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价上涨周期结束 地产依赖大限已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离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仅一天之隔,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二者关于房地产运行情况都备受关注。
首先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2017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这个增速同比偏高:2016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1%。很明显,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之所以能够实现6.9%的增速,超越去年同期,房地产贡献不小。
再从6月70城房价数据来看,15个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但有6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超过5月份数量,其中洛阳、蚌埠、北海涨幅居前。可以说,三四线城市房价今年以来已全面上涨。
甚至,在一二线城市因限购、限贷而成交低迷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同时,销量也支撑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武汉、成都等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北京下降52.30%,上海下降47.44%,广州下降62.64%,南京降45.45%。但上半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整体同比增长16.1%,增速比1~5月份提高1.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1.5%,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这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连续多月下调之后的首次反弹。
和此前楼盘乏人问津、土地市场成交清冷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不少三四线楼市量价齐升,土地拍卖也受到各大企业热捧,高溢价地块增多。上半年中国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上涨42.6%,包括佛山、温州、无锡、宁波等21个热点三四线城市“卖地”收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与之相伴随的是,上半年楼市去库存效果显著。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19.3%。
回顾过去的两年,从2015年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开始,到今年三四线城市全面开花,中国的房价可以说轮番上涨了一遍,“高房价”再度实至名归。如今,率先上涨的深圳、上海,房价已停滞接近一年:从2016年8、9月份至今,两地房价整体平稳,甚至略有调整。因此可以判断,这一轮三四线城市上涨之后,中国房价将进入滞涨或调整期。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变化,意示着房价上涨周期接近尾声:上半年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1~4月份的9.3%则回落了0.5个百分点。
对于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必须认清和警示。如果说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有人口净流入、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尚情有可原。但三四线城市,既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又有人口净流出的困境,且住宅用地供应一直大于需求。
带动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是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此举与之前棚户区改造住房安置有所不同,被安置者获得一定的安置费,既“创造”了需求,又提升了购买力,因此房价趁势上涨。从统计上看,我国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为29.9%,201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48.5%,帮助地方消化了2.5亿平方米的楼市库存。
同时,地方政府也希望通过涨价去库存。众所周知,从2012年~2016年,三四线城市因为巨大的库存压力,房价一直停滞不前,房价不涨或者微跌,成交量反而低,因为买房者预期房价会继续跌,一旦开始上涨,买房者就会涌入,上涨期间的成交量即可说明一切。
但这背后隐忧不少。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原本不缺房子,人均住房面积不低,因为不限购,多套房产者比比皆是。房产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再通过涨价预期让民众涌入购买,虽然可以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和经济数据,但长远来看,对经济和民众生活并不是一件有利的事。鼓励农民去库存更是非常不可取,因为中国的农民基本没有养老保险,买房的钱原本就是养老的钱,如果将毕生积蓄付之于一两套房产,老有所养将面临风险。中国房产租售比很低,如果靠租金回本,买房是一件很亏的事。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沉湎房地产又可以多几年。但一个行业过剩了,还继续指望,必然物极必反。原本随着房地产行业过剩到来,地方政府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推动经济转型,让经济发展摆脱房地产依赖,儿继续依赖房地产无异于饮鸩止渴。比如,温州、福州、汕头、舟山、海口等城市,房价泡沫对城市转型升级就产生了较大阻碍作用,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相当程度的风险。
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十余年,早已出现整体性过剩。这一轮房价上涨周期已持续整整两年,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轮番上涨、全面开花,给中国经济这两年的增长贡献不小。但是,本轮房价上涨周期已接近尾声,中国经济依赖房地产大限已至。此时,经济不能再依赖地产,留给转型升级的时机已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