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在京举办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在京举办

提要:建筑构法「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是建筑学科关于建筑物整体构成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建筑物的建造方式的基础性理论和方法。日本自20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建筑学科与建筑产业化技术发展,实现了建筑领域技术与其教育从“建筑构造”到“建筑构法”的转型发展。尤其是,建筑构法作为建筑学科的基础性理论和方法以来,对日本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和建筑生产的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型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造方式的转型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中国当前正处于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性时期,“建筑构法”理论和方法将为中国建筑学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新型思路和方法,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5月10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主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协办的“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论坛——暨《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首发式”在北京启幕,本论坛邀请《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的作者与译者共同就日本建筑构法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期待着国际先进的“建筑构法”理论和方法在对推动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升级转型、创新建筑学科的新型工业化建筑教育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本次论坛的实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 刘东卫

刘东卫:很高兴在论坛上给大家做一个热身,衷心欢迎大家出席今天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暨《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首发式。我谨代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向今天来参加此次活动论坛的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还是要衷心的感谢,对本次论坛活动成功召开的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以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产业化分会以及协办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还要特别感谢的是为本次书的首发仪式和论坛的促成者吴东航博士以及出版社的刘文新编辑,以及标准院的吴超博士,各位对本次论坛活动促成付出辛苦努力的各位同仁。

  众所周知,建筑构法是建筑学科关于建筑物总体建成的理论方法,也是建筑物建造方式最为基础性的理论和方法。日本自上个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建筑学科和建筑产业化、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发展,逐步实现了建筑领域的技术以及教育,从建筑构造到建筑构法升级和转型发展。

  中国目前正处于建筑工业化大发展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建筑构法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中国建筑学科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次论坛着眼于建构这一主题邀请《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作者共同就日本建筑构法与工业化建造技术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以国际化视野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进一步相互借鉴以此为契机,深度构建中日建筑工业化深入合作和交流的桥梁。

  多年以来,标准院致力于建筑工业化领域全方位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已在科研课题公关标准规范制定,工程项目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国家主管部门的委托,编制了中国装配式领域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标准,这两本标准,标准院主编,凝行业全力装配式领域标准和装配式技术标准,借鉴日本经验先后完成一系列的示范工程项目,完成了以上海绿地威廉公馆等一批中日示范项目,对先进的建造理念进行系统的吸收转化和实践。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国际先进的建筑构法理论和方法推动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型升级,创新建筑学科的新兴工业化的建筑教育等诸多方面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衷心的祝愿,希望在今天的论坛当中可以听到更多更新更前沿的理念,更多元的声音,更鲜货的实践。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译者 吴东航

吴东航: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非常感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单位的主办和协办,让我们有机会参加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暨《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首发式,也更加感谢各位嘉宾出席捧场。

  建筑构法是日本普遍开讲的建筑专业的技术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概念全面物理的角度讲解建筑的构成和构造原理。与建成以后的功能和安全问题的设计和结构的课程相比,建筑构法更注重建筑物的建造方法和过程,因此他与日本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构法的前一版教科书是1981年由日本建筑界抬头主编出版,经过五次重班出版发行,这次翻译的是由东京大学孙聪秀一(音)出班编写,首先孙聪先生是我的老师,参加这部书编写的都是我的师兄弟,这次把他的著作介绍到国内来,包含着我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同时也是从土壤、草根的层面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建筑交流添砖加瓦。很遗憾孙聪(音)先生因事不能来北京参加本次活动,他让我转达大家的敬意。

  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促进中日建筑界两国的交流活动,这这里要感谢刘东卫总设计师,担任本书出版社的刘文昕编辑,以及复旦大学的邵雷(音)副教授表示感谢,今后我仍然出席这些活动,恳请在座各位继续给予我指导与支持。谢谢各位!


《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首发式

刘东卫、小见康夫、清家刚、吴东航、邵磊、刘文昕为《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揭幕


日本东京都市大学教授小见康夫

小见康夫:日本低层木结构住宅及其工业化建筑构法

小见康夫:大家中午好,我是从东京都市大学过来的小见,请大家多多关照,今天非常感谢也很荣幸积极参加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图书首发式的活动。在我之后也有清刚教授以及吴教授进行演讲,我很荣幸第一个进行发表,发表之前我要首先说一下这本书的编辑长,也就是所有编辑人员的领导是孙聪(音)教授,很遗憾他没有来,由我来代表。

  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多介绍这本书方面的经历,最初我们决定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是距今九年之前。从开始到这本书完全制作出来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花了这么长时间并不是我们怠工没有努力工作。编辑本书有很多的难点,首先本书的名字是三维图解,要把所有的图形编辑委三维的图,这一点是很难的。

  在这本书编辑而成之后,我听说马上就可以翻成中文,但翻译的工作也很艰难一共花了三年的时间。中文版的书我也是三十分钟之前第一次看到,看了下里边的内容,对里边三维图片的精美感到惊叹,比原版日文版还要好。日文版印刷的不是特别好,进行了修订,几个月前又出了第二版。我刚才看这本书的时候在想,如果日文版的第一版能像中文版的图片这么漂亮就不必再版。我们为编辑这本书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辛苦,还有吴教授以及相关中方各位人士为中文版的出版发行也付出了很多辛劳,今天他终于面试了,我希望有更多人使用它、看它,也希望能为中国做出贡献。

  日本的住宅很多形式、很多构法,今天就日本的私人住宅木结构进行发表。这张图片表示的是日本每年开始建设的住宅数量的变化,大家请看下面写着户建住宅,就是个人的私人建筑,右边的共同住宅就是大家平常指的公寓的建筑物。中间有黄色长屋建住宅,高度比较少,但连接很长,这种比较少,主要还是低层建筑、木结构建筑和共同住宅。从数量上看在几十年前我们低层的木结构独栋的建筑物是比较多的占绝大多数,最近一段时间共同住宅也就是集合住宅和独栋建筑数量上保持差不多的数量。就结构来比较一下,一个是木结构,一个是非木结构,蓝色是指木结构建筑物数量,橘黄色是非木结构比如说钢筋困凝土的结构。

  之前低层独栋木建筑比较多,蓝色压倒性的数量非常多,中间有一段时间有一些出落,最近木结构的数量有所下降,但现在还是稍微多一些。最下面的一条灰色黄色线分别代表预制装配式建筑和轻木结构建筑。实际上这两条线都包括在,要么木结构,要么非木结构,但在这里我们看一下两条线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从图片上大家可以看到木结构占据绝大多数,但是木结构还不是木结构所有的构法和他的工业化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这个照片是我从日本非常大的房地产公司的宣传册上拷贝下来的。虽然他的具体形状多少有一些差距,但大概的感觉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这四张照片的构法是完全不同的,看一下他们使用的都是什么构法,这也是从书里摘抄出来的。这是轻量的钢制结构,左下角是日本最传统最多的木结构,右下角是轻木结构,也是北美用的比较多的结构。右上角是钢结构,用已经装配好的用吊车吊上取得方法。建筑物建成之后普通人看不出这里边有什么区别。

