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破产拍卖潮持续扩散:今年已有近百起 已超去年全年
来源:中国建材网
有数据为证:根据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止9月11日,今年全国各地的涉及建筑陶瓷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司法拍卖已逼近百起,超过了2017年的总和。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涉及建筑陶瓷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司法拍卖共88起(含同一拍卖物多次拍卖,下同),而截止2018年9月11日,今年的这一数据已经增长至96。
▲被拍卖的某陶企。(资料图,来自阿里拍卖网)
记者将上述司法拍卖按照供应端、生产端、销售端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做了对比,总结出以下几大趋势:
供应端(涉及原辅材料、设备企业类):
从广东向全国扩散
中国的建筑陶瓷上游供应链有分散度高、企业多而杂的特点,虽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但胜在经营灵活。在建筑陶瓷产业蓬勃发展的数十年间,很多中小企业崛地而起,不过随着近几年行业形势急转直下,不少粗犷经营、创新力不足、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供应链企业倍感压力。
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司法拍卖数据来看,建陶行业原辅材料、机械设备公司的拍卖数量正在逐步增长:2017年共有16起,2018年前8个月已经达到了18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的16起拍卖中,广东地区占据了13起,此外江西有2起、河南有1起;而在2018年至今的18起拍卖中,广东仅有6起,山东、江西各占据4起,河南3起,陕西1起。
从地域分布来进行粗略分析,供应链的破产拍卖潮有向全国各地扩散的趋势。
生产端(含陶企土地、设备、存货等拍卖):
拍卖数始终居高不下,覆盖全国
从拍卖数量来看,近两年涉及到陶瓷厂(含土地、设备、存货、厂房等,下同)的拍卖数量始终居高不下,2017年全年共62起,其中:广东18起,山东10起,重庆9起,江西、河南各6起,湖北4起,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各2起,广西、宁夏、四川各1起。
而至9月11日,2018年全国范围内涉及到陶瓷厂的拍卖已经达到了53起,其中广东最多,共13起,涉及到佛山、清远、肇庆、惠州、云浮等地陶企;其次是山东、广西各6起,河南5起,重庆4起,四川3起,湖北、陕西、内蒙古、辽宁、江西、安徽各有2起,贵州、青海、河北、黑龙江各1起。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山东陶企拍卖次数最多。其中,广东主要是因为企业基数较大,而山东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受到当地产业调整的影响,不少被淘汰的陶瓷企业慢慢进入清算阶段,因此拍卖次数较多。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涉及拍卖的陶企经营时间普遍不长,大多在2005年-2010年间成立,且大部分是属于缺乏研发和创新的企业;而从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环保问题、资金链断裂而被关停。
销售端(涉及展厅、卖场及商铺):
拍卖数高速增长,覆盖面更广
此处的销售端,主要指陶瓷展厅、终端卖场及商铺。相较于2017年的10起拍卖,2018年的拍卖数量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前8个月共公开了25起拍卖信息,其中:山东17起,甘肃4起,广东、湖北、内蒙古、湖南各1起。
记者仔细查阅了山东的拍卖信息,主要集中在陶瓷展厅,这和山东陶瓷上一轮的产业调整有关,导致曾经红火火的园区变得冷冷清清。
事实上,从各方反应来的消息来看,销售端的冷清还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