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俱乐部”扩容 中小房企遇转型阵痛_新浪地产网

“千亿俱乐部”扩容 中小房企遇转型阵痛

提要:?在“活下去”成为重大命题的2018年,规模扩张一度成为多数房企的必然选择。克而瑞数据显示,2018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其中,华东房企占据了约11个席位。

来源:中国经营网

  在“活下去”成为重大命题的2018年,规模扩张一度成为多数房企的必然选择。克而瑞数据显示,2018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其中,华东房企占据了约11个席位。

  在千亿俱乐部新晋成员中,有不少通过下沉三四线城市,实现业绩突飞猛进。不过,对于房企来说,最大的难题无异于解决拿地扩张规模与高杠杆之间的矛盾,不少华东房企由此选择了登陆资本市场,缓解资金压力。而当大潮退去,也有部分华东房企选择进入转型通道。

  对于业绩及企业发展相关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先后联系多家在行业内有代表性的房企进行采访。旭辉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回复表示,旭辉从不追求高杠杆和高负债驱动的高增长,力求保持每年40%~50%的平均增长水平。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方面回应,2019年,绿城在房地产投资上,将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强调区域聚焦和城市深耕,继续扩大在重点城市的投资规模。同时也会结合市场变化,采取更加灵活的阶段性投资策略。

  踏上转型之路的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城大通”)向记者表示,公司看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加大新能源业务的投入。”苏宁环球品牌文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领导最近比较忙,不方便接受采访。”宋都股份方面表示,现在年报准备阶段,不方便作回应。

  卧龙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地产”)在2018年退出网游领域,当被问到原因时,其董秘回应:“可以看一下网上相关对于游戏产业的政策。”“不务正业”多年的雅戈尔则表示“服装业务一直都在发展,这两年整体而言,销售、净利润增长都是在两位数”,拿地方面会“比较谨慎”。

  “换挡”三四线

  对三四线城市的深耕,是不少新晋千亿房企的共同特征。典型房企莫过于起家于浙江诸暨、“坚定三四线布局”的祥生地产。祥生地产CEO赵红卫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2015年、2016年,在同行和投资机构都不看好三四线城市时,祥生拿下了大量低成本土地

  有关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祥生拿地依然积极,全年土地支出达到359亿元;2018年,祥生拿地金额达265亿元。

  不过,祥生虽然在规模扩大上十分积极,布局仍倚重长三角的三四线城市。其中,2018年上半年,祥生拿地金额211亿元,长三角地区的拿地金额高达190亿元。

  事实上,随着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趋严,闽系房企代表之一旭辉也开始“换挡”,从一二线城市逐步下沉三四线。同时,旭辉的拿地策略也向三四线调整。在2018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旭辉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其拿地达到72块地,在三四线城市方面,主要在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共计约26块地。

  连曾经因重仓三四线而遭遇滑铁卢的绿城也在2018年着手补仓。据悉,2018年4月份,绿城便斥资约40亿元在德清、舟山、常熟等三四线城市拿下多宗地块。

  不过,随着楼市政策转向,从2018年下半年起,三四线城市就已经出现降温的情况。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预计,2019年房地产销售规模会下降,其中,对业绩回落贡献很大的区域是三四线城市。2018年三四线城市销售额整体占比总额的69%。而第四季度已经下降到67%,已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信号。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三四线城市压力比2018年更大。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指出,华东地区虽然市场空间比较大,但经历了一个增量快速增长的阶段后,2019年继续往上走仍会存在压力。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祥生方面表示,对于三四线城市,其采取“根据地策略”,不仅是深耕,而是要把根据地做热、做深、做透;对一二线城市,则保持积极进入的态度,但不盲目投资高价地。

  旭辉方面在给记者的回复中表示,未来在城市布局方面,旭辉聚焦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坚持深耕战略,重点布局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四大区域有人口导入、有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城市。

  负债承压 赴港IPO融资“解渴”

  庞大的土地储备是房企能够实现规模扩张的根本,但对于不少有野心的房企来说,迅速扩大规模就意味着极其庞大的投资规模,债务压力也随之而来。

  正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荣地产”)是其中的代表。据披露,正荣地产在2014年的合约销售额仅169亿元,此后2015年至2017年的3年时间,其合约销售额分别达306亿元、490亿元、701.5亿元。1月7日,正荣地产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为1080亿元,跨入千亿俱乐部。

