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 中国外贸企业大浪淘沙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人民币的单边升值为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但这十年也恰恰给贸易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模式快速转型升级的机会。

  绍兴飞昂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产品出口的企业,主要出口亚、非、拉美等国。公司2007年成立之时,规模并不大,年贸易额只有1000万~1500万元人民币,如今年贸易额将近4000万美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春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纺织是传统行业,附加值不高,入门门槛低,竞争比较激烈,汇率的变化对利润的空间影响比较大。在过去将近十年里,对于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他亲眼目睹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消失,甚至是一个分支行业的快速萎缩。

  “汇率升值影响的并非一家企业,而是全行业,比如一些产品国外市场有需求,但是技术和产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即便是中国的产品成本有所提高,它仍然要从中国采购。不过,那些技术和质量门槛都比较低的产品,国外自己也开始生产,加之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产品很快没有竞争优势,一类产品市场的萎缩几乎是顷刻之间。现在需要的产品就是单位价值更高的产品。”他说。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经理孟卓告诉记者,人民币过去的十年,虽然有波动,但是大方向是单边升值的,大部分出口型的企业还是损失了利润,有些企业甚至萎缩倒闭,对外贸企业是个不小的冲击。即使像他所在公司这类国有控股大企业,也感到日子不好过。“人民币的升值倒逼企业从单纯的低端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产品。同时,公司也从单纯的外贸公司转而进行一部分国内贸易。”他说。

  毅冰是一家500强美国企业的采购总监,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如果当初人民币不升值,依然锁定汇率,或许结果就是这十年没有任何进步,继续拉开和欧美及中国港台地区贸易企业的差距。“在我个人看来,这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汇率体系其实在客观上给我们一个严酷的事实,逼迫大家放弃依靠政策吃饭的旧思维,转而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他说。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考虑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从原来的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8.11元人民币。同时,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沿用1994年以来的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浮动幅度。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到2014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40.51%和51.04%,对美元、欧元和日元分别升值35.26%、34.32%与44.2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汇率改革涉及出口企业的改进时间,包括如何逐步调整产品、工艺和赢得一部分定价权。其实,中国企业的定价权已在逐步扩大。我们调查发现,中国企业的调整能力也是较强的。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