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水管、水龙头,谁是最大“水祸”?
思考:新国标,你怎么看?
水龙头“铅”动了人们的心,也“铅”动了相关国家部门。5月6日,针对铅毒问题国家发布《新国标》,并拟于12月1日实施,“从发布到实施,这个过度期很紧张,一些大牌企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达标,而有30%的企业将面临行业洗牌。”有专家直言,新国标将牵涉到企业工艺变化,部分企业能否承受压力还有待考究。
“新国标如果严格实施,所有水龙头企业都得倒闭,新国标显然不能在近期付诸实施。”广东开平某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国家制定新国标是好事,但未必符合现阶段产业发展情况,能否严格实施,这关乎各方利益关系,能否真正实施还有待证明。
此次《新国标》的制定可谓引起行业高度关注,究其原因,此次新国标的标准“走”在了产业发展之前。据某专家透露,过去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标准至少以60%—70%企业能达标为参照,而此次标准的订立则是引领型的标准。在目前行业内达标企业不多的情况下,《新国标》的推进对行业形势的影响不容乐观,国家相关部门关注民生已经高过关注地区、产值,新标准实施抽查率将空前。
新国标》发布并将付诸执行,你怎么看?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企业超前发展超前规划是进一步谋向未来的举措。有专家建议,产区应对区域内品牌及企业进行规划,统计出奔产区内创新品牌的企业数,及能转型做配套产品的企业数;对于难过《新国标》门槛的企业不妨改生产不过水的附属配件,地区大品牌企业则应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行业发展。
将来的水龙头产业必定进行大洗牌,企业要生产发展必须找准自身定位,不管《新国标》严格执行与否,面对未来,企业应拥抱标准,处身变革,走向未来。
概念:无铅VS低铅
拥抱标准处身变革,这是企业应对《新国标》的唯一选择,“无铅化”的名头被各企业竞相争夺, “无铅”真正能做到不含铅吗?
记者从行业某专家处了解到,要使得水龙头产品实现“无铅”,必须采用“无铅铜”等原材料。而所谓“无铅铜”,并不是指完全不含铅。据了解,美国最新的标准法案,诸如《NSF372饮用水系统配件铅含量标准》要求产品铅含量在0.25%或者以下,而非0含铅量。在欧洲的水龙头产品中,并未设有铅含量标准,但在饮用水的龙头里面则有明确要求少于10微克每升,美国则是15微克每升,而我国现在最新准备发布的标准显示要求是5微克每升,中国成为世界上水龙头产品铅含量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实事上“无铅”概念很大程度上只能定义为“低铅”。如何实现水龙头低铅呢?据九牧营销副总张彬透露,首先应从原材料着手进行源头控制,使用无铅材料,通过严格的法规进行检测、熔化,对原材料进行材质的化验,保证材质的稳定;其次在加工铸造到熔炉性质,再到精加工都必须严格把关;在铅含量剔除之后加工难度提高,必须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然后是需注意易引起重金属超标的电镀环节,电镀槽重金属元素若未彻底清理则直接导致品质降级,这要求企业在生产制造中各个工序都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趋势:节水VS新型材料
经历“铅”阵痛之后,水龙头未来发展趋势将朝着什么方向走?有专家表示除了“无铅化”、“低铅化”,水龙头 “节水性能”或成为未来终端市场大需求,这一趋势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北方市场尤其突出。据官方数据显示,仅以北京地区为例已形成1000平方公里漏斗区,地下水严重缺乏。尽管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为北京市输送了10亿立方水源,但实际上仍缺10亿立方。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愈发严重,“节水”工程迫在眉睫。水龙头作为直接影响水流量的生活工具,“节水性能”的进一步开发能使水龙头制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增加制胜筹码。
有专家表示,未来,从节水管控方面考虑,政府主管部门将实施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据了解,一些城市的水资源主管部门或将对系列供水系统的产品实行准入政策,北京、天津等严重缺水的北方城市目前则正在制定系列法律法规。未来,对“节水性能”的要求将覆盖马桶、花洒等产品。
除此以外,记者了解到,新型材料在水龙头生产上的应用或将成为新趋势。从“无铅化”的概念中我们了解到,由于铜材质无法实现0铅量,而水流与铜材质面直接接触依旧会析出微量铅元素。有专家表示,最佳的方案是把与水直接接触的“铜面”换成其他无铅材料。2014年06月21日,笔者在广东开平走访企业时了解到,目前有部分企业正着手研究“钢包塑工艺”水龙头。
“这种水龙头新工艺的外围主体以不锈钢为材料,内壁则附以一种新型的绿色材料,以杜绝水流跟铜质面、钢质面接触,即外围材料为钢质或铜质,在水龙头内壁附上一层新型材料以避免把钢质、铜质可能析出的金属元素带入水流影响人体健康。”开平某卫浴企业生产老总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许多卫浴企业正着手研发该工艺,这种新型材料目前只能从国外采购,尽管采用这种新工艺生产的水龙头成品成本有可能上升,但却有效解决了铜材质、钢材质中将有害元素被带入饮用水的健康问题。
结语
在环保的重压之下,水龙头生产制造企业只要选择向标准走才能突出包围;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意识的改变,未来,企业只有把自己当消费者,才能做出好产品。行业形势正在变革,经历市场大洗牌后的水龙头产业,唯有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中更良性的发展,拥抱变革,瞩目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