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电家电行业增速趋缓 产业竞争PK可靠性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部部长鲁建国介绍说,通俗地讲,可靠性是指产品发生故障的频率,或者说在某一阶段内产品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这一性能体现的是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产品不仅要好用、管用,更要耐用和安全。在家电制造领域,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和关键。
鲁建国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家电产品可靠性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可靠性方面的不足,本土企业是以售后服务来弥补的,而这在欧美等人工成本偏高的国家是做不到的。可靠性差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声誉,也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比如我国在可靠性指标上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鲁建国介绍说,美国标准UL2157《电动洗衣机和脱水机》中对洗衣机耐久性指标的要求是连续运转 5000个循环,并且是强制性要求,国内只有少数产品能通过这个标准检测。我国标准GB/T428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耐久性要求是2000 次,并且是推荐性指标。
据了解,国际上对于可靠性的研究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50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在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仅限于航空工业和军事工业,对于家用电器来讲真正提到议事日程是在2001年。“品牌质量不高,最终影响到我国品牌在国内及国际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蔡莹介绍说,有关中国制造品牌在工业化国家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制造品牌在德国的信任度只有19%,在法国为22%,在美国也只有26%,但是德国制造产品在这些国家的平均信任度高达80%;“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品牌竞争、品牌维护和品牌创造之路上,我们的生产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时期出现新问题
今年,两则有关质量抽检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则是4月份,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流通领域小家电类商品质量监测结果,伊莱克斯电烤箱、ACA多士炉、荣事达室内加热器、中体倍力颈肩按摩器等33款小家电上了黑榜;另一则新闻同样是在4月份,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缺陷产品名单 (2014年第一批),4款品牌为“三菱电机”的空调因存在缺陷被曝光。
此外,2013年LG、松下等多个外资品牌也因质量问题被上海相关部门曝光。于是有业内人士质疑:难道已经多年不被家电行业所关注的“产品质量问题”,迎来了新的爆发期?对此,有专家指出,2013年5月31日,所有优惠政策退出,家电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为了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争取更多的利润,不同企业各施奇招,有的企业靠技术和实力转型升级,鏖战高端;也有企业靠偷工减料,虚标指标,不当得利。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张仁生告诉记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以创新求发展,而是“另辟蹊径”,以偷工减料、虚标性能指标等方式牟取不当利益。“比如有的企业产品的电机铜线越来越细,甚至使用铝线。而目前在洗衣机上使用的铝线电机并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可能使产品的功率效率降低。还有的企业的附加绝缘措施不使用绝缘护套,而改用绝缘胶带,不仅使产品可靠性大大降低,也难以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张仁生介绍说,现在一些企业对于波轮洗衣机的上盖采用钢化玻璃材料,如果不相应地增加阻尼装置,重量大幅增加的上盖自由下落时有可能砸伤甚至砸断使用者的手指。此外,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偏心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会造成洗衣机“跳舞”甚至倾覆。
鲁建国则表示,本土产品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新产品可能试制水平很高,也能通过相关认证和试验,可一到批量生产就达不到技术指标要求,产品早期故障频发,引起消费者不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设计和制造工艺不完善、监测手段不齐全、企业职工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造成产品安全、性能质量一致性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