  下面请允许我按照顺序给大家讲一下这几个构法,首先介绍一下预制装配式的钢结构。日本预制钢结构最典型的做法就是这一种。日本第一个轻钢结构是1952年,这并不是哪一个房地产商的名字。自从这一房屋建成以后在日本钢结构住宅被进行了标准化,开始大批生产。下面与第一个房间相隔一段时间是1960年制成,是日本目前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当中最大的厂商,是积水做成的房屋。左上边是当年做成的照片,现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已经不再做了,下边的照片还留在清景则(音),是日本的别墅区,也是别墅地,被日本国家评为有形文化资产。也就是说被评成了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在日本预制装配结构式房屋有发展半个世纪,老式的预制装配式房屋也成为一种文化遗产。

  刚才的建筑物是平房,是一层的结构。一元之后的1961年这种设计也在不断进步,变成了两层的建筑。这一张最近几年比较多使用的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主体构造。钢结构所有的材料都是在工厂里事先做好的,有一些薄的钢结构的零部件结构很容易生锈,为了防止生锈工厂会做各种镀层的处理。左边是防震结构,大家知道日本是地震非常多的国家,在发生地震房屋发生混动的时候,这些能量会被吸收集中在这各地方。积水海母的公司,他们分成积水House和分成了积水海母。这个是1970年代时做成的,也是刚才看到别墅是采用这样一个工法,把每个房间先在工厂做好,然后实地拼接起来的方法,这种工法在全世界日本是第一个做出来的。下面的照片就是这样的形式,在工厂里把每个房间都做好,在房屋建设的现场再把几个模块装在一起。上边是70年代的照片,下面右下角是最近拍的照片,基本上制作的方法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当然一些细节上,外表上都有很多进步的。右上角是最近做出来,右下角是之前的房屋,跟以前外表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接下来我讲一下轻木结构工法,在日本这种工法叫做框架组合墙工法,原来不是日本原创,是从北美、加拿大传到日本。他把几个已经有规格的,按照规格制作的板材进行组装,还有一个有非常方便的方法,就是他的结合部,只是使用钉子等方法,这种方法安装起来非常简便。在1974年的时候,日本法律上允许了这种工法的使用,从那个时候开始大范围使用这种工法建设房屋,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比较普遍的一种工法。

  这是墙壁上基本上的一个规格,虽然从北美传到日本,但日本和北美的风格多少是有一些不同的。北美基本上使用英尺,日本传统的使用尺的距离单位,所以在北美的时候基本规格是1220,但是到了日本为了吸引日本传统的习惯改成了910。虽然这是从北美传到日本,但日本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造,所以跟北美并不完全相同。

  在工厂做好各式各样的组件,在现场把木组装在一起形成墙壁,在现场组装建设起来的工法。目前日本使用这种工法的时候,基本上在工厂已经组装在一起已经形成框架了。而且也会使用像照片上的板材、合板的材料,也是一种工业化的发展。而且最近几年不仅用在私人住宅上,这种工法也逐步扩展到老人院、儿童所在的幼儿园的设施上。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大的发展,是因为之前这种工法在防火的结构上并没有得到承认,防火效果并不好,但最近几年研发了一种新的办法,能够使这样的工法防火,效果很好,所以被允许用在其他的建筑物上。上面的照片是日本一家正在建设的老人院,之前所有的老人院采用的工法都是钢结构,最近可以使用木结构。

  下面来介绍一下日本最传统结构的工法,这个建筑物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古老的建筑物叫桂离宫,很有特点,是典型的日式建筑物,特点之一是把榻榻米一点点往前拼凑起来形成房间的连续。柱子连接的地方都是由榻榻米连接,柱子跟榻榻米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建筑。这个图也是《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有的图解,这是日本和室房间有的角落叫壁刊,最近的房屋尤其是在市区的房屋基本已经没有这样的结构。但是这样一个毙刊的设计是传统和室房间的典型代表,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工法也是承继了这样一个传统的工法和设计。但也并不是说壁刊这样的和室房屋完全在日本消失,只不过在日本这样的装饰的房屋越来越少,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洋式房屋的装修方法,就像下边的照片。

  来看一下他的工法,基本特点是使用比较细的柱子,使用的量非常多,用大量的细柱子来构建一个房屋。他的特点在他的连接部位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是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工法,也是根据木工的技术有很大关系,类似于我们的寻宝结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传统的工法,也不但的被工业化。日本对这种方法叫做预制切割工法。

  刚才大家看到接口部位连接方法非常复杂,以前都是由木工制作的部分,现在在工厂都已经把它做好了。因为在工厂进行切割打磨,所以跟现场木工来用斧子锯稍微有一些不同,所以他稍微有一些椭圆形的形状。现代木结构的房屋尤其是市区里的独栋房屋也是大部分使用工厂做好大部分的零件然后现场组装的方法。被承继日本传统的木结构的房屋,实际上也是预制装配式的木结构。

  看一看现场怎么建起来,早上先把地基打好,把工厂里做好的板材拿过来立起来,左下角的照片早上地基上开始做,一天的时间就做到了左下角的程度。下面铝制的隔扇、房屋、屋顶、门都是工厂做好的,基本很少有现场进行加工的材料。当然最终的一些收尾现场多少要进行一些加工。这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形状很好的建筑物,但最近大批的独栋建筑物都是类似这样的感觉。

  我的介绍四种方法都介绍完了,回想一下四张照片,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建筑,但是在日本都采用了各自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工法,不管什么样的工法日本都是使用工业化的成品进行再加工的,可以说他的工业化发展非常的好。我今天的发表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聆听!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副教授 清家刚

清家刚:从工业化迈向长寿命化——当代日本集合住宅与建筑构法的发展

清家刚:本次出版的也是有关构法的书籍,在大学里教学生的时候也是感到最难的是技术发展非常快的问题,在大学里教学生的时候,一般都要求我们教现在的建筑结构的构法,现在的技术,但实际上技术发展到现在,能够形成这样的技术,一定要有之前的技术,他的累积才能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们也要去了解以前的东西。我想现在的教科书上都写着日本现在的集合住宅他的构法是什么样的,但我今天想讲的是日本集合住宅开始发展之初以及他通过什么样的变革才发展到今天使用这样一个技术。

  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日本的结构住宅最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它最初使用的是1942年日本经历东京大地震之后,为了重建的时候开始建起这样一个集合住宅的。在日本大东京地震之后成立了同仁会的地方,由他来负责重建,之后我们要在日本大批量建设这样的集合住,所以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试验。但是在距今七八十年前由同仁会建造的集合住宅大概在二十年前,目前基本上被破坏掉了。为什么?原因据说是因为太成就了,而且里边的房屋非常狭小,而且很多零部件没有办法去更换,所以不得不去把它都破坏掉。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1941年的时候,终于成立了集合住宅的本部,这叫住宅营团开始大量的供应集合住宅,但是这个时候建造的建筑物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了。

  实际上日本目前留下的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也可以说是创造日本建筑之初日本公团建造的集合住宅是从1955年开始的,日本住宅公团是1955年建立的,现在他已经改名为UI公团,至今他仍致力于集体集合住宅的设计,有一个传承,整个世界都有一个问题,住宅大量供给不足,这样的情况下在住宅公团设立,并且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这个年代不仅日本设立了公团,很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了这样的机构。这个时代是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尤其很多小孩出生,他们长大之后必定需要大量的住,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世界各地有很多这样的措施出现,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的大背景。

