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创沈澈:踏实做“智能” 收获用户“芳心”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新和创沈澈:踏实做“智能” 收获用户“芳心”

提要:2015年北京国际照明展及北京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展在4月22日--24日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最大亮点是智能化功能产品的落地和体验,未来餐厅光环境体验廊、未来店铺光环境体验廊让参展观众深刻体验到未来照明趋势发展的魅力,同时未来智能家居、未来店铺、未来餐厅等“全系列”智能产品和服务带给参展观众真实感受。

  2015年北京国际照明展及北京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展在4月22日--24日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最大亮点是智能化功能产品的落地和体验,未来餐厅光环境体验廊、未来店铺光环境体验廊让参展观众深刻体验到未来照明趋势发展的魅力,同时未来智能家居、未来店铺、未来餐厅等“全系列”智能产品和服务带给参展观众真实感受。深圳新和创科技踏足智能家居市场12年之久,作为“黑马良驹”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全系列产品线,如今智能化从“概念”到“服务”再到“真正落地”,群雄逐鹿阶段市场厮杀必不可免。展会期间,新浪地产(微博)采访深圳新和创智能科技总裁沈澈。

深圳新和创智能科技总裁 沈澈

  新浪地产:本届展会智能家居更多体现“落地服务”,新和创智能科技带来哪些新的产品和技术?

  沈澈:10余年之久,新和创专注智能家居领域,目的就是追求怎么样能够为用户提供真实体验和服务。系统化是智能家居本质化特点,目前家庭生活中日常使用的空气净化器、智能家电、智能开关等一系列的产品个体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是相互之间彼此孤立。新和创Me罐产品就是解决客户此方面的“痛点”。

  首先,安全问题。随着智能化趋势加强,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多,目前所有用户信息一般都是汇集到公有“云端”,随着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共享在公共云端的私人信息暴增,安全风险成为智能家居厂商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也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的相关信息全部记录在云端。Me罐产品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的安全性,构建家中的“私有云”,在同时具备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情况下,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将私密信息存储到私有云中,极大的增强了用户的可操作性。”

  其次,连接角色。目前Me罐可以实现目前市场所有智能块和第三方智能硬件的连接,同时各种高智能化产品可以组成完善的系统,避免连接通路不便,同时原有的APP也可以继续使用,这也是目前所有用户最大的“痛点”。

  再次,存储功能。Me罐产品可以将用户手机、IPAD产品等移动终端相关数据进行同步,解决用户移动设备等存储功能有限问题,同步的工程也是设备相互之间交互的过程。

  第四,交互中心。Me罐产品可以提供社区服务、娱乐、购物等,同时也可以与电视、第三方视频合作,实现全面影音互动,必备的生活服务也可以实时反馈给用户。在硬件架构和软件方面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同时,新和创目前“A9系列”产品即将问世。值得关注的是产品采用自主知识产品的人体神经网络仿生技术,在硬件和功能方面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兼具全插座、信息面板、窗帘控制器、情景面板、调光开关、节能开关等多种智能家居产品,网络覆盖实现无线和有线相互支撑,可靠性增强,同时对于后期的产品和服务的拓展和维护十分便捷,可能在整个行业起到颠覆作用!

  新浪地产:去年整个房地产迈入理性发展新常态,各大房企也在积极的寻找新的市场出路,在项目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对于智能家居行业有何种影响?

  沈澈:在市场增长量上,行业增长超过50%。以往开发企业对于智能家居态度非常谨慎,一方面成本投入很高,另一方面担心客户不买账。但是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今年新和创已经与4家全国一流房企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还有多家在积极沟通中。当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房开商对于智能家居的依赖性和关注度显著提高,因为智能家居可能是项目最大的特色和卖点,同时也是现代年青一代比较看重的一个板块和功能。

  新浪地产:智能家居行业从概念炒作到逐步落地,本身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落地过程中目前行业存在哪些问题,作为行业资深人士您怎么看待?

