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走出金融对房地产过度依赖误区
近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明确下半年八项工作任务,其中在第三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方面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这是落实中央精神,是房地产调控措施在金融方面的进一步细化。
当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尚未有效改变,房地产融资占全社会融资的比重持续上升。从金融机构贷款的角度看,2014年,全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1.27%,2015年为22.36%,2018年为28.39%,到2019年6月末上升到28.71%,不到5年时间占比上涨了6.4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7.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4.1个百分点,而上半年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高达33.2%。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占用的信贷资源越来越多。
金融资源大量流向房地产行业,与金融机构的导向和风险偏好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外部环境不理想,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趋缓,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为了确保贷款安全,更倾向于要求借款人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另外,我国房价近几年不断走高,给人们带来还会继续上涨的预期,大多数银行都认为房产是最安全、风险最低、最有保障的资产,因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房地产,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过多的投放也就不足为奇了。
房地产市场占用大量的信贷资源,无论是对银行稳健经营,还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都非常不利。一方面,会加大银行经营风险。银行信贷资金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行业,也增加了集中度风险,一旦房价出现大幅度下降,就会给银行带来打击,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在房价虚高及“只涨不跌”的预期中,滋生投机行为,妨碍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也让一些居民背上沉重包袱,成为近年来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主要拖累因素。
既然如此,金融业就要尽快走出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误区,坚决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要求,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要保持房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房价不出现大起大落。要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对于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导致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和问责力度,保证监管政策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购房主体,实施差异化的房贷政策,可采取总量控制、条件限制、利率调整、首付比例高低等手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信贷调控,既保证不误伤刚需,又抑制投资投机,同时要引导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严格的信贷政策调控,防止资金流向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影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
此外,金融机构还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小微、科创等实体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降低对抵押物品尤其是对房地产抵押的过度依赖,以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银保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