  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住宅公团他的目标是要大量的设计生产高品质的东西。住宅共团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当时我们的设计是以标准化设计为宗旨,而且在这个时候之前日本都是使用老式的厕所,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住宅公团第一个采用西式洋式的坐便马桶。还做了很多创新式的推广,比如说不锈钢的水槽,还有FRT的浴缸,还有铝合金的窗框,开始在日本国内推行直到普及。住宅公团的功劳不只在于他们大量供给的房屋以及部件,而是在他们推广过程中有很多民营的建筑公司他们建造的独栋建筑物或者说是一些建筑物里或者说私人建的建筑物里,也会使用普及了像不锈钢、水槽新式的零部件。提供大量的住宅开始促进预制装配式的发展。这样的一个发展促进了日本的预制装配建筑设计的一个方向、发展,而且也培育了日本零部件的生产厂商。因为日本住宅公团他们建大批的住宅,他们会在建设的住里大量的采购各式各样的零部件来进行装配,所以很多小公司或者这方面的零部件生产厂商会进行竞争,把他们的产品优化,并且这些厂商会越来越多,以后不但的涌现,可以说是他们培养了这样一个产业出来。

  这是当时建设的集合住宅,大家看一下户型并不是很大,面积比较窄,是33平米,这是使用面积,如果按照中国的习惯相当于中国50平米的房子。左下角是当时住宅公团做的广告,如果住到住宅公团建设的房子里就可以过上很优雅的生活。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样的住宅公团大量提供的住宅并不是针对有钱人或者是底层的低收入人员,针对的人群是中等收入人群。在住宅公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当进入70年代之后房屋的供给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所以之前住宅公团奉行的方针政策能够快速大量的提供便宜的房子的方针政策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了。

  在1967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的PC工法标准被择成,大量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也就是说制作了一大批完全一模一样的房屋出来。到了70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反省是不是不能完全一样,应该多少有一些不同风格的房屋出现,进入70年代之后又开始促进这方面的研发。但还是需要建立供给更多的房屋,所以这个情况下出现的超高层建筑。这是1979年在神户这边的项目,他是一个超高层的建筑物,是在钢框架结构里装进在工厂里做好的钢筋混凝土的预制式板材的全新的工法。大量提供高品质房屋这样的政策经营下,日本建筑的设计和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新的工法出来之后终于能够提供大量的房屋,但是能够提供大量房屋的时候,发现日本的房屋已经饱和了,而且还会剩余。针对这个问题住宅公团在1978年的时候废止了这个标准设计,把完全同样的标准给废止,开始可选式菜单式的建筑方法。1981年的时候把名字改了叫做住宅公式准备公团,他们的宗旨从提供大量的标准化的住宅开始转变成提供品质高的有个性的住宅。这个时代不能只是单纯大量的提供,还得有大量的设计,这个时候有一个新的介入口出现。其中之一是百年构想的住宅。即使是集合住宅也要能够长期适用下去这个思想是从1982年开始出现的。

  日本的长寿命化住宅也就是发展35年,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敢继续往下说。反正1980年,80年代之前建造的集合住宅现在已经都被破坏掉了,已经都拆掉了。当时的日本看到了欧美一些先进国家有一些长寿命的住宅经验,又加入日本自己的想法提出这么一个以一百年为周期的长寿命住宅的理论,但是从那个时候发展到现在,也就是发展了35年。

  但制定一百年住宅设想的时候,是根据我们之前公团里建设结合几十年当中的失败经验来制定的。刚才小见教授曾经介绍过独立户型的小低层建筑,他是具有各区域性、各地域的建筑物都有各自明显的特征。1983年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概念,以前我们的集合住宅不管是在哪个地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地区应该有按照符合自己地区的特性和独特的特点,小见先生都已经介绍过,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各种不同的工法做出来的房屋外表上已经比较相近,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完全一样,1983年提出来的想法是应该有各地不同特色的住宅出来。反映了这种构想,在1970年代后半期以及80年代上半年出现了拥有地区特色的集合住宅,比之前的集合住宅他的陈述可能要小一些,然后加入了一些地区的元素。这个照片里的例子是一个木结构的集合住宅,也就是说地域特色是这个年代被导入到我们的集合住宅里,而且一直发展到现在,现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提到这个地域特色。从另一个侧面大家也会看到即使是国家提供的集合住宅也开始讲究设计性。他的典型代表就是1989年在多莫的南大吉建造的集合住宅,当时网络当时日本非常著名的十几个建筑设计师共同设计建造了不同风格的集合住宅。

  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住宅共团在1999年把他们的名称改成了现在的UI公团,改名字的理念是我们已经结束了大量供给住房的时代,我们共团的作用变城遗址去寻找下一个住宅发展的方向。新的一个发展当中我们将会分成两个部分,由我来介绍长寿命化住宅这一部分,关于预制式的钢结构的部分,在我之后会由吴教授来给大家继续讲。为了能够让住宅长期适用下去,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也在使用这个观点,把住宅分成一个框架体,一个主体和填充物的部分。实际上这样的一个概念在欧洲上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在日本出现是80年代左右。这样的一个思维方法在日本出现以后,倒真正的把它实体化,把房子建出来是1993年的时候,我们当时把这样一个想法落实出来建设的是实验住宅,叫21世纪。

  大家看一下实验住宅,他的外表看和以前集合住宅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导入由不同的设计师来设计,体现个性化不同的设计风格的主题在里边。还有一个是,希望能够很容易的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造,可以不只是改造一次,可以多次进行改造,把这种思想导入到建筑物里盖成这样的建筑物。我想这样一个思维方法现在在中国的长寿命化住宅来也得是差不多的想法,把建筑物分成主体是住户的两个部分,在住户的部分可以进行多次的改造。这是主体部分,里边会进入各式各样不同的区域,这是一个一层的平面图,在这一层里可以由很多住户,住户的设备可以通过中间的走廊进入各式各样的配形。

  请大家看一下解剖图,从走廊进入房间,房间的主体是上下的,空间很大,所有的管线都在地板下边,从走廊可以接入各式各样的管线,可以进行各式各样不同形状的配比。在走廊这一部分是公共的区域,有接入各种不同的管线的组织。从外边看就是两条主体的管线,可以接到各个层,看似很简单,但看到里边大家就能看到可以接各种不同的管线出来,非常复杂。主体管线的部分,平常盖上就可以当作普通的走廊使用。而且外墙壁也可以进行调节,比如说他的阳台再外伸一下或者缩一下,外墙也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现在的实验住宅每五念旧重新装修两个房间,每五年做两个房间,一直在进行轮回的实验。五年一次我们会重装两个房间,重装的时候进行什么样的实验,比如说把储房,原来是在左边,我们完全挪到右边,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大的切换的实验,而且得到了实际上的验证是可以做到的。还有就是,外墙壁进行移动的实验结果。后边也有几张施工图,不给大家一一讲述,NEXT的实验,大家可以去参观,是日本比较先进的聚合式住宅。刚才说实验的完全的建筑物投入市场造价太高,不太适合,日本大量的房地产商正在进行各种尝试进行有实现可能的长寿命化住宅。穿过一些管线,管线的位置是固定好的。地板下面留出一些空间,可以自由的进行走管。还有一个竖式的,其他连接到住户的各个房间的管是比较自由的。还有刚才为了走管线地板稍微太高了一些,觉得空间被缩小了,天棚的电线直接贴在墙面上节省了一些空间出来。

