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的智能化将从佛山改变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打造勇于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
日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外公布了《拟列入2017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包括51家企业的51个项目,其中陶瓷行业入选了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筑陶瓷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示范项目。此前,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陶瓷装备智能服务平台建设也被列入2016年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很显然,陶瓷行业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下功夫。据专家分析,以陶瓷生产为例,发达国家一条先进的生产线用工在50人以内,而作为陶瓷制造水平最高的佛山,通常都是150人左右,差距显而易见,而这种差距,恰恰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提升空间。由于陶瓷行业正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重新洗牌、战略调整的大变革中,朝着智能化迈进已成为建陶企业的发展趋势。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科达研发院院长武桢大胆预测,陶瓷行业部分陶企生产线将会在五年后实现全自动化,十年后将会有全智能化生产的陶瓷企业。
“2016年佛山市规模以上生产总值达2.14万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六,智能制造总产值超过6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27亿元,增长8%。”5月14日,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家华用一组数据亮出全市制造业“家底”。随着国家对工业4.0及智能化制造的重视,国内兴起了将传统制造产业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相结合的浪潮,佛山政府多次出台诸多政策,拨付专项资金,用以支持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此前,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2016年佛山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专项资金项目拟支持项目名单的公示》的通知中,陶卫企业表现抢眼。
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示范线建设项目中,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新增自动铺贴线技术改造项目成为拟支持项目;在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的面向建陶智能制造的网络协同平台成为拟支持项目;骨干企业应用单体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项目拟支持名单中,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的流水线机器人喷釉系统,以及佛山市乐华恒业卫浴有限公司的橱柜数控化生产制造系统均上榜。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佛山市陶瓷暖水卫浴产品智能制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项目也有上榜。
在陶瓷行业,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科技感、前沿感,更预示着新一轮的机遇。在陶瓷智能化工厂系统中,智能化涉及到数字化的车间、传感器、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模块和领域,而智能化设备更是延伸至从原材料入仓到球磨、压砖、布料、烧窑、废渣处理等等环节。除了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营销、智能化应用也层出不穷。当下,有些企业已经在使用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管理营销档案,这种系统实现档案库位自动分配、档案智能盘点,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营销业务受理无纸化,更好的支撑“大营销”体系建设;也有企业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化的系统促进营销,实现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带给消费者更加真实的体验。
面对“智能化”这个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关键词,在智能化制造的大势下,智能化对于陶瓷工厂的实际营收到底能带来多大效益?工厂智能化是抢了生产工人的饭碗?智能化生产是否直接略过销售人员,满足逐渐理智和追求完美的消费者?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答案自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