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标准在华推介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前景可期
在谈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之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德国是这方面的领先者,而在德国,被誉为被动房之父的沃尔夫冈?菲斯特教授于9月20日莅临北京,为我国的被动式建筑的建设带来了极为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
在当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安和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与发展座谈会暨国际被动式建筑PHI标准推介会”上,菲斯特教授和一众被动房行业的专家也分享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现行发展策略以及在我国践行的一些具体情况。
国际领先技术标准来袭 PHI标准在华推介
被动式建筑在五年以前,在中国,大家还不怎么熟悉,但是现今在各种媒体端,我们都能看到被动式建筑这个词,今天我们被动式建筑到底是怎么回事?被动式建筑是什么标准?被动式建筑是怎么盖出来的?盖出来什么样的建筑叫被动式建筑?这些都是值得社会各个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
简言之,被动式建筑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被动式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而在被动式房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方面,德国达姆施塔特被动式建筑研究所(PHI)可谓是先行者和领导,而PHI在被动房方面的标准也可以称得上行业中的圣经。
沃尔夫冈 菲斯特教授(右)
本次,PHI的机构创始人沃尔夫冈?菲斯特教授莅临北京,对PHI标准进行现场阐述,让中国对行业领先技术得到更为深入的认识,菲斯特教授在演讲中表示:PHI在推广被动房技术希望充分交流互相学习,推动交流和及时传递。我们被动房国际被动房协会的网站,现在也有中文版的翻译。建筑设计上最重要当然是建筑师,我们被动房研究所为建筑师提供很好的工具,这是建筑师开头做一个设计,用我们软件可以建模,把建模参数输送到我们软件PHPP里面去,自动形成计算得到结果。
同时,菲斯特教授也对中国的被动房有着更高的期许:看到中国对被动房的热情,也看到被动房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非常高兴这个趋势,我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把地球做得好一点,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4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对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本次的PHI标准来华推介,也从侧面证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在中国大踏步的前进。
被动式建筑进行时 我国现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
在推介会现场,我们看到来自除了来自PHI的机构创始人沃尔夫冈?菲斯特教授莅临现场以外,同样的,来自原国际被动式建筑研究所中安和平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大卫?米库莱克、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田山明、国务院参事室郭瑞、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扬、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执行秘书长曾衡等领导嘉宾和数十家媒体记者共百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由此可见,在我国,对被动式建筑的关注可谓是渗透到了各行各界。
那么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首先我们从政策方面来观察,2015年8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信部出台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里,出现了“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肯定或鼓励的字样。值得关注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这是第一次从党和国家的层面提出支持发展被动式建筑的方向性指导意见。
与会的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田山明表示:随着被动房在咱们国家的逐步得到认知以后,各地都在编制被动房的规范,最开始河北省、到山东省到辽宁省,最近北京市被动房起步比较晚,但是步伐比较大,北京市现在不叫被动房叫超低能耗建筑,北京市在编被动房住宅的标准,而且现在北京市的被动房奖励政策是最好的最高的,现在目前来说是一平米奖励一千块钱。
从行业角度来看,自2013年1月起,我国本土建设的第一座被动式住宅楼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德国能源署组织的专家验收之后,建材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就到现场进行了参观和学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被动房属于未来建筑,是下一代建筑;我国建材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以建筑业为导向,要紧密配合被动房事业进行。而发展到今日,PHI的进驻以及全国多地的被动房项目的上马,我们也正看到行业的利好。
改变既有错误认知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成本可控
在以往的认知当中,对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产品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价,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认知也普遍如此,就成本而言,是不是高价的、不可控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与会的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扬在回答新浪地产(微博)提问时就表示:被动式建筑的推广难度第一个首先大家认为成本不可控,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中安在涿州的做的被动式超低能耗项目只增加了700元人民币,增量成本是可控的,经过最近有两三年的时间,现在很多新的技术在逐步成熟,目前来看肯定还更低,但是老百姓可能不知道,一说被动式建筑,可能会增加很多的成本,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不是这样,根据国家的七五节能标准,所谓的七五节能标准按照能耗减少75%这样的一个号召,国家是有这样一个倡导的,按照这种标准我们被动式建筑这样技术的应用,成本是可以做到不增加,我国绿色建筑的七五标准,如果用我们被动式建筑技术去实现成本是没有增加的,甚至还会减少。
中安和平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被动式建筑总设计师大卫?米库莱克先生(右)
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扬
同样的,国际被动式建筑研究所中安和平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大卫·米库莱克在回答记者采访时,也做出了强调,他表示,中安涿州建筑2015年的,用的全部是中国材料,我们没有进口任何材料,而价格方面,所谓增量成本,中安的经验2015年我们建大概在每平方米700元人民币,我们相信还会更便宜,今天应该是更便宜的。
中国的建筑体量之庞大,是全世界的建筑行业从业者都备受关注的,在建筑行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升居住品质、降低能耗,践行社会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力,相信PHI在中国的落地开花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青山绿水,微风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