  沈澈:2014年,智能家居市场的一片繁荣,大量的资金、人才等以及互联网企业纷纷踏足这个行业,本身对于行业是一种促进作用。智能家居原来是小众行业,经过此轮炒作和追捧之后,智能家居炙手可热,普及度显著提高。同样,因为行业的体量剧增出现巨大的市场“泡沫”,仅2014年一年,称“物联”的企业出现多个,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泡沫。

  2003年新和创踏足智能家居行业,到目前为止同时期成立的企业几乎全部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用户体验,在技术上不断升级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并不是炒作一个概念,推出一个硬件那么简单,“野蛮生长”阶段过程中,回归产品本身,产品如何在系统中发挥稳定的作用?在推向千家万户之后能否功能和品质如一等等,都是衡量企业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准。智能家居行业短时间内,大量的资金和企业的涌入,必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盲互联网目的扩张可能直接引发不正当竞争,短期行为最终伤害的是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智能硬件企业为了追求短时期内的市场效益,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产品和服务,实际上被互联网企业绑架,为迎合互联网企业的而发展,用低价竞争的方式售卖智能化模块,实际上在用户购买之后发挥的使用价值极为有限,后续服务无法保障,企业利润极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短期行为。

  新浪地产:互联网+的思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智能家居行业作为“触网”较早的行业,您认为应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什么?

  沈澈: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行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或者最大的革新是“用户导向”,传统智能家居企业做产品的时候是厂家导向,即做什么产品卖什么产品,而互联网企业恰恰是相反的,即“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东西”。包括现在工业4.0时代倡导的C2B也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互联网+的主要倡导就是借助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传统企业,一方面是从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极致性思维。互联网更多的是一种通道或者工具,毕竟不能产生实际价值,所以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的整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可以提高传统企业的渗透能力、成本运营能力,网络覆盖能力等。从某种角度上,新和创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本质上互联网和物联网从广义上来讲是一个范畴。

  新浪地产:新和创与其他的智能家居企业来讲,有哪些个性化的特质或者是有什么独到的发展经验?

  沈澈:其实智能家居产业规模很大,在整个价值链分工上,如果能够在自身所处的LEVEL上将服务或者产品做到极致也是巨大的成功,价值链上“无贵贱”,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过程中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因此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但是只要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是从产品自身出发。

  新和创更多的是链接、智能、交互的属性,当然可能在很多领域与专注硬件的企业有多交集,因为服务的客户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实际上从理念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安防类产品,可能对于客户来讲是第一需求,智能家居可能是保证安防基础上考虑的舒适问题,但是当安防问题完美解决之后,可能舒适性问题也变成了刚需,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新浪地产:房企开发企业目前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可能对于智能家居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胜于之前,新和创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沈澈:首先新和创产品系列都是可拆分的,根据客户对于功能完善程度不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这也是比较大的优势;其次,在国内智能家居企业当中新和创产品线条是最完之一,产品、性能、外观等各方面都能够为客户提供充分的选择性。

  新浪地产:目前社区O2O的概念倡导重点在后期运营的商业价值,目前您怎么看待此趋势的发展?

  沈澈:未来平台运营商业价值是一个巨大“金矿”, 这个金矿需要“有能力”的企业去采。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领域的巨大红利,但是成效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与自身的能力和定位不准确有关系。目前社区运营的主导单位不是提供一个操控平台或者售卖一个智能硬件那么简单,O2O平台落地过程中看不见的阻力更大,从现状来看,互联网企业和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是最大可能性推进平台落地的,依靠智能家居企业一己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用户选择社区平台的时候,需求基本上两部分:更便宜和更便捷,因此作为设备和服务厂商,更多的还是回归产品本身,找准市场定位,否则可能会被误导。目前新和创利用现有的资源,提供平台服务,与房企、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合作,目的是导入更多的服务,寻求利益的共同点,我们的目标不是主导整个社区运营,而是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

  新浪地产:2015年新和创在工程市场上有什么新的动作或者布局,公司的战略的侧重点有哪些变化?

  沈澈: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有目共睹,开发商目前专注项目品质和特色,不断下滑的市场表现也急需要新的匹配服务加入,而智能家居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块,加上购房者群体逐渐年轻化,对于智能家居相关服务的需求更为明显,对于对于智能家居企业来说,与开发商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落地用户的难题,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2015年新和创将加强与大型的开发企业战略性的合作,加强服务建设。尽管口碑营销很“土”,但是目前在智能家居渠道建设领域价值巨大。

  继续的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建筑,专注的提升品质,这也是未来智能家居领域竞争的最大武器,随着集成商和经销商的不断成熟,产品只要能够得到用户和市场广泛认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经销商或者服务商可能还需要不断成熟,但是作为提升未来服务质量的储备必须关注。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想用户所想,为用户提供生活便利,从各个层面去改善用户生活。 (本文为新浪地产独家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手段侵犯本网权利。 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新浪地产”。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本网。)

关键词: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智能家居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