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大的“煤改电”“煤改气” 究竟是为了什么
北京阜成门立交桥北侧的公园里,有这样一组青铜雕塑:几头或立或卧的骆驼的骆驼中间,一位布衣老人蹲靠在煤筐旁抽烟休息。年长的老人对这应该会感到异常亲切,用牲口运煤的的情景曾经是南方乡村稀松平常却又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正式因为那悠长的铜铃声,南方的居民们才得以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寒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烧煤取暖也是北方乡村中最主要的取暖方式,煤炭产量的快速提升也保证了全国人民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城镇供暖业的发展已经基本能够保证中国城镇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取暖季的到来,集中供暖燃煤锅炉以及乡村地区散煤取暖所排放的污染气体所导致的严重雾霾却成了威胁人民健康的杀手,单一的燃煤取暖方式已经使秋冬地区的北方大气污染水平不堪重负。散煤自由燃烧会排放大量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散煤燃烧对PM2.5的浓度贡献率约为7.2—9.2微克/立方米。价格方面,冬季采暖期煤价在700-1000元,取暖季从11-3月,散煤取暖的居民一户需要3-5吨煤才能度过漫漫的寒冬,不仅费用高昂,而且取暖设备的日常清理、维护、取暖消耗了很多时间与精力。这样的取暖方式不仅没有带来良好的取暖体验,同时却大大加重了秋冬时节大气环境的污染,得不偿失。
煤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不止体现在利用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煤炭的开采也会在开采区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是地面沉降的直接原因,同时煤炭开采和洗选对水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在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后,政府不断反思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存在的以牺牲环境气候来发展经济的错误做法,各项旨在保护环境气候的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加强地方政府的减排、低碳考核指标,又出现了地方政府出资请求居民停用集体供暖的现象,如此下去,居民运用散煤取暖的现象必定会层出不穷。
只有不断优化国内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提升风电、水电、天然气及太阳能发电的占比,才能降低煤炭在我国能源利用中的占比。同时必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大力治理燃煤污染,对包括取暖设备在内的煤炭利用装置实行脱硫脱硝改造工程,才能真正缓解目前这一尴尬局面。
2017年是国务院“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目标任务为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2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然而上半年的北方空气质量数据显示要想实现治霾之战的完美收官并非易事。上半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北京尚且如此,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眼见冬意渐浓,供暖季早已拉开帷幕,下半年的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半年更差将会成为大概率事件。若不打好清洁供暖的最后一仗的话,燃煤大军势必会在年底攻破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国的清洁能源采暖方式主要包括电供暖、燃气供暖、地热供暖以及生物质能供暖,从对环境的友好性来说,清洁能源采暖明显比燃煤采暖更胜一筹,对缓解秋冬北方采暖时期大气污染非常重要。因此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政策,计划5年内在有条件地区实现清洁取暖方式替代散烧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