℃的高低温考验;在耐候性能室,为了快速评估到管材老化的效果,样品需在试验箱中度过的1000小时,大约相当于华南地区自然环境中老化一年的效果;而在系统性能室,管材管件组装后要接受耐冷热循环系统试验,60秒内从15℃到95℃的快速循环,检查管材和管件的渗漏情况,以确保产品质量。
变:创新为驱动力
如果说产品是联塑打开市场的“敲门砖”,那么创新是联塑开拓市场的“通行证”。
“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联塑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宋科明博士介绍,联塑目前拥有科研人员1000余名,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研发专利2000余项。
在坚守质量“生命线”的基础上,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联塑坚持技术创新,不断追求产品品质的极致。
为满足新时代新需求,联塑积极推进塑料管道新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的革新。其中,“建筑排水无铅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管件”、“HDPE中空壁缠绕管”、“高性能PPR管材管件”、“无铅PVC管道产品产业化”等科研成果相继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此外,在大口径管道生产研发、塑料复合管道、塑料管道的连接技术、高可靠环保材料的应用等领域,联塑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我们对品质的理解是尊重标准,超越标准,这需要创新来实现。”宋科明说。以技术创新领跑行业,目前联塑主持或参与制定和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达数十项,有力推动了塑料管道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
始于管道,却不止于管道。从默默无闻到走向世界……三十多年来潜心深耕、精益求精,凭借高质的产品力和雄厚的品牌实力,中国联塑正以品质连接世界,让高品质建材家居走向世界,为全球居者创造更美好的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