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物联网之城的抗“疫”智慧
无锡作为我国物联网“首航之城”,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是全国较早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城市,近年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始终位列国内第一方阵。
2019年无锡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8%
连续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
物联网产业营收超2800亿元
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
物联网集群企业超过2000家
覆盖“感知、连接、平台、应用、安全”等
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结合无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我们着力推进科技防疫,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新技术新装备自主研发,推广疫情监测及防控管理‘非接触式’应用,为遏制疫情蔓延筑牢严密防线。
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说
“智慧隔离”助力源头管控
切实阻断疫情输入
特殊人群隔离监测
是抓好源头管控
阻断疫情输入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隔离管控过程中
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与隔离人员频繁接触
隔离人员时有外出等问题
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为实现“非接触式”隔离管控,提升管控效率,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联合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门磁防疫系统”,实现门开合状态的智能监测,当被隔离监控的人群非法开门,系统将会收到报警,并通过短信和语音等方式通知社区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响应,隔离到期设备自动撤防。
据统计,该套系统已累计在无锡市45个街道(镇、集中隔离点),220个社区(村),3505个点位,移位解决新隔离点600个;累计覆盖江阴和宜兴2100个点位;以及在滨湖区海天大酒店和蠡湖八号酒店两个集中隔离点平稳运用,管控效率显著提升,大大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
“高精度”人员盘查
有效提升疫情监测效率
强化疫情监测
对输入人员的“高精度”盘查至关重要
江苏航天大为公司研发生产并交付的疫情防控人员盘查系统,基于云平台架构,通过对交通和人口大数据的情报研判分析,对入锡人员的出入信息、健康信息等采集汇总,以实现联防联控、提前预警、主动防范的目的。系统在江阴多个路口应用后,共计盘查了277335人、139173辆车。
出入信息是判断前提,体温则是衡量是否健康的基础标准。然而,在高密度、高频度人流中进行人工测温不仅人力成本高、存在接触风险,通行效率、可控度也大大降低。
“ABD慧眼人脸识别额温筛查系统”,通过红外测温及人工智能算法,在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无锡市石墨烯产业园及如东洋口港开发区等场所实际应用,可自动识别出发烧及未戴口罩的异常人员并报警记录。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套系统可同时检测10个经过人员的体温,基本实现瞬时筛查,筛查速度提升了百倍以上;运用该系统后的疫情监测通道,可由原来的5个常驻负责人员减少至2个,人力成本降低了60%,单人效率提升2.5倍。
大数据“扫码”管控
科学优化部署防疫工作
无锡科学优化部署防疫工作
联合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锡康码”
用于无锡市民(含返锡复工人员)
个人健康状况申报
以及在全市范围内出入核查和交通出行验证
“锡康码”依托“无锡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登录,根据个人健康信息和相关部门(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公安、交通的部门)掌握的大数据,按照一定规则系统自动生成“红绿健康码”,智能化实时更新。同时,这些健康数据、行动范围轨迹等相关防疫数据又会通过算法汇总至政府相关部门,为无锡精准防疫提供了科学及时的数据支持。自2月21日,“锡康码”在无锡全面推广以来,注册用户已超720万。
人工智能产品应用
精准落实社区防疫“最后一米”
夯实基层防疫
精准落实社区防疫“最后一米”
是打赢疫情攻坚战的关键要素
无锡物联网集群企业聚焦
社区防疫管理与宣传的痛点难点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开发出多款智能产品
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针对社区防疫一线人员紧缺难题,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开发出“联通防疫机器人”,帮助社区管理人员开展本地居民及流动人口排查、患者随访跟踪、防疫措施宣传指导等。
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减轻社区人员管控压力,提出“AI社区防疫防控解决方案”,基于高精度人脸识别技术,有效识别戴口罩人脸,实现隔离人员出行告警、同行人追溯、未戴口罩报警、返程人员感知、居民出入频次分析、独居老人出行异常告警、陌生人告警等管理功能。
为减少社区一线防疫人员接触频次,中国电信无锡分公司则以中国电信4/5G物联网络为核心,结合云服务、大数据的优势能力,打造无线化、互联化、数字化的“基智能音箱防疫系统”,实现分区域、分场景、定时、定期、自动传达防控知识和防控要点,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将健康教育、防控措施落实位,真正做到防控宣传“非接触、无死角”。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