  扩张的同时,正荣地产负债也在同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其负债总额从2014年的约41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941.98亿元,净负债率也达到183.2%;同时,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其未偿还借款总额分别约为301亿元、253亿元、350亿元和401亿元。

  2017年末,正荣地产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以拓展融资渠道。多番努力之后,截至2018年中期,正荣地产的净负债率由183.2%下降到171.8%,但依然居于高位。中期业绩会上,正荣地产方面表示,预计2018年年底净负债率会控制在120%。

  2018年赴港上市的大发地产是一家位于上海的房企,数据显示,2015~2017年,大发地产销售收益分别为6.03亿元、5.75亿元和43.2亿元。其扩张还在加速,据招股书披露,自2018年4月30日至最后可行日期之间,大发迅速获取了16个项目,其中有10幅地块通过公开招拍挂获得,总占地面积达35.1万平方米。

  大规模拿地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大发地产净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6.5%、150%。截至2017年,这一指标已增至269.8%。

  据披露,大发地产上市融资所得资金约30%(2.18亿港元)将用于偿还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两年期借贷的大部分。

  多元转型“谋生”

  除了拿地扩大规模,试图在行业中占一席之地的房企外,大潮退去,不少华东房企也开启了转型之路。

  嘉凯城自被恒 大收入囊中以来,便开始“去地产化”并培育第二主业。2018年,嘉凯城曾斥资约5.9亿元收购两家影院。在新业务“烧钱”、房地产业务持续收缩的情况下,嘉凯城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8年亏损约16亿元。

  已形成高端制造+房地产双主业格局的银亿股份在2018年陷入困境。据披露,银亿股份预计2018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75.02%~87.51%;其原因是汽车零配件业务经营业绩同比下降,而因该业务下滑,公司此前收购的相关资产存在商誉减值风险,由此计提了6~8 亿元商誉减值准备。

  相较而言,卧龙地产多元化业务的业绩表现就差强人意。卧龙地产2017年通过收购君海网络51%股权,跨入游戏领域。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6亿元,其中游戏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亿元。但卧龙地产在2018年底出售了君海网络2%的股权,并回归单一主业,当被问到原因时,其董秘表示:“可以看一下网上相关对于游戏产业的政策。”

  “不务正业”的雅戈尔近年高喊回归主业。事实上,2017年,房地产业务在雅戈尔营收中占比已降至49.34%。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房地产业务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4.1%、19.69%。而服装纺织业务“这两年整体而言,销售、净利润增长都是在两位数”,据披露,预计2018年服装板块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2.56%、10.88%。

  对于不少处于转型中的房企来说,房地产依然是其业绩支柱。

  苏宁环球在2015年提出了向大健康、大文体、大金融转型。不过,截至2017年12月底,苏宁环球直接控股的上海天大医疗美容医院投资亏损约540万元;在文体领域的布局,因2016年“限韩令”遇阻,截至2018年6月末,苏宁环球营收14.89亿元,房地产业务营收约13亿元。

  2014年表示要跨界新能源的冠城大通,目前业绩也依赖其房地产及漆包线业务。据财报披露,2018年上半年,冠城大通营收共30.34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营收约为10.7亿元,漆包线业务收入达18.22亿元。新能源业务表现尚不稳定,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约为1888万元、1470万元、1387万元。冠城大通方面坦言,目前房地产仍为公司主业之一。

  宋都股份同样在2015年转型医疗大健康产业,设立了杭州宋都新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间一直亏损,2018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40.3万元;2018年底,宋都股份全资子公司又拟退出2016年为布局大健康设立的投资基金。关于大健康产业未来布局,宋都股份表示目前正在财报准备期,不方便回应。不过,有房地产业务的支撑,宋都股份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40.89%~176.22%。

  于小雨指出,不少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布局时间并不长,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房地产业务的持续输血,短期内尚不能形成规模。同时,判定企业多元化业务是否成功,应当将多元化业务规模与同行业竞争者比较,多元化业务是否可以独立盈利,不依赖输血作为评判标准。

新浪地产
关键词:

房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房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