  日本提出长寿命化住宅,大概有35年,进行实际的验证的建武五出来大概有20多年,在市场化的时候又要进行成本的考虑,所以技术和成本在不断的磨合当中,现在日本正在不断的发展。今后往哪个方向还有待于观察。到中国过来演讲介绍的时候其实展示的也是我们比较得意的一面,技术也好,各方面都是好的。实际上落地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困难的,现在巨大的问题是普及,普及的时候最难的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成本的问题,在这部分我想我和我的中国同仁们也是有着同样的苦恼。

  我们的长寿化住宅基本就是这样的,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吴建筑事务所株式会社社长 教授 吴东航

吴东航:日本建筑构法教育与建筑产业化发展

吴东航:大家好!我还没有讲的时候,就已经留下很多问题,要负责回答很多问题。我的题目是“日本建筑构法教育与建筑产业化发展”,前半部分我讲一下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后半部分以预制混凝土或者说预制结构为主的内容。主要讲这几个方面,说老实话到北京来要开两个会,两个会我只做一套PPT,主要讲几个方面的内容。简单说一下自我介绍,介绍最近在日本跟中日交流正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建筑构法的问题,因为我们出了书,我们抱着什么样的观点去看,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期待,从这个观点来稍微简单的介绍一下书的主要的中心思想。第三讲建筑工业化的问题,第四讲今天的预制简单技术,日本现在正在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跟我们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第五讲内装设备的问题,今天比较简单的带过一下。最后对组装建筑的工业化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这是最近两个月前在日本给国内,为了满足国内厂商的要求,办的一个培训班,培训班的时间是五周。来日本学什么?学PCa,学预制混凝土,包括我给他安排一个星期的课程,不是十节课,包括清家刚老师也来给我们讲了PCa的课,包括我的老师松村先生也来讲课,我们还带着去参观,去工厂、去现场,最后虽然不是我的工作,有三个星期是工厂实习真正参与工厂的预制混凝土的制作工作。最近这种培训班的需求挺大,有好几家公司都向我们询问,让我们给他们安排也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最近我们国家确实对预制组装技术的要求确实挺高。

  建筑构法说老实话相当于我们国家建筑学课本也是有构造这一门课,构造的课内容虽然不一样,但中心思想一样,比较浅的方面全面介绍房子是怎么盖的。比如说搞设计的,做设计的,做结构计算设计的,大部分都是针对已经建好的房子来想,我们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我们建好了这个房子以后,通过结构计算到底安不安全,不安全的话没建之前先加钢筋,我们是针对建好的房子,但建筑构法这个学问他不是,是这个房子应该怎么建,构成的原理有什么样的构建,用什么样的材料,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去建这个房子,主要是这方面的学问。所以日本通过建筑构法的教育,首先让学生对整个房子建筑体系有一个概念的了解。将来搞设计,做结构计算,但是你自己做了什么工作你得理解别人在做什么工作,不是你一个人全做了。比如说做PC是搞结构人的问题,他们只知道把混凝土做成PC的产业化,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无论做什么工作,应该对整个体系做一个全面的理解。

  1981年第一版的建筑构法,这是我们研究室的老先生内田祥哉先生写的前言,建筑构法主要是针对建筑专业的学生以及入门者将建筑实体与建筑技术相结合,全方位讲授建筑物的构成和构造原理,帮助读者在深入学习高度的专业知识之前,对建筑技术的总体以及内在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的均衡的概略的学习,其内容包括形式、材料、装修、生产、施工等方面,既以有代表性的现代构法为中心,还应该涉及到传统的构法核工业化构法中最先进的内容。

  虽然说的东西不深,但包括整个建筑材料施工都包括在学问里,他是概略全面的介绍一个建筑的过程。我翻译的这本书这一版是由我老师刚才说过的,松村先生主编的,他把建筑构法定义为关于建筑物理构成方法的学问。结合中心思想再考察一下,再看一看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到底是真的跟工业化发展有关系吗?通过这一个过程再回头重新考察。没有开论坛之前,可能都听到过内田祥哉先生的名字或者说松村先生的名字,到了我们国家基本上认为这是工业化的专家,工业化的权威人、工业化的教授。其实这两位老师在日本当然也是工业化的权威,但他们在大学教什么课,都是建筑构法。也就是说在日本工业化的领军人物基本主要是研究建筑构法这一专业的学者们来担任的领军。

  日本的工业化发展,从1955年成立公团的时候实行的标准设计,开始抛弃原来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开始寻找一种新的建造方式,那种新的建造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把工业生产的思想引进到建筑施工上来。咱们班也走过这样的历程,首先看到19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候,他们就制定了标准的图集,标准的户型,一开始建房子都一样,同样的构建、同样的材料,从这一开始标准的构建、标准的户型不是都在现浇,而是交给工厂去生产,生产不单单是标准的户型,而是交给工厂去生产工业化的思想,也制定各式各样街头的详细和施工的标准。把各个户型需要的内装,材料的门窗设备都把它作为标准化,当时日本的公团每年大概建几万套的房子,也就是说当时最大的开发商,他手头有很多活,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按照标准设计,按照标准图去设计,通过这样的手段日本开始的建筑工业化。

  我们国家现在也在采用,比如说日本剪力墙预制混凝土结构,很简单的现在也在做,把墙、板,把楼梯全都交到工厂预制,预制到以后才运到现场来组装,成为内置这样的住宅。日本当时建很多这样的住宅,也就三层到五层,没有超过五层。不是通过特殊的鉴定都在底层。不单单是结构的问题,还有内装修。内装修的整个房子,日本五六十年代以后就没有毛坯房,房子盖好就得成为住宅,都得有完整的设备,完整的内装修。他们把设备内装修按照这个图,这是很有名的图纸,这是六十年代初时画的一张图。我们把住宅画成各式各样的布品,布品跟布品的接头连接方式都制定好。各式各样的布品交给不同的厂家去生产,生产好以后不同的厂家拿到现场来,都能安装起来。

  这样一个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各个厂家生产没有好的模数,没有好的街头拿到现场是接不上。到最后我们搞产业化、工业化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50年代末留下来当时的样子,他们有完整的内装修,我们都有玻璃的窗户,窗户是两层,一层是纸的,一层是玻璃的,有收纳收藏柜。当时的整体厨房,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落后,但当时整体厨房已经采用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比如说洗手台,排气扇,还有厕所也是左厕,日本喜欢泡浴,都得有浴缸,有浴缸没有热水不行,浴缸里还有专门的加热器。这是当时日本最高生活水平的设备,而当时日本在公共的住宅,有一些是给穷人住的,有一些是给中间层的住,用最好的、最高水平的住宅设备去供应作为最普遍的供应住宅上去。

