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30载辉煌再追梦

在引进国际先进装备的同时,我国防水设备制造商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生产线的技术,进行国产化自主设计,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套设备的技术基础。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还与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40)站联合组织开办了防水工程施工职业技能培训班。

  1984年10月9日,江西九江。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原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在业界同仁的期盼中诞生,一个行业发展的新纪元肇始于此。

  2014年12月7日,首都北京。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

  30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而对于我国防水行业来说,却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筑业的崛起,我国防水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其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技术装备水平、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0年间,一批开创行业先河或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防水企业先后诞生,众多为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功勋人物相继涌现,大量防水经典工程深嵌于每一座城市的建筑里。

  防水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1983年,我国油毡产量达到3345万卷,油膏2万吨,各种涂料约1万吨。此时,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以沥青纸胎油毡和油膏为主,行业规模有限,行业产值大概在100亿元左右,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90年代初。

  随着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2003年到2013年,是我国防水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防水行业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不仅是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也都对防水材料有巨大的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拥有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5000万以上)有465家。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估算,到2013年,防水行业产值大概在1500亿元左右。

  30年的时间,防水行业产值增长了15倍,成绩斐然。

  最近几年,防水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连续大幅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进入。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8年,建筑防水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53亿元。2011年,行业固定资产猛增到183亿元。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预计,2014年防水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10亿元。6年时间增加了6倍。

  在为行业规模增长欣喜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但我国防水行业至今仍处于一个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不规范的不成熟阶段。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我国防水材料有五分之四的产能严重过剩。不该“生”的还在顽固地“生”,该“死”的不能正常地“死”,严重过剩的行业产能还在继续扩张。

  此外,虽然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鉴于防水行业呈严重的饱和状态,未来市场竞争会更为激烈残酷,区域整合、资本与市场的整合已经迫在眉睫。

  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80年代以后,一大批防水企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有的企业还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迅速改变了企业面貌。如,近20家油毡厂采用氧化釜、氧化塔等工艺设备,代替了大锅熬油。北京油毡厂、上海南汇涂料厂和其他一些厂,已经或正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微机技术也开始在行业运用于生产控制和企业管理。

  1986年,天津油毡厂、武汉油毡厂相继从奥地利引进多功能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含沥青瓦),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随后,盘锦禹王、北奥公司、保定石化防水厂、沈阳蓝光等11家防水企业从国外引进了14条改性沥青油毡生产线,总产能达1.2亿平方米。我国防水行业逐步进入改性沥青时代。

  与此同时,各种防水材料也粉墨登场。各种化工、塑料、橡胶卷材片材等产品相继问世,逐步形成了卷材、密封材料和涂料三大建筑防水材料系列。

  2005年至今,东方雨虹、卓宝、大禹先后引进10余条美国阿迪公司的生产线,我国防水行业的装备水平开始和国际同步。

  在引进国际先进装备的同时,我国防水设备制造商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生产线的技术,进行国产化自主设计,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套设备的技术基础。

  1992~1997年,苏州防水研究所装备设计部就与苏州油毡厂联合开发了“优质氧化沥青玻纤胎油毡生产线”项目。在成功实施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该所逐步掌握了较为完善的改性沥青成套设备技术。

  2000年以后,随着《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的先后两次修订,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新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每年的单线产能从200万平方米提高到500万平方米,2013年达到不低于1000万平方米。这给广大防水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目前,防水材料生产设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尤其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套生产设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苏州防水研究院的沥青基防水材料成套技术装备自2006年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已在沙特、土耳其、阿联酋、印度等国实施建设了十多个项目,并占据了国内的高端市场。

  我国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装备上可与国际同行竞技,不过在TPO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制造上,还差距不小。虽然国内很多装备生产企业生产TPO和PVC的生产设备,但能达到国外水平的寥寥无几。

  防水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小行业,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为防水行业提供生产装备的制造商,也是近年才得以发展,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导致在装备技术研发方面底子太薄,后劲不足。时至今日,防水装备制造行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龙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防水行业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必须有高水平的制造装备。防水装备企业和防水材料生产商联合进行生产线的定制和技术改造将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日趋完善

  1985年10月20日,中国建筑防水公司、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天津市建材局、天津油毡厂联合创办了建筑防水中专学校,共招生6届,培养学生138名,受到防水企事业单位欢迎。

  1987年,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和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联合开办建筑防水材料与防水工程代培大专班,共招生6届,培养学生200余名,毕业生中的赵世清、叶军、王玉芬等都活跃在防水行业前沿。

  2005年,湖北工业大学创办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防水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套高等院校防水专业试用教材。

  2014年,,湖北工业大学开设防水材料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班。

  除初步建立了学历教育外,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还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及培训。

  针对防水产品供应商开办了防水卷材生产、防水涂料生产、物理检测、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培训班。

  2013年,首次从国外聘请了专业的施工专家进行行业培训师的培训工作,充实行业施工技能培训的师资力量。

  2014年,协会组织专家编制出《全国注册建筑师必修课教材之九——建筑防水》教材。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还与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40)站联合组织开办了防水工程施工职业技能培训班。

  在职业培训的基础上,2013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还组织开展了首届“联盟杯”全国建筑防水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2014年11月,我国防水工人首次参加国际青年屋面工人技能大赛,登上了国际舞台。

  通过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营造了行业和企业重视工人和施工质量的氛围,促进了行业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由于防水产业工人的缺失和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防水工程质量。要改变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高防水产业工人素质势在必行。尽快解决职业教育培训滞后的问题,是农民工实现“产业工人化”最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量的追求改为质的追求。如何培养出适合防水产业发展需求的精英型蓝领人才,是防水职业教育领域在五到十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产业政策得到调整

  1987年,中国建筑材料防水工业协会编制了《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

  1993年,中国建筑材料防水工业协会开展了“我国防水材料及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政策研究”。

  2003年,中国建筑材料防水工业协会开展了“建筑防水行业生产与应用政策研究。建设部采用该研究成果,形成了《关于加强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与应用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6年,协会开展了“十一五”期间建筑防水行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为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公告(防水部分)提供了技术支持。

  2008年,受建设部委托,协会开展了“建筑防水材料及应用技术评价研究”。

  2011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发布《建筑防水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协会参与了《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1版的修订工作。

  2013年,受工信部委托,协会参与制定了《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

  2013年,协会推动国家质检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建筑防水行业质量建设,促进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

  产业政策是行业发展的根基。多年来,协会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适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产业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连续3年的防水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就是这一成果的体现。

  这场由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推动、社会广泛参与的“转变方式、提升质量、推动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综合改革,旨在探索出一个集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企业承诺、质量监管、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于一体的行业体系,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市场的反馈情况来看,通过近3年的综合执法、联动抽查行动,市场环境有所好转,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防水产品质量有所提升。要进一步巩固这一阶段性成果,就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产品质量在发展中的地位,改善政策环境,推动重大装备可靠性提升。

  我国防水行业在改革开放的黄钟大吕声中乘势而上,30年间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虽然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的防水行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就其增长速度和发展势头来看,我国防水行业前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随着我国防水行业自身不断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经营创新、人才创新,防水行业的下一个30年将更加美好。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建筑防水30载辉煌再追梦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