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户:老街老巷亦繁华
??1月9日,长沙城区都正街香铺巷6号。袁建新拄着拐杖,又一次围着即将完工的“新房”,转一转、看一看。
??袁建新即将入住的“新房”,其实也就一前一后两间房,加上厨房和卫生间,面积20多平方米。房子内摆满了各类建材,正在刷墙漆。
??“比过去好多了。你看看,以前这墙是开裂的,屋顶稀烂的。还有这个厨房,经常是外面落大雨、里面落小雨。卫生间是这次棚户区改造新增加的,我特别满意,以后不用再去挤公共厕所了。”袁建新说,一家5口可算迎来了新生活。
??陪同记者探访的都正街改造项目“特邀主任”余东海介绍:袁建新有病在身,每个月吃药都要花600多元钱。按政策,社区给他家解决了低保,其余就只能靠女主人打零工养活一家了。“他这房子还是政府的公房。我们这次棚户区改造,对社区内的公房、私房实行统一改造。”
??余东海退休后成为街道“邻里帮帮团”的志愿者,颇有威望。都正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后,余东海和另外2名老居民作为“特邀主任”,成了居民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此次改造项目确立的原则是: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建筑风貌,拟通过对原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的方式,打造一个集中展现长沙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对余东海、袁建新等老住户们来说,无需离开居住半辈子的老街就能喜有新居。
??曾几何时,繁华与落寞在这里隔路相望——几步之遥的黄兴路商业步行街人流如织,而都正街内却是房屋老旧、水管破损、道路坑洼,似乎看不见生机和活力。
??2014年,政府启动的老街改造项目,让都正街焕发新颜。如今,电线地下铺设已经完成,电力容量增加了;麻石青砖铺路,坑洼泥泞的巷道变得平坦整洁;下水管网扩容换新,小巷内“肠梗阻”现象得到解决。
??更吸人眼球的,是通过对主街100余栋房屋进行修缮,让不少居民告别了“盆接漏水”的生活。老门楼、黛瓦青墙、仿古屋檐等“修旧如旧”,加上大红灯笼挂起来,老长沙的城市记忆在这里一一回放。
??余东海领着记者穿街走巷:“这里是被称为‘定湘王庙’的善化县城隍庙,这里是纪念湘菜祖师爷的詹王宫,还有桃花井,每一步每一景可都是历史。”
??据芙蓉区定王台街道办的同志透露,一期工程建成开街后,都正街的二期改造将实现与主街相连的7条支巷全面“变身”,将散落各巷的历史景观串珠成链。同时,都正街将与天心阁连体打造詹王宫美食文化街、城隍庙民俗街,并与黄兴路商业步行街互相呼应。
??“我们老街坊都讲,改造后不仅是烂屋变新房、房子店面升值了,都正街还将成为长沙市的一张新名片,自豪啊!”余东海乐开了花。
??【新年期盼】
??袁建新:新的一年里,希望都正街能像太平街、化龙池一样,在长沙名气越来越大。等老街改造全部完工,我也希望开个门面,做点小生意,让日子越过越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