  他们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一个是首先导入工业化生产的思想,很多东西不在现场加工,尽量拿到工厂生产好以后才在现场拼装,这样很大程度的提高保障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很多在现场的工作量。第二是创造产业,原来PCa工厂,当时不采用这样的结构没有这样的产业,由于这样一个过程创造了这样一个产业。第三是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对原来的建筑业都是在现场来料加工,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在现场做什么样的房子。实际上有了工业化以后,日本的住宅,刚才小见先生介绍单户的住宅,已经不是完全很大程度脱离这种方式。住宅变成一种真正的商品,像电视机一样的真正的商品,那是工业化的成果。到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再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日本正在采用的预制组装的建筑技术。首先介绍日本的房子,刚才听到小见先生说,好像不知道日本的房子到底哪种结构多,到底是木结构多还是钢结构多,还是钢筋混凝土还有钢结构。我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用这个图简单的介绍一下,凡是高度13米以下3层以下这些房子大部分是木结构,木结构有传统的木结构也有轻木结构,还有轻钢结构,大概也属于这个范围3层和13米,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这种房子木结构,虽然有高的木结构,有比较特殊的例子,有各式各样的用途,有4层的。整个社会的层面,木结构都是3层以下,13米以下这样的房子。还有一个也是法律规定的5层20米,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日本都没有超过5层。5层以下有国家标准,有标准可以设计可以建造,但超过5层要通过特殊的建筑地图鉴定才能建起来。当时5层以下的房子也没有电梯,这也是一个标准,这种房子一般是混凝土结构,5层的剪力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有现浇也有PCa预制。还有一个是20层60米以下,这以预制为主,在日本大量的公团都是预制,剪力墙预制结构。现在在日本这种房子已经不盖了,日本房子多了,公团也不盖房子了,这种5层以下的房子基本没有需要。现在盖的都是这样的房子,这种房子超过60米也超过20层,基本上99%不能说特殊,99%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而且99%用的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不同程度的肯定要用预制混凝土,太高的化有垂直运输的问题,把钢筋模板要调这么高,再掉下来解决不了垂直预设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现浇时间的问题。在日本现在流行这样的集合住宅,都是框架结构,都是预制混凝土结构。

  日本基本没有钢结构的高层住宅,日本是地震国家,钢结构没有什么危险安全性也挺大,但摇动特别厉害,地震或者刮大风上班的没有关系,在日本所有高层的办公室都是钢结构,为什么?因为钢结构便宜。所有的办公室都是钢结构,所有的高层住宅都是混凝土结构,钢度大,摇动的不厉害。但以前有过钢结构高层的结构住宅,但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三层的房子这是轻钢结构。这是办公室,这是钢结构,这是高层混凝土住宅,而且有一个概念,日本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纯框架结构,没有剪力墙。

  为什么日本都用纯框架结构,我们讲预制混凝土叫PC,日本采用PCa的记号比较多,我们用几个简单的图,把日本的这项技术总结一下,5层以下的日本公团住宅用的最多的剪力墙结构,第二个是外挂墙板结构,这是在钢结构的外面挂的预制混凝土的墙板。第三是PC框架结构,就是刚才看到的用在超高层大概是四五十层为主的超高层上的住宅结构。这些结构到底谁去控制他们的设计和生产标准?个别的技术一般都是由设计生产来控制,但作为整体的结构体系我们看一下剪力墙,这是下面写的观字,这是国家开发技术、国家制定技术,这有国家的标准,只要按照国家的标准,你去设计就可以。PC的外挂墙板就没有这个问题,这是由生产商组合一个行业的标准,由企业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对设计负责,对开发商设计负责。

  最后一个体系框架结构体系由企业自己开发、自己负责,我们国家用一项新的技术,没有验收标准怎么验收,或者说设计怎么报建,在日本有每一个企业开发自己的一个体系,比如说我这个体系用预制梁,接头在什么地方,用多少钢筋,用多少号的,做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这一套体系拿到国家通过验证,每个企业拿自己的体系通过国家的验证,也通过国家鉴定以后成为自己的技术。通过国家鉴定有鉴定证书,这样就的验收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去报验收。这一套体系是由每一个企业自己开发、自己编制。在日本参观高层的建筑工地,可能每一个工地、每一家建筑公司他们做的方法都不一样。

  首先作为要素技术,个别的技术,太简单的东西不一定非得要拿到ABC工厂做,价值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看到这样的房子阳台要飘出去,要架模板比较困难。光是阳台的商品,跟整个房子到底是预制或者说不是预制没关系。刚才右边的照片,本身这个房子是钢结构,外面有阳台,我们要见阳台的话,光阳台是预制,跟本体的结构没有什么关系。钢结构或者说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都没关系,只是个别的单向的技术应用。我们看到楼梯也是,我们国家的楼梯也做的挺多,还有楼顶的女儿墙,因为数量比较少,在屋顶还得架模板浇混凝土比较麻烦,有现成的产品对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

  这是个别的要素技术预制混凝土的技术。这是剪力墙体系的,日本有这种说法,由国家和研究单位、大学跟民间企业联合起来开发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日本已经使用五六十年,但现在基本不用,因为问题挺多。我们国家盖二三十层的都是剪力墙结构,但在日本基本上都是纯光吊结构,已经不再用剪力墙结构。

  系统的技术外挂墙板,使用这个例子的挺多,主体结构是钢结构,只有外墙是混凝土,外墙的混凝土不承重也不抗震,还得注重地震时不能掉下来,还得有很多专业的变形的技术。这是在日本预制混凝土使用上很多的一个方面。

  类似于住宅高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上用了很多预制结构。这是一个五十多层的住宅,所有的柱子、梁、楼板,上面还得浇混凝土,为什么?刚才清家刚老师说了,因为日本是地震国家,要保证整体性,如果不浇混凝土导致焊接、接风技术比较严格,所以在日本比较普遍为叠合楼板,这些东西都是采用预制的。分四个工区,四天左右上一个。

  比较特殊的,我估计在座的不一定看的见这个建筑物,在日本这是一个挺有名的建筑物,地方比较偏,在北海道的航馆公立大学,是日本获得大奖的建筑,这完全是在工厂建出来的,而且还是预制混凝土的建筑物,只有三种构建,一个是梁一个是柱还有梯形,尽管有大小,他有三个模板可以把这个房子盖下来,这是非常典型的工业化非常好的例子。所以我们看这二十多米高的,柱子,都是一节一节用预制混凝土的柱子,而且是用预运力,不是钢性连接。这是非常成功的例子,非常好的例子,将来大家有机会到北海道的航馆可以参观这个建筑。

  工地上架柱子的时候没有预留钢筋,梁跟柱也没有钢筋连接,只有孔,将来在孔里穿上钢索以后,用油棒脏,工业化程度非常高,质量也能保证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有一个问题,成本比较高。PC不单单日本做,一天到晚说日本PC做的好,或者说一天到晚要学习,我到北京来,北京这样的房子挺多,到处都有,北京做的挺好,也做的挺早。但我们看到房子一不一样两说,但我们发现所有的板子都一样。而且都是最简单的这个板是预制,旁边最难做的地方都是现浇,刚好跟工业化的原则是相反的。

