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变化主导2017北京楼市:供应、土地、豪宅
自2016年9月开始的新一轮楼市调控, 2017年开始凸显成效。而在史上最严调控下,2017年北京房地产市场较2016年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变化一:供应下降无米下炊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成交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2712.38亿元,环比2016年下降45%,共成交52165套,环比2016年减少87026套。其中,居住类产品(普宅、豪宅、别墅、自住房)成交2179.89亿元,环比2016年成交下挫47%,共销售42428套,环比2016年锐减81164套,成交均价42987元/平米,环比2016年上涨9572元/平米。
新房成交量跌价平,一定程度上与新房市场供应量减少有关。从供应上看,2017年北京新建商品房供应量创下10年来新低,供应套数不足5万套。据云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北京市新建商品房新增供应48517套,同比下降52.21%,而供应套数、成交套数呈基本持平趋势。
“无米下炊”成为2017年北京市场上的开发商面临的窘境,亚豪(微博)机构(博客)市场总监郭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进入2017年以来,受到预售价格管制以及商办限售政策的影响,北京住宅市场的供应骤降,月度开盘项目数量仅在10个左右,最少的10月份仅5个项目入市,全年供应在冷淡中落幕。
变化二:商住低迷豪宅崛起
从成交产品结构上看,2017年北京楼市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是:商住市场持续低迷与豪宅市场持续火热。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与2016年商办兴起的总体大环境不同,自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出台公寓项目调控政策后,公寓类产品的成交量便出现断崖式下跌。据云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北京市公寓类产品库存套数为1.9万余套,按照近9个月每月成交331套计算,去化周期约5年。
受商住行情遇冷影响,京城许多商住产品占比较高的房企2017年整体销售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和裕、绿地等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滑。
与商住市场持续低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北京豪宅市场的持续火热。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楼市首次出现成交TOP10项目签约价格均超5万元/平米,高品质地产主导楼市现象。中原地产2017年北京商品住宅单盘成交TOP10中,中国玺签约销售额高达53亿元,这也是2013年和2016年后,北京再次出现销冠超过50亿的现象,排名第二的是泰禾丽春湖院子,签约额47亿元。
变化三:地市火热供给多元
2017年,北京土地市场一反2016年土地市场供给创新低态势,全年土地供给及成交再刷新高纪录。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住宅土地供应刷新纪录,供应86宗住宅土地,合计建筑面积达1168万平米,同比上涨367%。全年成交金额为2795.95亿元,同比上涨达225%,远超2015年的2217亿历史记录。
土地供应规模的增加,有助于平抑近两年出现的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而土地出让规则中加入的70/90、竞配建、竞自持、限地价、限房价等竞价要求,亦有助市场高温的平复。
除此之外,土地供应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传统住宅、商业、工业用地外,北京2017年还推出了共有产权房以及集体土地租赁入市等土地供应。这些都与国家政策层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主基调相匹配,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