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放宽 多渠道供给化解养老难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会议指出,适应庞大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改善质量,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会议指出,鼓励地方多渠道解决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简化和放宽准入,支持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对从事养老服务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
早在2015 年,民政部、发改委就下发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社会力量在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养老服务开始从鼓励非盈利性转向运营主体多样化发展。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
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对老旧小区和纳入特困供养等范围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要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老年人口达到15831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飙升至11.4%。近十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同比增速由2008年的3%增长至2017年的5.5%。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庞大老年群体的特殊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逐渐凸显。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曹炳良指出,在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叠加冲击下,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发生动摇,家庭养老功能将日益弱化。因此居家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支持和更新,是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
此外,会议要求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农村和社区医养结合,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和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