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养老:距离紫禁城最近的四合院养老照料中心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国安养老:距离紫禁城最近的四合院养老照料中心

  在北京市行政区划的版图中,距离紫禁城不足2公里的椿树街道只占区区1.09平方公里,这里却住着4.5万人,是北京面积最小、人口最密的街道。但是,也因其寸土寸金、古迹众多、区位价值超众,使得这里无法进行大的改造,为了古都风貌的完整性,常年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的居住条件、生活设施从某种角度说,都没有新城区来得方便。

  选择继续住在这里的百姓,一方面多是老北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另一方面,也多有无法消费北京高启的商品房成本,不得不住在老宅。在这里的常住民中,高龄老人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活动范围小、自理能力差,生活中难免会有诸多不便,甚至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也会存在意料不到的难处。他们的全面养老问题,应该说是北京老城区的共性问题,也是全国众多经济活跃的大城市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椿树街道国安银柏照料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国安养老配合政府折子工程而建的。因其选址的独特性——位于京城核心区的古老四合院内,服务于世代生活在此的老北京人——使其拥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古韵故事。

  最“昂贵”的养老场所

  谈到椿树街道国安银柏养老照料中心,首先让人乍舌的是——这类特殊的场所太昂贵稀缺了!

  的确,作为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里飘荡着国人的记忆,满载着家族的兴衰荣耀,凝聚着中国人文历史。青砖灰瓦的北京四合院,不仅以其积淀千年的建筑形式和历史文化闻名于世,更因其稀缺的投资收藏价值成为地产珍品。

  从民国至今,北京四合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兴衰动荡,不仅有大量精品因为历史原因没能保存至今,更有90%的现存四合院成了“大杂院”。能够上市的少量四合院精品近十年来先后成为大富大贵之家的藏品,香港富豪霍家就将位于前门附近的一处四合院拿来作为送给亲家郭晶晶父母的订亲之礼。今年春天,也曾有媒体曝出邓文迪和默多克离婚后分得的一套北京四合院价值上亿,相比其2004年买入时1千万的总价,10年时间已经升值10倍。

  四合院的价值就是这样的举足轻重。因此,谈到今天四合院的功用,普通百姓只能欣赏与仰望,很少人有机会去重温四合院的别样居住感受了。而开在四合院里的养老机构则绝对是资源的拥有者政府和央企所能有的独创!

  最具社会价值的养老实践

  这里不仅选址独特,也因其针对老城区的原住民而建,是老城区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的率先实践之作。

  椿树街道国安银柏照料中心由三部分组成:项目的助老站和照料中心分布在19号院和56号院两个最具京城建筑文化色彩的四合院内,第三个组成部分位于辖区内新开发的高档中式居住区——四合上院。

  (上图为椿树街道国安银柏养老照料中心)

  红线胡同19号院是国安银柏助老站,主要为椿树街道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洗浴场所及助浴服务,解决平房居民洗澡难问题;同时为老人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等,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还配合社区组织老人开展下棋、手工、唱歌、读报等文娱活动。红线胡同56号院是这个项目的照料中心,拥有10张床位,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长、短期照护服务,并承担起地区内老人的心理慰籍、照护知识传播等工作。四合上院拥有30张床位和日间活动区、康复活动区、图书阅览区、照护区及医疗服务区,承担椿树街道的失能老人的长、短期照护服务,同时为周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老人餐桌、康复训练、居家上门服务及便民医疗等。

  椿树街道国安银柏照料中心的活动、体检、洗澡、老年餐桌、日间照料等功能面向社区所有老人开放,而入住护理功能则只接待社区内80岁以上的老人。自从照料中心试营业以来,社区里老年人的喜悦自不必说,就连中青年人都感慨不已。记者在胡同里随机采访到的一位王先生说:“我每天下班都路过照料中心的小院。每次见到小院,我都很踏实,觉得自己老了也有依靠了。我妈妈现在60多岁,还不需要住养老院。她参加了几次体验活动,之后就一直盼望小院正式营业。她要去参加日间的文娱活动。”

  如何在拥挤的老城区开辟养老场所?如何使现代养老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映成趣?如何在基层民众中推广现代养老理念、培养正确养老观念?这些都是政府与志在未来的养老机构共同关心而尚待解决的问题。椿树街道国安银柏养老照料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不仅将方便一方百姓,更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行业找到答案。

  最富文化感的养老服务

  椿树街道国安银柏照料中心选址的与众不同,使其服务具有了诸多文化特色。

  椿树街道紧邻北京著名的大栅栏。大栅栏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商业区,距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前门大栅栏文化街是北京老字号最为集中的地方,有全聚德烤鸭店、同仁堂药店、内联升鞋店、瑞蚨祥绸布店、张一元茶叶店、步瀛斋布鞋店、马聚源帽子店、月盛斋酱牛羊肉、东来顺火锅、广德楼戏园许多闻名国内外的老字号。如今,大栅栏已经被开发为既承古韵,又启新篇的文化观光街。

  椿树街道辖区内也拥有众多文化古迹,拥有400年历史的长椿寺,一部分已辟为宣南文化博物馆,常年展示着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寺北侧的四合院,是西城区的非遗保护及展示中心,专家们正在院中潜心修编《宣南鸿雪图志》;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安徽会馆如今成了国粹京剧文化展示、体验、传承的文化旅游体验区。

  这一切,让椿树街道这片老街区具有了一种脉脉流动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坐在古老的四合院里,当鸽子的哨声从头顶飞过,当阳光将树影从东窗移到西窗,当时红色的廊柱与灰黑的屋顶、碧蓝的天定格成一副照片,人们仿佛可以抚摸到历史的丝滑柔顺。

  (上图为椿树街道国安银柏养老照料中心)

  但这不是照料中心里全部的味道。照料中心里的历史,会更温暖,因为小院的一半空间被特制成了玻璃顶的老年活动中心,冬季的暖阳与夏日的清凉都在这儿了;照料中心的历史会更生动,同样是下棋、书法、国画、乐器,这里的互动者更多,大学刚毕业的专业护理员也会加入;照料中心的历史更馨香,这里的老人餐四菜一汤,有米饭有面食,甚至还有甜点;照料中心的历史更细腻,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的一位失能失智的老大爷,不仅能享受到每小时辅助翻身的服务,而且每次大小解后都有专业擦身清洁。照料中心四合院内深红色与青色相结合的家具与配饰,和院中古老的椿树相应相伴,见证着小院老人们每天宁静的生活。

  国安养老常务副总经理孟娟女士说:“我们能够在这样古香古色的老城区四合院里建设养老机构,得益于政府的惠民工程。虽然四合院的价值不菲,我们的软硬件设施与服务也是国际一流的,但是价格并不昂贵,反而很亲民,比很多民办养老机构都要经济。在国安养老员工的眼里,我们的椿树街道养老机构也是老城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我们也在延续和谱写历史。我们要将最好的服务、爱心,献给历史。”

关键词: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