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也需“抗癌”——从房屋渗漏屡见报端说开 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建筑也需“抗癌”——从房屋渗漏屡见报端说开

提要: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与推进,防水行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对,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绝大多数家庭都曾被屋顶、卫生间等处渗漏所困扰,渗漏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品质。据相关数据显示,建筑渗漏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第二大杀手,被称为“建筑癌症”。

  而深究其“癌症”病因,不仅在于劣质的防水材料充斥市场,也与防水设计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理制度流于形式等有很大关系。

  有专家指出,建筑防水不仅关系到业主的居住品质,更关系到建筑安全及建筑寿命,是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回避的问题。造成“建筑癌症”的原因是多重的,攻克这一病症,也同样需要政府、协会、企业、民众共同努力,从防水全产业链出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房屋渗漏现状不容乐观

  据2016年12月2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收楼不足半年的广东惠州东江学府五期在“海马”台风过境后,有200余户业主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渗水情况。一些已经装修入住的业主在台风过境期间家中几度浸水,木地板和墙面等出现了严重毁坏,损失惨重。

  针对业主的质疑,开发商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则回应称,已经按照业主要求,使用有资质的第三方防水公司进行施工。在所有墙面交界处都打胶,对于渗漏比较集中的窗台部分,上下30厘米处都打防水胶,以此确保窗边不会漏水。

  对于业主指责的窗户质量问题,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是窗户质量差,而是密封胶没打好,现在正在整改。“我也不敢保证完全不漏水。如果近五年出现强台风,还是有渗漏的可能。目前我们把建筑行业能用的防水方法都用了,实际上防水是建筑行业的通病,主要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杂,施工工艺不过关,再大的楼盘都可能会出现。”

  事实上,像东江学府五期这样的建筑渗漏事件并不是孤例。早在2009年,新华网、中国网等媒体就报道了深圳首个经济适用房——深圳市桃源村三期楼盘质量问题的系列事件。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2亿元,占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共有高层住宅12栋,总计2760套。

  然而业主刚入住几天,新房就出现了卫生间、房间墙根渗水,甚至出现了贯穿整个墙面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后经调查发现,该小区已入住的1600套房屋普遍出现了漏水、裂缝问题,有的房屋墙角已经发霉,长出了300mm的绿毛。此外,还存在其他质量问题。

  调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明显的偷工减料等行为,而相关监理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视施工单位的质量问题。深圳市有关部门已对该工程的6家责任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罚款260多万元,同时承担了5000多万元的业主损失补偿费,并由深圳市政府相关领导向业主公开致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3052栋楼房中,有2802栋的顶层存在渗漏问题,渗漏率高达91.81%。其中,有81.65%的渗漏发生于顶层公共区域,而在公共区域无渗漏的560栋楼房中,有310栋在顶层角落住户中发现渗漏,促使总体顶层渗漏率提升10.16个百分点。表现最突出的渗漏症状为墙皮或装饰物湿润鼓包、脱落,其发生率为62.08%,远高于其他症状;勘查2202个地下室发现,近半数地下室存在明显渗漏症状,渗漏率为44.64%。其中,南京、济南、郑州、福州、南昌、深圳和南宁7个城市的地下室渗漏率均高于70%,渗漏情况十分普遍。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5%的新房一至两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率占房地产质量投诉的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8年后需要翻新。

  安居才能乐业,建筑渗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品质,同时也对建筑质量和寿命产生不良影响,攻克这一建筑弊病迫在眉睫。

  “建筑癌症”病起“黑色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与推进,防水行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对,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防水行业拥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生产工艺落后、节能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个别地区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甚至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还有一些不法厂家“区别对待”,抽检和送检的产品是合格的,而卖给消费者的却是低端的防水材料;有的打着名牌商标的幌子做虚假宣传,推销伪劣产品;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偷梁换柱,进工地送检是合格产品,实际施工时换成伪劣产品。

  这样的企业,采用质量等级较低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违规加入再生材料或其他添加剂,降低了防水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导致一些工程刚竣工交付使用就出现裂缝、渗水现象。

  设计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也是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之一。

