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澳洲高层公寓,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走出国门谋求收益,多元配置个人资产,本是守护财富的大势所趋;然而,投资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走错了路,财富损失了不说,更是错过了正确投资大势与投资机会,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澳洲高层CBD公寓,恰恰就是近期受到国内投资者热捧的一条“错路”。澳洲房产市场过去60年可以用一路高歌来形容,7-10年房价翻倍似乎已经成了澳洲房价的“座右铭”;但如此稳定和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却被人为的错误解读和应用!
10%资金撬动100%利润,“神话”还是“梦话”
众所周知,银行限贷、限外之前,投资澳洲房产,可以获得贷款支持;这样的话恐怕澳洲中介都会给投资者反复灌输,尤其是“公寓投资,首付10%,未来撬动100%投资收益”,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该如何理解呢?简单的逻辑关系是:现在支付10%首付、按照过往澳洲房价年增长10%的增长率来看岂不是现金投入回报率达到100%了!看似是澳洲房地产投资的“神话”,实际上只是个别中介臆想的“梦话”。
首先,公寓多为期房发售,买主在交付了10%的定金之后,待公寓建成交割时再申请贷款,补齐尾款——这也就是所谓“10%的力量”。近年来澳洲各首府,尤其是墨尔本、布里斯班有数十亿资金投向公寓项目,供大于求已经成为定局,公寓价格得不到保障,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限贷了。目前墨尔本CBD项目都在挥泪甩卖,哪里还有盈利机会?
其次,7-10年澳洲房价翻一番计算所得的增长数据不是泛指任何澳洲的房产,是以中位别墅价格的过往60年走势做的概括;不是指新房公寓、不是指CBD公寓、更不是指供过于求的CBD高层小户型公寓。
还有,明明银行不再给海外人士提供按揭抵押贷款,却仍有些中介“哄骗”客户所谓特殊关系和渠道可以获得贷款,让客户的10%暴露与有去无回的无限风险中。(个别案例获得贷款批准不能以偏概全)
供需两重天,走势各不同!
目前澳洲首府区域,仅悉尼和阿德雷德公寓市场保持了平稳上涨,悉尼的近城区的suburbs甚至还录得了两位数增长,增长的地区基本都是供给稀少而需求旺盛的地区,户型都是至少能满足4口家庭需求房产类别;(至少2房2卫有车位);这些区域包括:Darlinghurst、Coogee、Lindfield、Redfern、Ultimo、Rosebay、Chinpandale等;而对比严重供过于求的墨尔本CBD及5公里范围的近城区、及布里斯班CBD范围内而言,降幅超过10%都无人解盘的窘境比比皆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盲目投资澳洲供过于求高层公寓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改清醒一下了。 基于下面的统计数据作为投资者的您该作何感想:
1、99%的澳洲本地人不住在CBD,CBD是外来人口临时居住和集中的区域,您买的房子未来打算卖给谁?
2、澳洲的基本家庭构成是4-5口之家,您买的小户型打算未来套现给谁呢?(海外人士无法购买二手房产,未来您的买家一定是本地人才行)
3、澳洲是城镇化实行40年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而非就业、教育和生活高度集中、依赖中心资源的地区;
4、澳洲房地产的二手买卖交易量占市场总体交易的93%,而非新房市场;
5、澳洲本地人87%都是居住在联排和独栋的房子里,而非高层Apartment;部分澳洲人居住在近城区的Unit里面(低密度、低维护费用、大空间、更多隐私性)。
D-day来临:是滑铁卢,不是诺曼底
D-day本是军事用语,指的是“进攻发起日”;“二战”时候的诺曼底登陆日就被称作了D-day;只是此次澳洲公寓的投资者们,面对的不是诺曼底之后的胜利,而是滑铁卢式的溃败。
据澳金融评论报,“Home Tree集团一位中介 Mark Yin称,国内客户在澳洲银行的贷款全部被冻结了,客户们原本都在等待澳洲的房子交割,这些公寓多位于墨尔本CBD。”这些投资者未来要么面临公寓被收回,损失10%的定金,要么只能寻求私人金融机构的高利贷以解燃眉之急。这些金融机构的利率多在7.5-12%之间,较澳洲银行等贷款机构的利率高出数倍。
澳洲公寓会涨?涨上去的只是空置率罢了
即便是赶在限贷政策之前贷到款的投资者,他们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之前“租金抵房贷”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同样要面临筹款还贷的压力。
价格下跌,空置率上升,并非耸言听闻。截至2015年11月,墨尔本市有20000间公寓正在建设中,另外19000个批准,而未来更有30000住宅等待批准。而现在墨尔本市中心里一半的新房屋正在建设中。过多的公寓必然导致租金回报率的降低!并且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沿着墨尔本主要道路St Kilda Road,有20%的公寓正在求租
·墨尔本CBD地区,有12%的公寓空置无人居
·今年第一季度,澳洲大约有10%的公寓亏本卖出。其中,墨尔本有11.7%的公寓亏本卖了,布里斯班则是10%公寓亏本卖出,而达尔文更是近四分之一的卖房者遭受了损失。
一系列事实都已经开始彰显澳洲公寓投资的风险,尽管如此,目前墨尔本市区还有成千上万套公寓正在开发或规划中,届时CBD公寓的租金回报率将会变得更加糟糕,公寓的投资前景更加不明朗。
综上,投资者在进行离岸房产配置时,偏听偏信、人云亦云,错误的将资金投入到错误的项目上;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不了解投资目标市场的规律,盲目照搬国内十几年顺风顺水的购房经验,以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法则一样适用于澳洲,如中国投资者喜欢买小户型,而在澳洲投资小户型,不仅仅增值慢,折旧高,而且无法澳洲本土刚性需求家庭的居住需求,造成二次销售套现的困难重重。说到底,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应该是基于市场的分析,而不是中介的话术、臆想中收益、项目有多便宜来决定的,否则很容易将资金投入到“火坑”中,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本文作者:Victor刘磊,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IFA)独立理财师课程不动产投资导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房地产投资导师,特邀地产评论员和专栏作者,微信号:victorliulei,公众号:Victor-liulei;Royce-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