  我们看到北京做的挺多,我们一点儿也不缺乏做预制混凝土的技术。看一下这个例子挺特殊,美国人也做PC,美国人做PC好,一块儿PC板这么大,这个PC板怎么做,原来时候的PC也是从这个技术发展过来的,大把PC板放下来,在平地里见的都是模板,防盗下班来浇完架模板再架钢筋混凝土,一根根管把它撑起来。但是要交给工厂没法做,你要有这么大的工厂,而且就算工厂给你浇出来没有办法,因为运不过来。不知道国家的《道路法》能运多少,日本是12米乘2.4米,你要运得申请封路,这不现实。在美国要更加提高效率、减少运输费,很大程度的去减少现场的工作量,把构件越做越大,运不过来怎么办?可以在现场做。不光是美国人这么做,日本人也这么做。日本不一定把很多构件交给工厂做,而是在现场旁边盖一个临时的工厂现场预制。现场的预制模还挺有基层的,原来都是挺大的,工厂的现成的预制厂,当然要有地方行。现场运现场无论多大都可以运过来,不会受到道路运输的限制。

  今天早上刘总带我们去参观一个挺大的项目,有32万平米,地方也挺大,据说PC版从天津运过来的,这么大的地方日本有这样的设备,建一套PC设备现场做,可能比做好运过来会节省一些成本。

  这不是PC不是预制混凝土,单向阀一样,把现场的东西尽量拿到工厂做,大的拿不到工厂我就放在下面做,高层建筑的下面去做。比如说这个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多大不具体显示,这是一块预制板,当然不是混凝土,这是钢结构,钢结构的模板和钢结构的小梁,所有的设备这是办公室,办公室下面的设备,通风设备等等。这是一百五十平米这么大的老板,他预先在旁边做这样一个工厂,在现场做这样一个工厂分为九层,每一层做一个工作,在现场里,每做完一个工作就往上升,升到最后用了大的吊机吊到现场。在现场只花14分钟,把大部分的工作可以留在现场来做。

  给国家做产业化讲座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指导产业化,我经常用这张图片来讲解。一个是我们要做部品,比如说150平米大的楼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不单单是,如果你要搞结构,把楼板小梁调上去装就行。但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是尽量把工作做完整,我们要做布品、做构件,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完整的工作,把形状工作的接口统一起来。简单来说,你向餐馆业学习,我们去餐馆吃饭的时候,卖的不是酱油、肉,而是卖给你一个套餐,卖给你一个宴会。你要把这个事做成了,做完整了你才能做这个生意。这是把酱油、肉做完整了成为一道菜,我们再去做。以这种方式做建筑产业化的工作。

  模数的定位,要说模数也得花一个小时说清楚,我们向服装学习,在座买的服装没有定做。服装业有Y系列、A系列、AB系列、B系列,号码也是6号、6号、7号、8号、9号。人多的生产多,人少生产少,这样一整理全世界的人都能满足服装的需求。所以没有道理,建筑太复杂,买房的人太挑剔、太多、太要个性我们就没有办法做产品,没有办法用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模数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就不详细说了,向服装业学习。

  大打包的问题,在日本已经做的挺好,在日本不能做结构的人去做结构,或者说把原来已经设计好的一道图纸突然间拿施工队又要做预制,把设计好的图纸改为预制组装的图纸,这样做工作永远做不好。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用这样的施工方法、这样的建造方法、这样的原理去建房子,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从做开发商做计划、设计院做设计、建筑公司做施工,这些都应该包含,还包括装修管理,我们要实现百年住宅的话,将来对他的改修、管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建筑产业化关键的思想。所有做设计的做施工的,遵守同一个规则,包括模数的问题,遵守同一个规则、同一个理念连接为一条龙。

  把技术转换为商品,刚才小见先生给大家说的那些房子,房子是像电视机一样,把可以买的房子带回家。在我们所谓的商品房,我们买的房子要到你那儿住,在日本不是那么回事。在工厂生产好的房子,拿到你的土地上,盖在你们那儿,盖在你们家,这是工业化给日本的整个建筑、商业模式带来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把房子变成一个真正的商品。即使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了,最近有一个杭萧钢×素,那已经拿着技术去做商品的,也是跟大家签合作伙伴,现在把技术也成为了商品。通过工业化,通过新的技术的开发,对于我们传统的商业模式会带来很大的改变。

  日本的经验工业化怎么打包,不是卖给你一个结构体,也不是卖给你水龙头,也不是卖给你装修,卖给你是一个整栋的房子。我们搞预制组装简单来说是把事情做完整了,不能光顾着自己,像建筑构法一样首先对全体有一个了解,然后把事情做完整。如果做预制,什么事情都得提早一个月做决定,因为要预制,交混凝土的时间比现场要造一个月。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则是把复杂的交给工厂,把简单的留给现场,往往就像刚才所说的,北京的预制刚好跟这里边的理念相反。在工厂生产条件好,最能保证生产质量,而且复杂的地方给工厂带来的命运更高,所以他们生产的欲望更积极。相反在现场由于各式各样的施工条件的限制,把容易的留给现场去处理这样更有利于保证。

  最后想说的是日本把建筑物变成商品,这是卖房子的公园,这是展示场,就像我们去买电视机的店铺一样,这些都是展品,将来买的时候不是到这里住,而是把这个房子放到你家里去,这是日本工业化给日本的建筑行业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研讨会

上图由左及右,分别是:刘东卫(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总建筑师);周静敏(同济大学  教授);邵磊(清华大学副教授);【日】吴东航(建筑工业化学者、吴建筑事务所株式会社社长 教授);【日】小见康夫(东京都市大学  教授);【日】清家刚(东京大学  副教授);胡惠琴(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孙志坚(燕山大学  教授);刘文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编辑);伍止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博士)

  伍止超:我是今天这个环节的主持人,我也是就读于日本东京都市大学,我也是来自于松村老师旗下的学生。非常荣幸由我来主持今天的研讨会,首先感谢三位专家刚才精彩的演讲。也祝贺这次《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中文版顺利出版,编者、作者、译者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工业化的转型升级,以创建建筑学科,新兴工业化建筑,教育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些发展,以刘总为代表的团队一直在研究建筑产业化、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方面比较先进的一些理念,包括我们也是大量从日本去学习这方面的理念、技术。

  由于时间比较紧,接下来就几个主题请在场的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讨论。建筑构法在中国是没有这个词的,在中国首次出现建筑构法这个词,当初我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当时听到建筑构法的时候凭我自己对字面上的理解,它是不是一个构造方法的意思。但后来发现实际上他包含的内容更多,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出版,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本书正式的出版我想请今天三位编者、作者、译者稍微谈一点感想。

  小见康夫:非常荣幸我今天能在研讨会上第一个发表感想,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是根据我们做学生时学习的这本书的延伸,吴教授也提到的是我们老师内田编辑的这部书,可以说是教科书。实际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建筑构法的构法这个词也可以说是内田教授由他创造出来,并且在日本得到普及和认可的。

  这本书出来以后,大家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本书的内容也需要跟着时代发展,我们也希望他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一直被使用,出版社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被长久的使用下去,当然能够长久的使用下去有一个前提,他也需要根据现实、事实不停的进行更改内容,但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像内田老师的这本书一样一直长久的使用下去。

  清家刚:首先我要发表我的愿望,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长久的被大家当作教科书使用下去,但我刚才在我的演讲当中一开始也提到过,教科书有一个任务,就是把什么东西以什么角度去介绍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所以包括修改在内,我想这部分长久的使用下去,他有一个前提条件,一定要在修改的时候注意到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也是很难的一个事情。

  像小见教授刚才在他的内容中介绍过传统木结构的连接部,实际上现在基本上没有使用这样的分子,但教科书上我们也是体现了这个内容。还有一个在教科书里,比如说日本的钢结构里,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无梁结构构法,但我们还是把它体现在了书里,因为我们觉得他也是日本构法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他的一个分类之一。

  通过这一次做编辑这本书,我深切的感受到制作教科书并不是一件只要把所有好的先进的技术罗列在一起就可以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把让大家又要了解最新技术又能够了解他的由来以及他的传统等等。

  吴东航:既然书出了,我希望能够派上用场,在座的老师们,希望你们能够派上用场。谢谢!

