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去库存”要严防房地产投机行为
春节前后,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出现升温迹象,引起社会关注。以上海为例,类似“房东三次跳价70万元”、“千万豪宅开盘销售一空”这样的消息疯传。笔者发现,个别城市房地产交易升温不假,但舆论热炒的消息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
有媒体报道,上海某“千万豪宅”在开盘当天销售一空,进账36亿元。事实上,该楼盘早在4个月前就启动市场营销,加上其地理位置特殊,周边没有其他在售楼盘等因素,确实获得市场追捧。但网签数据显示,该楼盘仍有44套房在售,去化率并非100%。
而在二手房市场,诸如“房东一天跳价三次”、“隔夜涨价40万元”的报道亦与实际成交数据相矛盾。据中原地产数据,在成交案例中,价格小幅上涨的居多。业内人士披露,一些中介机构挑唆房东过分抬高楼价,其用意并非促使交易成功,而是诱使顾客购买其推销的其他楼盘,这也变相营造了二手房挂牌价格过快上涨的现象。
在土地供应方面,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4年与2015年间,上海商住综合用地与商业办公用地的土地转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在普通住宅用地方面,2015年上海实际转让面积为569公顷,较2014年的546公顷仍有所增加。按照普通住宅6-18个月的建设周期,只要不是开发商“捂盘惜售”,未来一段时间上海不会出现“无房可卖”的问题。
因此,“开盘售空”、“隔夜涨40万元”、“库存不够”等消息,要么是个别现象,要么被误传,并不能代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更不能反映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全局。而诸如“京沪房价永远上涨”这样的说法,更是片面和不负责任的。
国内外经验都表明,长期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做法并不可取。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仍有大量商品房闲置,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出现升温迹象。地方在落实中央“去库存”政策时,应准确领会中央精神,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方案,在有效“去库存”的同时,严防房地产投机行为回潮,避免给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造成干扰、酝酿风险。
“去库存”并不等同于“涨房价”。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场波澜壮阔的结构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如果房地产市场再次过热,必然诱导资金流出实体产业,营造投机氛围,压缩消费规模,违背改革初衷。因此,从政策层面看,中央和地方都不会放任房价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今年年初,上海市发改委、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总结2015年、预判2016年上海楼市”的内部研讨会上就明确提出,今年要严防房价过快上涨,从严执行限购、二套房贷政策。上海对涉嫌违规房产中介机构给予严惩,也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