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体育中心设计
建筑面积32 800 平米,体育赛事等级为乙级,主要功能包括:标准运动场地,观众席,运动员、竞技相关功能用房,贵宾休息室,以及商业、健身中心等经营设施。考虑到建筑所处的滨江环境,设计采用了不对称的看台布置方式,沿江一侧看台较少,且不设罩棚。这样既符合体育场看台的视线等级分布,也让西侧主看台的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能欣赏到江景与山色,场外的山水巧妙地与场内的活动交融穿插,从而令观众获得独特的观赛体验。
体育场西侧看台罩棚采用落地钢管桁架结构,造型大气而有力度,拱高65.10 m,跨度约250m,沿江南北跨越,成为体育中心最为突出的建筑元素。东、西区看台由巨大的V形结构柱支撑,既适应结构受力需求,又作为重要的建筑语言凸显了体育建筑所蕴含的精神。钢结构罩棚材料为12%透光率的自洁PTFE膜,呈折扇形覆盖在西看台上。犹如江上张满的白色巨帆,与青绿的山水相映成趣。除钢结构及罩棚外,外墙材料也以白色为基调,给人以简洁而又纯净的观感。体育场沿江一侧设置了大面积的绿坡,与观众大楼梯结合成一体,使体量庞大的体育场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在一起。不对称看台、钢结构巨拱、V形结构柱、白色基调的外装饰,这些构成了体育场的造型特点,也使万州体育场独具地域色彩与滨江风格。
游泳馆建筑面积18 500平米,体育赛事等级为乙级,主要功能包括标准跳水池、50 m标准泳池、25 m训练池,及观众、赛事相关用房等,屋顶最高点23.30m。游泳馆主体呈椭球形,屋面、墙面浑然一体,造型简洁而现代,有如江边一颗晶莹的水珠,与体育场的桂冠造型遥相呼应,其美好的喻意更为美丽的山城增添一道亮色。与主体育场的绿坡相协调,游泳馆南侧也嵌入绿坡地,令建筑巧妙融入周边自然环境,凸显了建筑由自然生长的理念。建筑功能布局秉承把长江的美丽景色引入建筑内部的创作理念,设计中,跳水、游泳比赛厅沿长江一字排开,并且沿江一侧完全开敞,因此观众及游泳设施的使用者均能在建筑内部享受到自然景观的渗透,建筑室内外空间、景色交融成一体,达到“水天一色”的特殊效果。比赛大厅内部色调以蓝白两色为主,设备管线的布置充分考虑建筑效果,使内部空间呈现简洁、明快的观感。设计充分考虑了体育建筑的日常高效使用,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紧密结合,并兼顾商业经营。除满足乙级跳水、游泳比赛需要,还设置了戏水池供市民休闲健身。游泳大厅沿江一侧采用落地玻璃幕墙,充分满足赛后运营时自然采光及通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