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政策剖析LED照明行业
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
“三光政策”是对LED照明行业的新认识。所谓“三光政策”,不是教科书上的“烧光、杀光、抢光”,对于新的时代新的产业有新的解读。
烧光
LED照明行业进入2014年以来,以“高性价比”为通路产品核心竞争力,主要角逐战场在“球泡灯、日光灯和面板灯”三款基础照明产品市场。LED照明,将电能转换为光能,追求的是“光效”,是“Lm/W”的成本。
“烧光”,驱动电源厂商依托电源管理IC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内置电源以非隔离为技术导向,追求“双90”参数(电源的转换效率>90%,功率因数>0.90);LED封装企业依托LED芯片工艺,开发出多种新型封装结构和尺寸,将Lm/W的成本下降2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拼尽全力,“烧光”所消耗的电能,从节能节电的角度入手,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获得利润。“烧光政策”看似永无止境又有所限制,当封装和器件的性能挖掘到极限的时候,也许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杀光
2010-2012年,LED照明产品多处于替换型市场需求,到2013年后才涌现出大批真正意义上的LED照明产品,它们有着全新的结构设计和光学特性,从外观到LED驱动技术摆脱传统照明的束缚,外观结构多采用一体化设计,驱动技术在“无频闪、低谐波和可调光”的基础上,发展出“智能照明驱动”。
“无照明不LED”,飞天遁地,上山下海,从城市到农村,从办公到家用,从LED照明产品线全面渗透了传统照明市场,预计2014、2015年将分别同比增长40%、25%,产值分别达到3606、4500亿元,其中LED 通用照明产值将达到1154、1800亿元,同比增长66%、56%,说“杀光”,一点不为过。
抢光
2014年,企业并购此起彼伏,跑路跳楼时有发生,各种联盟如雨后春笋,不管是个人或是企业都感受到了来自同行和产业链的竞争压力。
如果我还没有准备好面对竞争,那能否避开这一切,找到一处世外桃源,安身立命呢?
产业大佬急着开疆扩土谋求称霸一方;单品将军急着巩固领地保全优势兵力;无业游牧一族南下,本就出身草根无畏无惧,常常出其不意攻城伐地。好不热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照明市场,尽皆LED”,不论是阴谋还是阳谋,都是一心想拿那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