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百年老火车站咋变群租房了
老站房里住满了人,拥挤而杂乱。
“老火车站里住满了人!”前一阵,因为京张高铁动工、清华园车站永远退出铁路运营的消息公布,市民纷纷来到车站与之告别。而后有市民向本报反映,老清华园火车站有上百年历史了,但年久失修,里面竟然还住着好些人,如同群租房一样,应该加强保护。
百年老站已登记为文物
部分站房打隔断变宿舍
记者查资料发现,其实北京有两个清华园车站,一个是今年11月刚刚停运的京包线京张段上的清华园站,位于北四环内,由于该段铁路将改为下穿隧道,所以这个清华园站将被拆除;而另一个位于北四环外五道口附近的清华园站,它才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并题写站名的老火车站。
于是11月12日,记者来到五道口,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找到了清华园车站。小胡同里有几个快递中转站,要不是快递小哥的指引,很难发现火车站的站房。这座老车站被夹在清华园铁路宿舍的两栋6层居民楼之间,车站周围还加盖了一些平房和简易房,夹道宽度不过三四米,显得十分局促。记者想找个角度拍张车站全景都很困难。
进入夹道,站房南侧青砖墙上“清华园车站”五个白底黑字跃入眼帘。一左拐就看到站房的正面了。这是一座青砖城楼式建筑,拱形门窗,大门上镶嵌着一块石灰板,上面刻着“清华园车站 宣统二年冬季 詹天佑书”。百年老站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斑驳的墙面上挂着“北京市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的牌子。
老站房里显然住着几户人家。站房的门早已换成了防盗门,窗户也装上了防盗栅栏,挂着晾晒的衣物,门边墙角里堆放着瓶瓶罐罐等生活用品,门前还停着几辆电动车。
临近中午,车站正面的一扇门打开了,几个打工模样的年轻人出出进进,在门边的水池子里洗洗涮涮。记者注意到,高大的站房里面似乎打了隔断,从门外只能看到一间窄小的宿舍,几张双层床铺,门口还摆着煤气罐,看来在这间局促的宿舍里还可以烧水做饭。
早年盖楼拆部分站房
私搭乱建破坏原格局
记者在清华园车站周边转悠时,遇到一位中年人,自称是铁路子弟,从小就住在这片宿舍区里。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孩子们经常来这座老车站玩。当时车站大门前有三层台阶,迈上去才能进入站房。在孩子心目中,这座建筑特别高大气派。但后来周围地基不断垫高,旁边的楼房拔地而起,而车站年久失修,就显得越来越矮小破败了。
他认为,对车站最大的破坏并不是住人,而是旁边盖房时拆除了老站房北侧的一部分。他指给记者看,现存的站房北侧有一片几十平方米的空地,铺着十多厘米厚的洋灰地面。站房本来整体都是青砖砌墙,但现在北侧外墙变成了残垣断壁,山墙显然是后砌的,用破木板打着补丁,墙上还嵌着空调的外挂机。墙头上几株杂草在寒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往事。
据介绍,车站的建筑原本正面有五个拱形结构,中间三个门,两侧各一个窗户。正中央的大门上面有个二层结构,镶嵌着站名牌匾。大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清华园铁路宿舍区盖2号楼,因位置距离车站太近,不得不拆掉了北侧一部分站房,并占用了车站地基的一个角,但保留了正面部分的五分之三。于是只剩下现在看到的中央大门和南侧的一门一窗了。后来北侧地基上又搭建了一些平房,这让车站北侧的格局彻底辨认不出来了。
但这栋百年建筑剩下的部分还是相当结实的,那位中年人触摸着墙上钉子眼儿、窗棂上斑驳的漆痕,并指给记者看,建筑上哪些砖是后来修补上的,哪些管线是后来安装的……“大门上方那根钢筋是原有的,当年它被用来悬挂车站大灯。老车站只剩一部分了,但这能怪谁呢?那个年代谁懂得文物保护呢?即使知道也有心无力啊。”他不无遗憾地说。记者注意到,车站是2012年才挂牌定性为文物的。
登记文物保护力度较弱
京张铁路或将整体保护
一位住在附近的老铁路职工告诉记者,火车站的产权单位是铁路部门。早先因为清华园站东移改建,这座废弃的车站成了施工队的临时宿舍,后来工人不但没有搬走,还长期住了下来。后来车站变成宿舍被卖给了个人。“所以现在被搞成群租房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现在这座老车站归谁管呢?作为文物该怎样保护呢?
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通俗地讲,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是保护层次最低的文物。根据谁所有谁保护的原则,文物的所有人承担保护维修的义务。目前的文物保护法规里并没有限制登记项目的居住和使用,有不少登记项目本身就是民居民宅,只要使用人不破坏文物,就可以经营使用。“由于文物性质千差万别,保护责任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后记者从海淀区文委文物科证实,清华园车站的产权单位目前仍是北京铁路局。由于历史原因,几经倒手后,车站目前被私人出租。工作人员表示,腾退文物,当然是保护的一种途径,但现阶段还做不到。目前只能要求使用人不要破坏建筑本体。
采访最后,记者得到一个好消息:铁路部门正在和文物部门沟通,商讨火车站的保护问题。因为京张铁路好几个老车站都是文物,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文物部门正在做整条线路的保护规划,从而进行整体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