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省市拟建自贸区 第三批有望今年落地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传统产能过剩,各地均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6年各地两会上,成为讨论的重点方向。促进开放和对接“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自贸区建设成为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而第三批自贸区有望在今年落地。同时,在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
导读
“现在来看,自贸区申报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卢进勇表示,因为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后,各地曾掀起了一轮申报热,但被中央压下直到2014年年底才批复了第二批自贸区;现在之所以热潮再起,是因为第三批极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结果。
第三批自贸区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获悉,截至1月25日,包括陕西、山东、甘肃、重庆、河南、广西、江西、江苏、湖北武汉、四川成都10省区市,都提出了积极申建或争取设立自贸区的设想。
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天津自贸区方案起草小组专家卢进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抛开已设立自贸区的4省市,目前全国除北京、青海外的省市都有申报自贸区的意愿。
“现在来看,(中央)很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批复第三批自贸区,因为在两三个月前已经开始遴选了。”卢进勇指出,预计第三批自贸区会以中西部地区为主,“有的说会批8个,有的说会有6个,目前推测至少会有5个”。
至少10省区市冲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截至1月25日,包括河北、北京、重庆等27省份都已召开或正在进入地方两会时间。其中,申建自贸区被写入多省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欲进军第三批自贸区的省区市包括:陕西、山东、甘肃、重庆、河南、广西、江西、江苏、湖北武汉、四川成都。
比如,陕西提出,2016年要加快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抓紧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山东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要加快推动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申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重庆方面,在1月24日开幕的重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牵引,争取设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2016年要提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运营服务水平,推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升格为综合保税区,争取我省申报的自由贸易区试点早日获批。
广西则将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写入“十三五”和2016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加快筹建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修改完善总体方案,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
河南方面,1月23日河南政协主席叶冬松提出,2016年将围绕提升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水平和竞争优势、申建河南自贸区、建设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凝聚合力。
江西方面,据江西日报社旗下大江网消息,积极申报建设江西自贸试验区被列入2016年工作任务中;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争取设立国家自由贸易园(港)区”。
此外,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则在各自的市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争创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争取设立湖北(武汉)内陆自贸区”。
“今年地方热情更高也是好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贸区实际区别于以往的特区,它不是问国家要政策优惠,而是更多承担为国家试制度的任务,“大家积极争取,这也是做两种准备,为最后一刻努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其中不乏连续几年将申报自贸区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省份。以陕西为例,其申报自贸区的表述,从2014年的“积极申报建设面向中亚的自由贸易园区”,到2015年的“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建申报工作”,再到今年的“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有望在今年获批
上述10个明确表露申报自贸区的省份可能只是一部分,因为还有部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未公布。不过,这也明显要比2015年要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201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申报自贸区的省份仅9个,分别是: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吉林长春、河南郑州、湖北武汉、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广西北部湾、海南。
“现在来看,自贸区申报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卢进勇表示,因为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后,各地曾掀起了一轮申报热,但被中央压下直到2014年年底才批复了第二批自贸区;现在之所以热潮再起,是因为第三批极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结果。
据悉,去年年底,第三批自贸区筛选已经开始。像重庆,申请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就处于等待批复阶段。
“设立第三批自贸区很有必要,预计可能在今年全国两会以后见分晓。”卢进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是因为上海自贸区预定的改革期限就是3年,所以到今年9月就意味着第一批自贸区试验基本结束;此外,在抵达改革预定期后,上海自贸区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新内容,否则就会进入常规发展,而这就需要新的对照试验。
同时在前不久,第二批自贸区建设也有所成效,已形成21项拟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待评估完后或将在全国复制推广。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在全国商务工作年度会议期间也表示,“十三五”建议所提出的“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任务,其中一部分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另一个就是自贸区,“在这块我们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么多省份中,第三批自贸区究竟会花落谁家?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内陆自贸区获批的可能性更大,很大原因是前两批自贸区都设在沿海,因为其开放条件较中西部具有优势。
对于中西部地区谁最有望获批,白明认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边开放、FTA等战略叠加越多的省份,获胜的法码会更充足。
不过,相比于已设立的4个沿海自贸区,卢进勇指出,内陆自贸区的实质定位、特色、试验内容、布局都应与其有所区别。
(本报记者王海平、李果对稿件亦有贡献,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