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不能靠狗血故事盈利

提要:电商与消费者的蜜月或许将要告别,二者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应消费者和社会吁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在抓紧制定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的实施细则,并加快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消费者可在网上投诉举报、维护权益。

  来源:中国建设报

  电商与消费者的蜜月或许将要告别,二者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应消费者和社会吁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在抓紧制定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的实施细则,并加快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消费者可在网上投诉举报、维护权益。

  消费者上网购物不仅是流通史上一部革命性的史诗剧,也是消费者的狂欢节。除了任意选购、送货上门外,价格成了消费者最大的体验快乐。同样一件商品,网店比实体店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不是两三个点,有些甚至是“倍减”。由此,低价也被电商们当作屡试不爽的搏杀武器,无论是造势还是促销,“血拼”成了电商的代名词。促销战作为独门武器,无一例外地演化为一场场价格战,也酿出一波胜过一波的营销狗血“故事”。有人说,电商发展史就是一部商品价格战争史。

  的确,价格无疑是电商的最大优势,其因有三:一是电商甫一出道,就在店铺、工资等成本方面让实体店落荒而逃、激流勇退;二是以量换价这个杀手锏,让电商在厂家方面得到了比实体店更多的话语权,而话语权恰恰就是最有力的博弈资本;三是电商在处理库存积压方面,在吸引就业方面,已经破天荒地得到了国家肯定,这种效应显然是传统经销商、代理商们无法达到的高度,这也绝非是几单货物的快周转就能实现的。

  然而,事物往往是辩证的,因为当你拼到一定极限时,利润这条经营的生命线就出来了,尤其是一些无厘头、无中生有的价格战,让电商的手法变得无节操、无底线起来,伤及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权益,动摇的更是市场的秩序。一些信用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开始威胁着全社会对电商的信任危机。

  典型的案例是,京东商城在利用电商销售苹果手机时,被认为是在销售翻新机,这一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的画面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后,给电商的信用蒙上了一层阴影。网购缺乏信用基因将新兴的电商推上了商业道德的审判台。人们正在大声发问:低价是不是电商唯一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过去那种不便利的传统商业模式需要转型,那么,经历了野蛮生长的电商也需要考虑升级了。向服务要效益,向承诺践约要信任,将是电商面临的一场大考。除了价格战外,做好各类服务延伸应该是电商新的竞争力。因为专心做服务不但可避开与其他电商的价格战,甚至可借机扭转电商飘忽不定、没根没基的形象。

  眼下,一些电商人士也意识到,互联网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高度,必须在质上实现新突破,以改变电商粗放的利润空间和经营生态。一方面要落实责任主体,进行内部治理。平台方与卖家间除了有合同关系外,也有责任对卖家进行梳理和管理,如用扣分、赔偿、封店等手段进行约束。

  日前,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10家电商企业向社会承诺,将切实履行经营者首问责任,积极落实赔偿先付制度,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网购环境。消费者吐槽的网购“维权成本高、难度大”有望得到改观。未来,电商想要继续受到消费者青睐,关键还是要依靠诚信服务、品牌竞争赢得市场。而政府方面,也应该适应新常态,优化环境,创造一个电商与传统商业共同发展的商业环境,防止价格战毁了刚刚起步的电子商务新事业。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电商不能靠狗血故事盈利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