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实质性"降准来了 股市楼市债市影响看过来
来源:中国基金报
刚刚,央行降准了!
原来预期是只降小微企业的,结果17家“大行”(工农中建交5大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银行)也来降准了,从原来预期的2000亿,变成了7000亿!
来看十大重点内容
1、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3、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
4、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5、5大行与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
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6.240, 0.02, 0.32%)、光大银行(3.820, -0.01, -0.26%)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6、邮储银行、城商行等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
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7、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比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
8、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9、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
10、十七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现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以下几条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项目;
二是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
三是“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
四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实施“债转股”项目应当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答记者问
此消息一出,市场沸腾了!因为这一次力度很大,而且是释放的都是全面降准的标准。管清友老师评论称这是一次“实质性降准”。
在6月20日的时候,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那时候,大家普通预期很有可能与4月定向降准操作相似,即通过定向降准置换未到期MLF。
但没想到,这一次虽然说是定向降准,但其实是普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为什么定向将准?
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1、我国企业债务负担重
2018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为切实解决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了十项要求,鼓励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并存在沿债务链、担保链和产业链蔓延的风险隐患。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三去一降一补”成为历次中央会议强调的重点工作内容。
2、哪类企业率先受益?
《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市场化债转股适用企业范围,提出了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明确了三个鼓励方向,四个禁止方向。2017年8月,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六条也对市场化债转股适用企业范围做出了一致的规定。
本轮债转股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对于企业而言,债转股微观效果将体现为杠杆率降低、融资成本下降、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此外还将有助于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
从监管文件出发,实施机构希望救助的是目前债务负担重,经营陷入困境,但是未来前景光明的企业。
从前期债转股的案例来看,实施债转股的公司大多具备以下特点:
1、所处钢铁、有色等强周期行业;
2、集团公司存在上市子公司;
3、集团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且资产负债率传导到上市公司主体;
4、公司盈利有好转的迹象或者潜力,或者有优质资产;
5、从债务结构来看,没有集中于某类债务的情况,长债占比较低。
3、受益者还有小微企业
这一次定向降准以及4月的定向降准,都明确指向要用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该项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小微企业。
中金评论称新一轮的定向降准政策进一步引导银行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投放。
从今年企业的实际投放情况来看,明显感受到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因为企业贷款更多的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落后省份的贷款增量反而有所减少。但非标过去增量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落后省份,一旦非标萎缩,中西部落后省份的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上升。因此,结构性政策引导银行贷款资金更多流向中小企业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会比简单的总量政策更有用。
对股市的影响
此前,央行曾经四次定向降准,从降准次日沪指表现来看,央行正式宣布方案后,其中三次沪指均出现上涨。
最近一次央行公告定向降准发生在去年国庆节前夕,去年9月30日央行公告定向降准后,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0月9日),沪指上涨0.76%。
聚沣资本总经理余爱斌表示,本次降准是对资金面紧张状况的预调微调,目前市场处于阶段性底部,降准能进一步促使市场企稳反弹,但由于政策仅是微调,并未全面转向,因而也不太可能有大级别行情,目前看会有阶段性反弹。
余爱斌分析,上半年金融去杠杆,导致信托等表外贷和社会融资收缩厉害,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资金资金链比较紧张,债务违约情况出现,对实体经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从政策层面而言,一方面要控制债务规模去杠杆,同时也要保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因而进行了预调微调。
道谊投资董事长卢柏良表示,降准对市场悲观情绪会有个缓冲,适度释放流动性可以预防去杠杆下信用违约的不断恶化发展,近期市场受贸易摩擦和股权质押风险影响,出现多杀多,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担忧,流动性更加宽裕,同时有利于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
深圳九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姚兴存认为:按照央行测算,本次降准0.5%可释放资金7000亿,相比4月份降准扣除替换MLF外的释放增加3000亿。直接刺激就是短期流动性会变好,同时也说明政府在降杠杆的同时,开始照顾经济自身承受力。另外,现在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5%,可调节空间相对充足。
至于股市,2017年市场整体震荡,上证涨幅只有6.5%,创业板更是跌去11%,那今年也不存在大跌的基础。上半年上证已经下跌13%,创业板下跌12%,再扣除银行保险石油等护盘因素,个股跌幅更多。扣除上市不足一年的次新股,上半年跌幅超过20%的占24%,跌幅超过30%的占30%。所以下半年大概率有个修复的过程。此次降准可能是个市场反弹的契机
对债市的影响
海通证券姜超老师认为:债市慢牛延续,坚守利率、高等级。
近期长端利率受益于避险情绪、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端利率因半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续缩窄制约长端下行。而此次降准有利于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从而打开长端下行空间。在货币宽松、基本面下行和违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债市的分化仍是未来的主旋律,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仍是配置首选,而对低等级信用债仍需保持谨慎。
对楼市的影响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观察历次降准周期之后房地产市场均出现了一波成交转暖迹象。
据克尔瑞研究中心的分析,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始终是银行巨额信贷资金的重要出口,降准后释放出的增量资金很大一部分还是会流向房地产市场。
不过新时代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过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中国杠杆率上升过快的原因之一,在结构性去杠杆下,货币政策不会重回全面宽松,但去杠杆的压力较2017年已经有所减轻,同时政策重心向经济增长倾斜,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下,可能会适度放松,流动性或将边际改善。
未来结构性去杠杆仍是工作重点,将继续限制房地产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融资,以及规范地方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