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北京标本”解读

提要:2013年11月7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有关界别的委员,特别是党外人士献计献策,提供决策参考。这是新一届全国政协开启这样一种特有的民主政治协商形式后的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而就在第二次双周会上,国家参政议政的高层,就将话题聚焦在建筑产业化上。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3年11月7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有关界别的委员,特别是党外人士献计献策,提供决策参考。这是新一届全国政协开启这样一种特有的民主政治协商形式后的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而就在第二次双周会上,国家参政议政的高层,就将话题聚焦在建筑产业化上。

  显然,这是一次为建筑产业化(或者叫住宅产业化)确定方向和目标的“定调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建筑产业化在节能节水、降低污染、提高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制订和完善推进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抓好落实。

  座谈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建议,认为住宅产业化代表了全球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对转变发展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升群众住房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产业化也是提高建筑和住宅发展效率效能效益、借助新型工业化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有力手段。

  在这次双周会上,业内对建筑产业化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建筑产业化是指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等手段来建造建筑,利用信息化等方式来管理建筑的一种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由此,建筑产业化进入了业内外普遍关注的层面。

  事隔一年半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沈阳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座谈会,18个省、9个市的主管部门及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北京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记者的梳理,呈现了七方面特点: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组织保障。

  北京市将推进住宅产业化作为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施工和提升住宅品质的重要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作思路,采取奖励措施,政策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住宅产业化。2011年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将住宅产业化目标任务提升为建筑节能工作的一项约束性指标。2013年发布了《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将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相关工作列为实施绿色建筑的重要任务,建立了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产业化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

  ——明确推进重点,强化源头落实。

  2014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若干指导意见》,提出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纳入绿色建筑行动统一管理,针对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的不同建设管理特点量身定做,分类指导,重在落地,新建保障性住房实现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产业化建设100%全覆盖,并提出装配式装修的内装工业化要求。同时,不断加大政策力度,从规划源头落实住宅产业化,自2014年7月开始,规划部门在项目规划条件中明确实施产业化建设的范围和标准,作为国土部门实施土地供应的依据,目前已有10个项目完成土地出让。

  ——发挥示范作用,推进项目建设。

  2008年起,北京市启动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试点示范。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以装配式住宅为住宅产业化主要发展技术路径,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纳入实施产业化计划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规模已累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自愿实施产业化的商品住房10个项目约55万平方米,获得面积奖励1.41万平方米,分别由北京万科(微博)、中铁房地产集团、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施。据了解,北京通州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8万平方米,共计3004套的公租房,综合应用了预制装饰 保温 承重一体化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项目。北京昌平区回龙观住总万科金域华府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6万平方米,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的普通商品住宅产业化项目。

  ——强化过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2014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产业化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和具体管理要求,提出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理、建立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首件验收和现场安装首段验收制度等一系列新举措,对预制构件的生产、检测、安装进行全过程监管。

  ——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2008年起,北京市持续开展了住宅建设工业化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租房户型设计标准化、室内装修产业化和结构装配化等20余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的研发工作,健全和完善了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实施《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等四个北京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了《北京市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项目技术管理要点》等一批技术管理要求和导则,为住宅产业化的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整合行业资源,加快产业培育。

  北京市坚持科学规划,在北京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投资建设了产业化构件生产企业。加快产业纵向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集建设开发、科技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住宅产业化集团。同时加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目前已有北京金隅、北新建材、博洛尼、北京住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五家基地企业。2014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市列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标志着北京市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入了全新的阶段。2014年8月1日,《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加大宣传普及,提升能力建设。

  为了让北京市民更多了解住宅产业化,北京通过在媒体开设专栏或专题,广泛传播住宅产业化的科学知识,提高住宅产业化社会认知程度;连续多年参展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组织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等会议。依托试点工程,通过公益讲座、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政府管理部门、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构件生产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开展培训及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公益讲座和技术培训,提升产业化工人专业能力和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是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北京经验”的成功之处,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建机构”。加强了产业化管理机构的建设和协调,有力地组织推动了本地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落地。二是“出政策”。如北京出台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实施“3%面积奖励”等政策,实实在在地扶持产业化。三是“建标准”。北京在编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标准及部品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四是“推集成”。由政府发动和牵头研究机构,开展住宅建设工业化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室内装修产业化和结构装配化等20余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的研发,加快成果应用。五是“搭载体”,由政府方面搭平台,形成了集建设开发、科技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住宅产业化集团,其中金隅、北新建材、博洛尼、北京住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五家基地企业的示范效应得到了发挥。六是“促认同”。搭建政府、媒体、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宣传、培训、交流模式,取得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逐步认同。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这几年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就是通过工作机制的建立,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推动,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寻找落地;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扩大效应。

  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像北京这样一个建设生态宜居的特大型城市,在发展产业化方面有着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动力,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是工业化的门槛,目前北京人均GDP已达1万美元。可以说,借助新型工业化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将传统的建造方式改造升级为先进的制造业,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是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是北京的发展机遇。

  这几年,我国住宅建设规模大,速度快,但产业化程度不够高,质量提高还不明显,特别是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重城市轻农村,重地上轻地下,建造和建材生产过程污染严重,跑冒漏滴等住宅通病仍然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像北京等城市那样,以预制装配式干作业取代现场湿作业,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方式,以现代的住宅制造取代传统的住宅建造,解决长期以来的质量通病,再加上适时适当的维护,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应该像北京那样,因地制宜推进住宅产业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微博)卫建议,要科学规范和引导住宅产业化发展,建立与住宅产业现代化相匹配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尤其要加快产业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尽快建立推动部品产业与技术的整体发展,组织实施示范工程进行成果转化与推广。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自1999年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来,国家没有再出台新的推进产业化发展的鼓励政策。希望从国家层面考虑出台一部纲领性文件,在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质进展,吸引企业有发展产业化的动力。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解剖住宅产业化这个“北京标本”后发现,住宅产业化是一场接力赛,每一棒的交接都很重要,关键是各个方面要学会分工密切、跨界合作、为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