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环保法规落地 瓷企加紧转型升级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前短时间在京召开的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了“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这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陶瓷行业来说,更是一针强心剂,对保障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接下来的环保工作有三个转变:一是工作主体由过去单纯抓企业向既抓企业也要落实地方责任转变;二是目标上从抓总量到向突出质量转变;三是工作方式上从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
“地方责任”重压将引发执法力度变化
环保工作由过去单纯抓企业向既抓企业也要落实地方责任转变,这一转变将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此前的部分污染企业,之所以能继续生存甚至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法部门出于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理念,在招商引资和生产经营方面大开绿灯。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虽然也会受到打击,但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在存在滞后性,很多时候“罚不抵罪”。边生产、边罚款、边污染、边治理的情况在各地都屡见不鲜。
但当环保工作被落实到地方责任清单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那么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将会大大加强。包括佛山在内的各地部分陶瓷企业此前的“经验”将不再适用。此前很多报道称落实数亿资金关停数十家污染企业,对于制造业及陶瓷行业有足够了解的人都明白该行动对于整个陶瓷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新的政策指引下,今后的执法力度或将极大加强。
在阐述环保工作落实措施的表述中,特别提到:要切实加强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打造重品行、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的环保文化。
陶瓷行业应该看到,部分不规范的企业行为,正是环保部门要补齐的“短板”。加之此前环保部门的一些动作,综合分析可以认为,今年陶瓷业将迎来新一轮环保风暴。企业应对此有清醒认识,加紧转型升级,提升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以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维护好自己的市场地位。
地方环保政策或将开始“密集轰炸”
环保工作目标从抓总量到向突出质量转变,这一变化意味着环保和治污工作将进入“攻坚期”,各类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标准、计划,或将迎来密集出台的阶段。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放缓”的相关政策,也将开始更为严厉的执行。
相关文件提到,接下来的环保工作将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环保督察,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实将伴随环保政策的进一步严密化。
在严峻的环保形势和舆情压力下,今后环保政策恐怕不会止步于目前,陶瓷企业应具体分析行业环保技术发展与趋势,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在新一轮政策调整中取得主动。
佛山从2008年起下决心整治陶瓷业污染问题,2014年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的《佛山市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深化治理实施方案》(行业通俗称为“煤改气”)。整个“十二五”期间,佛山累计关停污染企业千余家,其中淘汰了63家陶瓷企业,完成淘汰和整治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小锅炉3000台。“十二五”期间,佛山以二氧化硫为代表的工业污染年均浓度实现了约50%的下降。
“煤改气”的最终要求是,全面达到国家强制《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的指标要求,该指标被称为陶瓷国家标准。该标准出台后,部分企业曾上书称其“过于严苛”。经过协调,该标准修订完成时限到2016年。
最近广州天河区宣布完成“煤改气”后空气质量大幅提高,或将对包括佛山在内的周边区域政府环保政策实施带来“引领”效应。佛山陶瓷行业应利用好政策变动前的时间,让自己尽快跟上政策指挥棒的节奏。
“自下而上”将让不规范企业防不胜防
“工作方式上从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这句稍有拗口的表述对于存在不规范行为的企业来说绝不是笑话。此前的环保执法多是以环保部门到工业区检查、调查为主。如前所述,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大旗下,很多检查和执法流于形式。“自下而上”,让群众和污染受害者广泛监督企业行为,推进环保工作的执法执行,将会让企业不规范行为得到极大的遏制。
环保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十三五”期间环保部门将严格环境风险管控,强化化学物质、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管理,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处置应对,研究制定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整治不力的企业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重特大事件加大调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自动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并向社会公开。
今天继续“用脚投票”还有用吗?
在2008年以来,佛山陶瓷行业很多企业走出佛山,近的迁至省内的清远、肇庆,远的搬迁到江西、安徽甚至辽宁等省。此前的一段短时间内,由于各地在环保方面政策存在差异,因此外迁生产在成本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一时间这些地方的相关产业园纷纷开张,陶瓷企业成片落地。
但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都将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企业应认清国家环保方面的政策趋势,重新计算经济和政策成本,找到符合行业整体发展规律的应对措施。一搬了之、“打游击”的做法将难以为继。
这些政策动向对于陶瓷行业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综合分析可以认为,今年陶瓷业将迎来新一轮环保风暴。企业应对此有清醒认识,加紧转型升级,提升技术水平,真正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面下功夫,才是新的政策环境下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