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通过五大举措落实建设用地负增长目标_新浪地产网

上海将通过五大举措落实建设用地负增长目标

提要: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上海要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锁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上海要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锁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对此,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岑福康1月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将通过五个方面的举措来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目标。

  第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更加注重城市的立体开发和地下空间分层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按照市域空间结构形成四条底线为基本框架的土地分区管制体系。三大空间,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四条底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文化保护控制线。上海将以三大空间统筹各类规划的空间要求。

  第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一方面突出生态用地规模,同时增加建设用地中的绿化广场用地。另一方面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上海全市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15%。

  第三,切实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需求,提高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到2035年,上海将保留10%到15%的工业用地,并按照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体系在各个层次规划中进行布局引导和深化。其中,产业基地是承载国家战略功能,具有一定规模或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规划上严格限制工业用地的退出,要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通过锁定底线规模,保障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绩效,盘活存量的工业用地。

  第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用地的功能复合。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复合开发,引导大学校区产业园区与周边居住社区的融合发展,加强农用地的复合利用引导。强化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综合利用市场、财税、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工业用地全过程全要素的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五,有序调节土地供应,积极推进低效建设用地的减量。按照建设用地“以拆定增”的要求供应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公益类项目、民生类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向新城、重点新市镇及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项目倾斜。

新浪地产
关键词:

上海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上海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