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管理细则就是要“接地气”

提要:日前有消息称,上海将制定《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以破解小区电梯维修保养难题。由于电梯管理维护、修理更换涉及庞大的人力物力,不论是动用维修基金,还是临时增加维修费用,都容易造成利益纠纷。

  日前有消息称,上海将制定《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以破解小区电梯维修保养难题。房管局也将探索建立相关制度,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就电梯维修动用维修资金进行专项项目公布,确保维保费用能够真正用于电梯日常运行维保。

  顾名思义,“管理实施细则”就是要注重细节,能够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也便于接受监督管控。显然,这种细节准则不同于那种纲领性、框架性、大而化之的法律制度,而是作为那类法律制度落地实施的配套制度存在的。不难想到,这种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细则,对今年4月已正式实施《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来说,就是起着配套支持的作用。电梯安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也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全方位的细节完善,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此前,人们已对“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寄予厚望,在关注着这一制度能否真正落地落实。现在,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又提上日程,配套制度的完善,无疑迈出了重要一步。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从上海到全国,陆续发生过多起电梯“伤人”“吃人”事故。面对电梯安全事故,舆论提供的相关议程设置,也早就过了表达痛苦情绪、寻找问题原因、呼唤制度管理等等阶段,现在,是到了监管维护修理积极行动起来的时候了。可以说,早一天检查维修,不留死角和盲区,就可能因为早一点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更多人遭遇电梯安全问题的伤害。从这个意义讲,将此前那些宏观性、概念性、统领性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细节分解,使之成为可以进行具体操作的方法,刻不容缓。

  当然,由于电梯管理维护、修理更换涉及庞大的人力物力,不论是动用维修基金,还是临时增加维修费用,都容易造成利益纠纷。诸如物业服务公司、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在现实中往往容易陷入争议。当务之急,就是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迅速厘清不同利益主体的责任,明确相关管理部门与单位主体的责任,来让维护电梯安全的配套细节制度尽早落地,这样,制度善意才能因为有效落地执行而得到及时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尽早从制度上进行细节完善,来解决电梯安全问题,本身也有助于形成倒逼核查机制,来摸清电梯在生产与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来推动电梯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来弥补电梯在生产制造、安全维护、合理使用等等环节存在的责任漏洞。当制度不留盲区,责任不再混乱,监管不留死角,利益不再纠缠,电梯安全必将因为制度的细节完善,而得到专门的、长效化的、常态化的保障。所以,期待电梯安全在制度完善上能够尽快尽早做细做透。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