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供地锐减 北京土地价格再驶入快车道
年内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仅供应69宗,建筑面积只有930万平方米,仅相当于之前三年平均供应的28%。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锐减,房企对一线城市土地的竞争更为激烈,而二线城市土地频频出现流拍,一二线城市土地差异化愈加明显。因有限的土地供应,一线城市土地的价格屡创新高,已接近或超过房价。
一线城市供地锐减
近日,市国土局公布的201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第一批商业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显示,首批供应地块总计61宗,土地面积约601公顷,约占全市年度商品住宅和商服用地计划供应量的52.3%。其中,商品住宅用地32宗,约424公顷;商服用地29宗,约177公顷。
据悉,去年北京市的土地供地计划总量为5150公顷,住宅用地计划供应165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650公顷、商品住宅1000公顷。今年的计划与去年相比,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减少了27%。包括自住房在内的商品房供应面积也减少了25%。
事实上,不仅北京将减少住宅土地供应,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住宅用地一线城市合计仅供应69宗土地,合计供应的住宅用地建筑面积则只有930万平方米,仅相当于之前三年平均供应的28%,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开始明显减少。
“一线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的问题,加上房地产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一线城市会有意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实行较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从小幅增长到零增长,甚至步入了负增长,所以土地供应规模会减少。”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道。
北京土地价格驶入快车道
土地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础,土地供应则是解决房地产供需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线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的问题,加上房地产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一线城市会有意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实行较紧的土地供应政策。从小幅增长到零增长,甚至步入了负增长,所以土地供应规模会减少。”严跃进分析道。
因有限的土地供应,房企对于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争夺更为激烈,土地价格已明显处于高位。而且从未来的预期看,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政策还会继续出现,而一线城市的土地供给却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未来土地市场的价格将会不断升高。
楼面价接近或超过房价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新常态。业内人士表示,一线城市降息导致资金成本的降低,必然会激化企业对优质土地的竞争,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地块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北京市在4月底拍卖的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的土地,楼面价高达4.3万元/平方米,已超过区域内普通商品住宅项目4万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在土地市场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北京市土地价格已驶入快车道。
地方土地无人问津
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锐减,仅有的几宗土地也遭遇房企哄抢,相比之下,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则较为冷清。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二线城市频频出现土地流拍现象,包括天津、沈阳、西安、郑州、武汉、合肥、青岛等地均出现土地拍卖流拍现象。
在“3·30”新政后的4月,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明显,实际平均溢价率超过60%,而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则依然低迷。据悉,4月14日,在多地举行的土地拍卖中,武汉当天共出让6宗地块,有两宗地块惨遭流拍、4宗土地以底价成交;成都市场出让共4宗地块,同样有两宗地块流拍,两宗土地以底价成交。
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冷清,房企拿地慎之又慎,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房价上涨的空间没有预期中大。武汉业内人士认为,居高不下的土地价格和房价已经失衡,土地价格和房价相差很少,很多房企考虑到利润低难以赚钱,最终放弃拿地。
二线城市土地频频出现流拍,与房企的布局有一定关联。某房地产企业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线城市对于人口流入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目前政策宽松的情况下,市场成交趋热,因此房企会选择进入一线城市拿地,对二三线城市拿地则较为谨慎甚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