  伍止超:谢谢小见教授、清家刚老师和吴老师。我还想请作为这次活动的发启者刘总,刘总对日本先进的技术近十几二十年的研究,也已经非常熟悉,刘总也是倡导想把建筑构法能够导入到中国的建筑界包括教育界,请刘总来谈一下他的想法。

  刘东卫:主要是感想,先说这一次活动,这本书确实建工出版社由伍博士领衔想把这部书介绍到中国来,这是特别好的事情,经过几年的努力差不多翻译完了,文昕来找我说,东卫总是不是能把这本书在国内宣传,我说好,要在其它地方很复杂,标准院给出钱,把这个活动向社会、向感兴趣的同行,实在不行就办一次非常小的活动,把日系请回来研讨一下,其实就是最初的想法,刚开始想弄三四十人,结果又有一些人了解了又希望来听一听,后来越弄越大,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还是感谢大家有这么一个机会,就是想研讨研讨。

  要说我个人,因为今天这部书出来,其实和我也有关系也没关系,从我个人得经历还是说这么一点感想。我个人不像去松村下面读书,也很有限只有一年,过去派过去搞村镇住宅,跟着清家刚老师很宽松,给我弄一个教师证去图书馆自己读书,当时的教师指挺好一次可以借一百本书,包括硕士、博士论文全部读了一遍,那是我第一次,因为92年了解了建筑构法。真的是非常震撼,在座可能很多都有留日经验,震撼在什么地方,不管是产业化、工业化,现在咱们推的建造方式,应该说他究竟是一个什么体系、什么理论,我也不知道,可能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最系统、最完善的就是日本建筑构法。

  比如说特别是工业化,具体的汉字来讲,内田先生把它固定提出来,其实最早是从欧美过来,日本几代人,应该说伴随着日本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在日本发展成为非常多,日本的学者我也问了很多,他们有认识,有统一、有不统一,比方说在日本我特别喜欢的学者,他的建筑构法一看内容,说几个词传统构法、工业化构法,开放建筑,包括既有建筑的工业化的改造。我认为词可以换一个,现在国内很多来讲,特别急需这种,咱们搞工业化,用什么样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咱们国家目前的实践。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初浅干涉,很多年前,当然翻译老师一直来给学生讲,我也是在讲工业化的时候有很多次就是借用日本的国际先进经验,在介绍工业化建构体系里的一个做法。其实也很复杂,当然在座的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我特别喜欢松村先生的注释,构法其实和人体相比相当于构成人的一个系统,说的也很明确。他不是一个结构、构造,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包括内装的体系化。

  对于今天中国来讲,从他的基本理论,思考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前些年邵老师、周老师都比较熟,中国大学的建造方式改革的工业化,我上大学就是构造构造,其实咱们没有一门课和建造方式、工业化现代建筑产业上来说有直接关系的。包括我看有上百本不止,不同的先生,不同的理论,如果要了解,我个人可以推荐,几年前关于构法特别的好,怎么从欧美过来,怎么在日本,之前一些老先生给发展起来,重点的工业化伴随着产业化一步步起来,内田先生最早提出BE的理论,很牛很高深的一个大学科的大学,当然现在传统的建筑学路从教育学上来说也存在着一个更新或者说转型的时代。

  伍止超:我们知道这本书实际上最初是一本教科书,我把这本书翻译过来之后,我自己心理就在想,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部开一门这样的课,正好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几位学校的老师,实际上跟我们平时这个团队经常一起合作研究交流的老师,包括孙老师也是大前辈,所以我就想让这几位高校的老师来谈一谈他们的想法。

  孙志坚:谢谢,首先对《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这本书出了不管对于学界或者说教育界还是学术研究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04年回国的时候有些时候写文章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概念没有导入,最早在07年写文章的时候关于部品没有这样的概念当改成了部件,但随着概念传入以后陆陆续续从学术研究这一块可能对问题阐述的越来越深入,这些问题会更好的发展。07年回来给研究生开建筑构法,包括现在实施的建筑构法概论给研究生讲,也是苦于教科书,吴教授谈到了教科书的问题,今天听到这一点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将来以后能促进建筑教育上能够更系统的去引导学生对建筑有一个更正确的理解。

  另外建筑构法这个概念我是92年进松村研,在座三位清家刚先生是老师的助手,小见和吴东航先生都是我的前辈,97年毕业的时候他们几位都已经走向各自发展的新平台,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构法都进行不同的研究,这些年看到他们发表的从不同程度对建筑构法这个概念从不同的层面都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一点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对他们表示祝贺。

  再谈一点关于建筑构法,实际上是谈到了,我们以前把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与生产,这个生产是从材料到生产。但90年代我们在日本的时候,当时研究的时候主要研究生产性,但是这几年我们社会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讲建筑构法引进导入这个概念,我们还是要根据国内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建筑发展的目标还包括要求都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构法的概念是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来,但他的内容、研究体系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比如说现在的建筑,80年代可能注重生产,怎样提高现场的生产效率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到90年代基本上注重多样化对应,当然90年代我们做论文的时候,他的生产线当时蛮先进,但针对住户多样性的要求,比如说住户变更这样的生产线架构起来运行就会出现问题,一个板出现变更就得撤出来,第二天把第一块版出来之后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当时发展这个东西怎么注重多样性的对应,现在我们目前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我们的建筑发展又发生变化,我们以前只注意到生产,包括现场生产,现在到住宅的长期耐用化,过程当中的品质升级,布品化我们也要注意,住宅满足长期的情况下,现场生产完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怎样进行品质升级,比如说布品的更换、维护。在这种问题的前提下,我们怎么去研究这样的构法,这是我们将来发展的课题。

  最后再一次对这本书和这个理念的导入对标准院、建工出版以及在座的清家刚、小见康夫、吴东航先生表示感谢,预祝将来建筑构法的理念能够在中国的高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胡惠琴:十分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的机会,今天听了几个精彩的报告,使我对建筑构法有了新的认识,过去对构法、工法简单认为工法就是施工的方法,构法是构造的方法或者结构的方法,今天听来实际他说的是整个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在90年代初,内田先生在任建筑学会会长的时候,访问过中国建筑学会,当时我是给他当翻译,当时送我这本书叫做建筑构法,当时我觉得是构造研究的方法,根本就不懂,也没有去读。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经典的著作。

