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持续放缓去库存压力仍大

提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已经日益受到重视。太平戴维斯认为,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和土地购置面积持续走跌,然而近几个月以来,市场隐现改善迹象。业内人士称,户籍制度改革将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以及内需起到巨大的作用,二线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三线城市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化解房地产库存已经日益受到重视。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消费升级的几方面措施,其中包括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等消费。对此,业内人士称,房地产投资持续放缓,去库存压力仍大。

  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巨大

  今年以来,即便有限购取消、降准、降息等利好政策,三四线城市依然面临巨大的楼市库存压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人民币7.880万亿元,同比仅增2.0%,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仅为1.78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2.70亿平方米显著减少。

  尽管房屋新开工面积在9月出现小幅改善迹象,但10月再次加速下跌,跌幅从9月份的12.6%拉大至13.9%。前10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9.49亿平方米,高于去年同期的8.85亿平方米;销售均价同比上涨7.2%至每平方米6827元。在各项指标中,房屋竣工面积的改善最为显著。前10个月,房屋竣工面积累计6.12亿平方米,同比跌幅从9月份的9.8%放慢至4.2%。10月单月,房屋竣工面积达1.02亿平方米,而去年同期仅为7400万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和土地购置面积持续走跌,然而近几个月以来,市场隐现改善迹象。改善或无关市场基本面,更多在于利率连番下调,使得买卖双方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开发商积极融资,购房者则通过贷款实现置业。

  不过,第一太平戴维斯指出,虽然商品房销售量与销售总额持续回暖,价格亦有约7%的同比涨幅,但房地产整体投资及拿地热情依然低迷。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政府严控土地供应;另一方面,开发商仍在积极减少负债,同时以更低成本再融资并降低库存水平。开发商开始向轻资产、低负债率、多样化经营努力,同时聚焦行情更为稳健的市场,多为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

  稳楼市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中国50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去化周期较长的10个城市分别为北海、烟台、呼和浩特、荆门、三亚、茂名、淮南、沈阳、济宁、海口。“50城”去库存压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部分城市甚至还出现了压力增加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库存问题被政府重视,表明楼市利好即将到来。去库存已经成为当前楼市调控的重中之重,预计相关配套政策将加紧筹备,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有可能抢先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可能成为去房地产库存的办法之一。从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至今已有一年多,现在再次提户籍制度改革,表明政策落实可能加快。

  目前,中国有2.7亿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买房比例只有1/100左右。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22%上升到54.77%,但是2014年底我国城市户籍率仅为35.9%,两者相差18.87%。专家认为,如果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加快,让更多人口拿到户籍,可以很大程度弥补近两年楼市刚需回落的状况。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有预测显示,到2040年,中国20岁到60岁的工作年龄人口将从现在的8.17亿下降到6.96亿。人口老龄化将带来购房市场需求的下滑,户籍制度改革有望填补这个缺口。和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汽车、教育等消费也可能跟上。

  业内人士称,户籍制度改革将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以及内需起到巨大的作用,二线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三线城市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