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陶卫企业都需创新转型_新浪地产网

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陶卫企业都需创新转型

提要:众所周知,我国陶瓷卫浴业的生产与国际贸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诸如制造成本、人力资源、原料资源、能源、市场容量、(早期)环境保护等优势。特别是产品制造成本比较优势,作为传统竞争优势,确实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陶卫业迅速崛起壮大,成就世界之最贡献了突出功绩。

  第二届中国陶瓷卫浴产区峰会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在作“中国陶瓷卫浴行业现状”演讲时指出,我国的性价比和优势正在迅速地下滑,2016年出口下跌30%,他预测今年下跌30%以上。

    比较优势成就生产与国际贸易

    众所周知,我国陶瓷卫浴业的生产与国际贸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诸如制造成本、人力资源、原料资源、能源、市场容量、(早期)环境保护等优势。特别是产品制造成本比较优势,作为传统竞争优势,确实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陶卫业迅速崛起壮大,成就世界之最贡献了突出功绩。

    比较优势减弱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随着时代发展与文明进步,新常态下,我国陶卫业曾经拥有的成本比较优势正在渐行渐远。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工人薪资上涨、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人民币汇率提升以及中国能源成本、环保成本等成本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仅比美国低了4%,而印度则低13%。

    毋庸置疑,当前,我国陶卫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趋势。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加大了企业的生存压力,而随着人口红利式微,人力成本正在超越原材料成为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从人力成本到原燃材料,从经营成本到运输费用等,一系列成本上升正在吞噬着日趋摊薄的利润,挤压着日益缩水的利润空间。去年底前后,迫于成本压力,河北、湖北、湖南、山东、江西、广东等产区多家陶瓷企业发布了产品涨价通知,以化解成本上涨之痛。但是,企业经营也遭遇进退两难的尴尬:涨价,可能终端接受不了;不涨价,企业又难撑成本上涨之压力,利润日益稀薄,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

    成本比较优势,曾一路伴随我国陶卫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但亦养成了陶卫业现在仍挥之不去的顽疾。比如靠规模粗放发展模式赢取市场之道,比如以克隆仿制为主的产品研发创新模式,比如以低成本为精髓的价格竞争策略。成本低的“一俊”遮挡掩盖了行业发展中的“三丑”。几乎是陶卫企业命脉的低成本,现在正面临失去延续的土壤,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新比较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陶卫业面临着“双向挤压”。

    成本优势丧失,不利的一面是企业和品牌将会被迫倒掉,成本有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可能诱使一味追求低价格,而一路滑向价格竞争的深渊,恶性循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制造的陶卫产品市场竞争力将严重受挫,特别是外贸出口市场。对比其他新兴陶卫产业生产国的兴起,我们已经难言成本领先优势。

    成本优势丧失的有利一面,则是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加速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培育企业发展新优势;迫使企业加速研发新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升产品竞争新优势;迫使企业践行工匠精神、推行品质战略,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与增长潜质;迫使企业提高成本意识,确保企业不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

    提高成本意识为转型升级备足“粮草”

    有业界专家提出,提高成本意识可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效率成本意识,提升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就是在节约成本;二是提高失误成本意识,减少失误成本,包括研发、创新、战略等各个方面,力争精准施策,有效降低成本;三是提高资产成本意识,充分科学分配企业现有资产、资源使其更加合理高效运用、运行可提高成本利用率;四是提高费用成本意识,各种费用花在刀刃上可以降低成本、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五是提高采购成本意识,科学采购可以加速库存周转,提高成本利用率。六是提高品质成本意识,提高等级率、降低废品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七是提高守法成本意识,在节能减排、环保、诚信、品质管控等方面遵纪守法、严格标准,减少意外处罚也能降低经营成本;八是提高全员成本意识,有效开展“双创”活动,充分调动全员节约成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国务院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明确降成本工作要努力使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能源成本等得到合理和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而陶卫企业当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降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动力成本、经营成本以及各种财务成本,确保陶卫产品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面对国家层面的降成本战略以及减税、降费部署,陶卫企业本身更需借助创新之力,实现自身管理与经营系统的优化升级,为成本高启搭滑梯,为企业发展拓空间、增活力、强动力,为转型升级备足“粮草”。

    总体而言,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但需创新转型。有人称,陶卫业“中国制造”产能巨大,可以供给全球,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可以问鼎国际。但多年发展所积累下的诸多优势和擅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短板”隐藏在诸如产能过剩、成本高企的阴影下,需要阳光普照,很多“黄金洼地”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培育,很多“长板”需要全行业共同维护并持续升级,其中就包括把比较优势的短板补长,把长板延伸,成就新常态下的新比较优势,并使之成为整个行业身处寒冬中的一股蓬勃暖阳。

    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但需置身新语境中有效升级。面对竞争国际化、市场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引发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我国陶卫业曾经的传统优势,需要结合这些变化进行升级,方能继续与国际市场同拍共振。

新浪地产
关键词:

卫浴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卫浴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