  2012年标准院刘总我们一起在建筑学报发了一个特级,在生产方式转型下的住宅工业化的特辑,当时刘总说内田先生这本书特别重要,当时结合部品进行了翻译,但觉得难度还是挺大的,写的非常专业。这本书止到现在30多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化的理论基础,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教科书,我觉得是我们必读的一部书。今天进一步出版《三维图解  建筑构法》,当然我还没有拜读,但从题目上我感觉他一定是更加先进、更加易懂的一本书。我也是在大学里从事教育工作,也在教授住宅的课程,我觉得大学里没有这个课程确实是一个缺项,也可以说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我在研究生的课中加入了住宅工业化的内容,当然我讲到ACI体系的时候只是大家近几年听过这个词,但对ACI体系的了解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介绍ACI体系知识的话他们都觉得非常新鲜,可见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非常缺乏的。今后这本书出来之后应该作为很好的教材在大学中得到普及。

  邵磊:今天更多的是感谢,今天特别感谢的是吴博士和两位作者能够千里迢迢,一方面把书引进过来,另一方面书印刷的时候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带来这么精彩的报告。第二是感谢这本书翻译过来花了三年的时间非常的不容易,以及感谢建工出版社把这本书出版出来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最后感谢刘总,刘总说这个事情跟他有关跟他也没关,后来我会提建筑标准院以很高的视野来推动建筑工业化、建筑标准化的问题,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奋斗。今天这个场合当初吴老师来清华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时候,我们经常讨论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大家也经常遇到过,比如说日本的住宅工业化,究竟多大程度上能在中国复制,我们中国怎么走自己的住宅工业化的道路,我们谈了很多,我们也对中国的一些地方做了一些调研。

  从我个人来讲还关心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也在不断的问,刚才留意台上很有意思,台上大部分人都是老师,从我自己而言,我在在座的各位面前在住宅工业化方面是学生,在学校待久了以后很多施工领域经验是不具备的。我经常问高校,当年日本东京大学在住宅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候究竟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做了什么样的贡献。中国的学校科研机构同样能够做一些什么事情,谈到这里的时候,当时松村先生是15年的交情,日本工业化中特别经典的书能不能引进到中国来,当时和吴老师探讨,现在想引进的书在日本都是过去式,松村老师现在的书包括他们现在写的都不是这个,你要引进就是刚才几位老师说的80年代对他们来说是过去的历史的东西。后来我们说,那我们就想办法引进经典,吴老师回日本的时候跟松村老师说这本书是日本的经典,这源自于我们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焦虑。

  纵观今天我也是建筑系出来的,在建筑学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教育的内容、知识的体系、视野也是要不断发生变化的,比如说面向建筑的产业化,我们对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对于装配过程、总装过程,对于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出现的集成以及一系列工程管理的流程,其实都发生变化了。刘总在去年推进开放建筑的时候,欧洲今天推动开放建筑的时候已经不简单是一个大空间,而是把整个设计的流程、用户的参与都添置到教育设计当中来。认真思考来说这个是缺失,这个缺失对于学生、对于老师都有问题,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我的焦虑还包括各个学校,我们都希望在我们的知识体系给学生提供更维的基础,带有框架性引领性的书,虽然一本不够,但这本书是一个开始,翻译的很用心,编写的更用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条件下,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学生来说,从教学来说一定有很大的用途,我自己就负责清华的建筑的课,我自己就会掏钱给学生一人买一本。

  中途为什么会问清家刚先生这个问题,关于社会性和技术性,这里边有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住宅工业化推这么多年,拓展速度、推广速度其实是有限的。这里边必须思考在中国的居住需求下,在我们住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基本的居住问题、安身立命的建筑命题下技术怎么更好的和他结合,所以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学的行业问题,只有启合人们的需求和人们现状的技术才可能是有生命力的技术,这时候我思考的命题就是高校能扮演什么作用,这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还要经常回归建筑学本延命题的延续,我们的家庭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市场在价格调控、供给调控上都有什么特征,然后这些技术,那些技术能够在建筑里边发挥更多的作用。虽然我不太懂,那么多的部品、构造、施工过程,我相信成为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还是能够推进高校的工作,这也是最近一些年和刘总合作越来越紧密,刘总越来越愿意把探讨性的话题交给我们学校去摸索。

  周静敏:刚才几位老师已经说了很多,简单讲一下我的感想,因为也是一直和标准院刘总进行工业化方向的研究或者说课题的探讨。我在同济大学研究生设计课会引入工业化设计或者说开放建筑的概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发现我没有专门的教育或者说本科的时代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我们课程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觉得今天的课本可能是作为我们的教材非常及时,而且我是觉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或者说帮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解读这些,不仅仅是工业化,而且是从整个建筑构法上怎么去理解建筑设计本身,这是一个。

  另一个我觉得可能大家多多少少都参与过目前的一些课题研究和申请,国家推行工业化过程中讲构配件的研发,今天看了这本书以后,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对一些概念有一些深刻的理解。大概一年的时间关于规范、课题的申请,大家都提高道路了专有的名词,这本书会帮助大家,构建、布品,甚至在整个的接口研究,到底研究哪些会有更明确的认识,这是我觉得特别及时的一件事情,也是对这本书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敬意和感谢!

  伍止超:时间关系,本来我想就工业化话题再跟大家多探讨,时间关系我们不再进入深入探讨,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私下跟大家交流。最后我们有请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刘文昕先生对这本书正式出版发表一点感想。

  刘文昕: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学习,其实在台上非常惶恐,台下的老师和专家都比我有资格坐在台上,我只作为出版社的代表冲一下数。作为责任编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中文板的出版过程,最开始是邵磊老师和《住区》杂志的同事找到我推荐这本书,因为每年要出很多书,觉得很普通的书进行操作,后来在吴东航老师的介绍下拜访日本事务出版社,日本版出版社的择奇社长,老先生知道我们出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激动,一再嘱托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一定要出好。给我介绍了内田先生他家族的历史,还有这本书日本版的诞生的历史,那个时候开始我对这本书变的非常重视。

  这本书中文版的版权签约之后吴老师辛苦的翻译,这个过程我跟吴老师不断的沟通交流,因为包括很多单词的问题,还有很多术语我也不对,只好跟吴老师一起交流,然后是怎么翻译,最后拿不定主意就麻烦刘总。包括建筑构法这个词到底怎么翻译,刘总拍板说就用构法,的确中文没有合适的词,如果翻译别的词就会有差异。

  刘东卫:在英文很容易翻译,很普通的一个词,实际日文里也很早就进来,只不过因为咱们是中国人,一对应汉字就这样,对应汉字这个是最好的词。

  刘文昕:这里没有就创造一个,还要感谢跟我合作的编辑刘亭亭为这部书的编校也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在入口之外有出版社小小的展台,把我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些装备式的图书、规划的图书做了展示。我们社作为建设部直属的出版社对于建筑工业化非常关注,我们中心从各个国家引进翻译不少这方面的图书,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对中国的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构法与中日建筑工业化技术论坛参会嘉宾合影

建筑构法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建筑构法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