  防水层的选材本该由设计人员严格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然而,设计人员对防水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于是选择简单套用设计规范、标准图集。而影响防水质量的关键在细部节点,尤其是不同项目、不同材料、不同部位、不同结构形式及其相互交界面,需要仔细推敲琢磨。不少设计人员尤其是一些经验不足的设计师,缺少现场经验,对防水材料的性能不熟悉,导致防水设计方案先天不足。建筑工程层层转包,每一层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多数选择牺牲材料质量,使用劣质产品,以低价购进,设计人员也只能听之任之。

  而施工质量状况更令人担忧。假冒伪劣防水材料泛滥,紧随而至的是将防水工程造价压得很低,使正规的防水专业施工公司难以中标,迫使工程落到一些无资质、有挂靠关系的低素质包工队手中。部分防水企业缺少经常性、制度性、专业性的上岗操作培训,仓促上马的情况较为普遍,使得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专业的人员施工,质量很难得到可靠保证。中标施工队为了自己的利益,施工时偷工减料,粗放作业。开发商为了工程进度,也时常要求施工方在几天内完成防水施工,致使难以留下足够的技术间隙时间,留下了渗漏的隐患。

  开发商在招标时,较之防水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往往更重视价格高低。材料品质、厂家信誉和售后服务较好的企业,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在以价格高低为杠杆的招标中,竞争力自然无法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企业相比。

  一些防水性较差的防水材料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也加剧了建筑渗漏的现象。以聚乙烯丙纶为例,这种在发达国家绝迹的防水材料,在我国却是遍地开花,占据了防水市场约30%的份额。据专家介绍,事实上,聚乙烯丙纶无论从材料性能还是应用性能上都不适合用作防水材料,只能作为防潮层、垫层或养护材料使用。可以说,防水性能较差,甚至不具备防水性能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也使得建筑渗漏成为难解的“顽疾”。

  正如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所说,“目前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招标多采用最低价中标,不少工程的中标价格明显低于正常成本价格,加之工程监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大量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产品以及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占据主要市场,进而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多方携手 推动建筑防水健康发展

  “黑色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仅与防水材料的生产企业有关,更与相关政策标准缺乏,行业集中度不高等有关。因此,必须多方携手,才能促使“黑色产业链”被切断。

  相较于水泥、玻璃等行业,防水行业的体量和规模都不算大,业内人士也均以“小行业”自居。正是因为行业“小”,使得相关政府部门对于防水行业关注不足。以建筑工程国家标准为例,截至2014年,建筑工程国家标准达160多条,虽然很多标准涉及防水,但在标准名称中明确提出“防水”的却只有2个。可想而知,相关标准等的缺乏,给予了不合格防水产品生存空间。

  可喜的是,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对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九大任务作出了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工程建设标准改革步伐,切实树立标准权威。要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特别是要在建筑门窗、防水、装饰装修、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标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防水标准的确立和实施,必将大幅推进建筑渗漏问题的解决步伐。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传声筒”,在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企业需求和建议的传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行业协会精力有限,难以做到实时监管、立即传达,这就使得一些利好的国家政策和标准在落地时出现偏差,被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

  作为防水材料的生产方甚至是施工方,防水企业在攻克“建筑癌症”的过程中,理当身先士卒。

  但在要求防水企业抵制非标产品,积极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等自我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防水行业集中度不高,使得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效应不似其他行业那样明显。

  据悉,“十二五”期间,防水行业前50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在35%左右,但由于防水行业市场空间和前景却十分广阔,使得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却规模有限。正因如此,防水行业内竞争激烈,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低廉但防水性能较差的材料被大量生产,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落后产能、重复建设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此外,作为防水产业链的下游,开发商通常以价格作为选择材料的唯一标准,以速度作为建筑施工的唯一考量,对于防水材料的品质和施工水平关注不足。普通民众在生活中虽然饱受建筑渗漏的困扰,但却对防水知识不关心、不了解,使得一些品质低下的防水材料能在市场上立足。

  建筑防水是国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行业,从经济体量上讲,建筑防水是工业经济中的“小行业”,但建筑防水产品质量带来的问题却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安康的“大问题”。

  防水行业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否能得到保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自我监督与行业间相互监督的同时,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推动和支持。防水行业应该顺应国家政策,加速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加强对防水产品的质量的监督。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因防水问题引发的“建筑癌症”定能尽快得到根治。关于建筑渗漏这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专版也将深入挖掘,持续报道。

关键词:

防水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防水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