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变!变!产业大变革时代,如何处变不惊的最佳攻略
世间万事万物呈现着变与不变两种状态。变与不变,犹如火车的双轨,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能把握变与不变的哲学,则是智慧的体现。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生活也在变。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变化。在产业圈,无论是政府、产业园区、还是企业,变是借势寻求突破的必然,而不变则是指坚守品质的底线。在产业大变革时代,思变、求变、坚守不变、处变不惊是所有产业人、产业方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思变——我们身处在产业大变革的时代
2016年两会以来,振兴实体经济、以产业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升级之路,加之国家对于地产各项的宏观调控,“变”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市场规律。从“十二.五”的完美收官,到“十三.五”的快马加鞭,从“互联网+”到“实体+互联网”,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我们俨然已经进入产业大变革的时代。
作为产业园区、产业地产的形态,从过去的特区模式到新区模式、从新型城镇化到如今的特色小镇模式,产业发展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产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趋势的不断变革,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随之改变。整个国内、国际的产业环境的变革已经推动着全新产业格局的发展,产业发展层级和企业升级发展趋势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可见,我们身处在一个产业大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变!变!如何在这个产业大变革的时代拥有处变不惊的定力且变中求胜,值得深思且亟待解决。
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产业地产开发商,还是围绕着产业地产和企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都依托于实体企业的升级与发展。然而如今实体企业的再次升级发展到选址外迁,也已不是简单的物理载体和政策引导,而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和信任机制,而且伴随着产业机构的不断调整,实体企业形态、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链条协作等因素都影响着产业园、地方政府在园区操作和招商引资的节奏。
因此,我们需要——求变。
求变——单打独斗难难难!!!
从政府层面来讲,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从外部环境看,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总体不景气,预期潜在贸易纠纷上升,保护主义抬头;从内部看,国家层面面临汇率、流动性、金融稳定和增长四重目标的平衡,地方层面面临经济增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难、潜在政府债务压力依然较大等困难。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地方政府的应对举措可以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虽然响应政策积极及时且相对灵活,但却很难突破眼前的桎梏,无法真正的开放施展。土地指标的枷锁对于政府来讲非常沉重,一方面是繁重的招商引资任务,一方面却是没有土地指标的后方困境;一方面须保证税收的可持续性,一方面还要面对实体企业利润的整体下滑。难!
从产业运营层面来讲,在当前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变革、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下,不仅过去“政府划拨土地、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管理运营”的中国园区经济开发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长期支撑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原有各类产业园区也遭遇众多的发展制约与瓶颈。产业运营商当下的困境一目了然,转型的紧迫也清晰可见:
1.土地储备将耗尽,原有规划获取土地的还可以运行,没有获得规划土地的运营商已眼看撞上“南墙”;
2.今年的销售产值不可持续;
3.资金的流动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好多中小运营商出现风险;
4.一线城市有市场没土地,二线城市有土地没市场,加剧不平衡。
虽然大家都有转型的意识,但是固有房地产思维很难改掉,尤其是做过房地产、现金流充足的运营商。所以,最近特色小镇才如此火爆,跟风空谈的多实干的少,加之好多政府不相信本地和尚会念经,导致当地开发商的远大抱负只停留于理论,纸上谈兵多于实战真知。难!
从实体企业层面来讲,今年的企业界产能过剩正在加速去杠杆,那些技术不领先、管理不系统、财务不规范、思维跟不上、不愿改变的企业正在承受转型之痛,不改是死,改也未必能化险为夷,纠结中已经到了临界点。大部分产值不超过3000万的企业存在如上问题,企业命脉仍旧停留在资源、技术层面。在这个大鱼吃小鱼互相碾压的时代,好的国企、央企在混改,同时也在加速并购优秀的民营企业,实体企业面临升级转型之困,难!
总结来看,在这个产业大变革时代,无论是哪一方,转型升级都是必然之路,因为过去赚取土地差价的时代过去了。想要坚守不变就要有处变不惊的能力,而共享共赢才是王道。
处变不惊的最佳攻略——渠道为王,联盟是道
产业大变革时代,产业各方在下一轮转型升级中应该深入思索的是如何真正了解自己在产业发展中的位置:擅长做产业引导的就进一步扩展产业资源,做产业服务好的就去锻炼自身内功,有良好产业园品牌的就进一步以政府诉求出发,紧贴市场需求。但即使有一己优势,单打独斗显然在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上会力不从心,要想处变不惊,还需要整合资源,增强战斗力。
如今无论是政府还是园区,都已经不再是独立成长的阶段,资源整合与互通形成真正的“共赢”已是时势所趋,就如同风口浪尖的“特色小镇和PPP”一样,没有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是很难完成真正的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的。
正所谓渠道为王,渠道模式是价值创造和传递的载体,不仅传递价值还创造价值。由于各地的“政策环境、各地营商环境、区域产业基础、人才结构”等等条件不同,企业家与政府、园区的信息不对等都影响了选址决策的速度,政策环境大趋同的情况下产业园和各地政府缺少招商竞争力。而与此同时,传统渠道和人脉圈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北京企业外迁过程中解决招商问题的方式,简单的信息互通与渐层的利益捆绑,也已经无法真正形成规模招商引资解决政府和园区问题的途径。
因此。在产业大变革时代,无论哪一方,想要处变不惊,最佳攻略便是渠道为王,汇聚融合各种资源,联盟是道,抱团取暖积蓄力量!
在此,智创+企业选址服务平台以产业客户资源为杠杆,以开放、共享的胸怀正式发起“中国产业渠道联盟”,旨在整合政府、产业园、产业服务资源搭建一个围绕着企业家从思维到经营发展、从信任到树立发展信心,真正形成价值统一、信息统一的“企业运营招商”联盟的平台组织,以完善的诚信体系,突破传统渠道双方信任壁垒,直击招商痛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同产业层级,搭建产业地产行业渠道、政府资源渠道、企业资源共赢渠道、产业地产服务机构渠道,以及利用企业运营服务体系打通差异化产业服务资源渠道。搭建真正适合产业发展的价值体系,快速聚集产业关注形成招商价值,在开发、公平的基础上有效对接产业客户端资源与土地房源端资源,为企业提供快速、精准、科学的选址对接支持。
2017年8月8日,北京亚洲大酒店,王道开启,欢迎入场!
附大会部分报名名单: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