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抢戴中关村“帽子” 政策依赖症难治
如果“京津冀”是一盘棋局,那么如何下“活”这盘棋考验着各方。
3月9日,河北省代表团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坦言,“河北许多地方都在争相和北京中关村合作,都搞什么中关村这科技园、那科技园,目的在于‘戴帽子’,为什么戴帽子,因为帽子上面有政策。”
这位人大代表反思,“为何只有找别人才能戴得上‘帽子’?”他用了一个词组来形容这种尴尬:政策路径依赖。
而在这位职位为河北某市市长的全国人大代表看来,“大家在争取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个路径,这个路径形成了依赖,我觉得这应该改。”
中关村“帽子”缘何抢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北省政府网站搜索发现,河北多个地市与北京中关村的合作模式可谓多元:或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是建立“分中心”、“转化中心”,或是建立“软件园”、“创客中心”、“产业基地”。
戴上中关村“帽子”,政策优惠不少。北京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给出了一揽子系统的配套优惠政策,涵盖企业融资、股权激励、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
而通过与中关村合作,政策优惠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复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以建设分园为例,河北已有中关村分园合作地市提出申请批准给予享受中关村的同质化政策,原因在于“为保障进驻分园的企业待遇不变,实现政策无差异对接”。
于是问题的纠结在于,政策是要借戴上“高帽”才能施展,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打造自身“造血”系统、筑得高台引得凤凰来?
上述全国人大代表举了两个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正面例子是深圳,从小渔村,利用改革开放“定制”政策,一举发展成今天的深圳;一个反面例子是高开区申请,“咱申请高开区,先办省级高开区,然后具备多少条件后再申报国家高开区,这种层级路径下来,现在好多地方‘无望’。”
他用一正一反两个举例,希望说明地方政府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急迫,却遭遇层级分明的现实障碍:想发展,得先爬过各种制度沟坎,借帽中关村,实际上是绕过制度沟坎的无奈之举。
河北如何强化体质?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看来,京津冀区域是“北京太胖,天津较瘦,河北体弱”。
他这样分析河北的优劣势:河北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体系完备、文化底蕴深厚,再加上多年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河北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省内缺乏集聚能力和扩散能力较强的大城市,未形成对经济有较大拉动力的城市集群,特别是在环京津地区还有一个贫困带,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短板。
“体弱”者如何强化体质?“长期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河北需要重新发现投资拉动的转型价值。”方塘智库学术委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万玲认为,“河北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因此需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机制制度创新。”
付志方则认为,在产业方面,河北应推进共建园区平台建设,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抓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与京津共建一批科技园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这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过的“头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