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建的太阳能光热帝国,还能走多远?
太阳能行业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奋斗终生的行业,是一个惠及子孙后代的产业,投身这个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句话,在位于江苏连云港的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被放在一进入大门就可以非常醒目的位置上。而说这句话的,正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徐新建。
不知道,今天的徐新建,再重温一下当年说过的这句话,会作何感想?
1
作为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后者来,徐新建凭借“太阳雨”和“四季沐歌”左右手互博策略,成功将曾经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一哥“皇明挑落,随后迅速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第一家登陆中国A股主板市场的企业。当年那是多么的风光!
不过,作为日出东方的一个小股民,对于公司上市之后、特别是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感到了“前所未有”失望。曾经,有一篇《徐新建的太阳能帝国还缺点啥?》文章,今天我想谈谈《徐新建的太阳能光热帝国还能走多远?》
2
继今年日出东方发布公告,称修改公司经营范围,在原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热泵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及技术服务”基础上,又增加了“光电产品、照明器具、家用电器、厨房设备、消毒杀菌器具、空气净化设备、水净化设备、卫生洁具、五金机电、建筑材料研发、生产;采暖炉、取暖器、电热水器、燃气具、电动车、模具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等新业务。
日前,日出东方再度发布公告,参股一家公司,又新设立一家公司,从而又明确了“进入净水产业,并涵盖家用净水、水处理、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新方向。
抛开日出东方的多元化战略成败不说、优劣不论,单从日出东方作为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龙头企业”,也是资本市场的“标杆股”,这一系列动作,就已经加剧了外界对于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看空”和“失望”。
要知道,连行业一哥,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下滑、疲软和萎靡不振的背景下,都已经“束手无策”,开始通过“多元化”扩张来为未来的发展转型铺路,来为下滑的业绩寻找增长点。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至少在今后五六年都难以出现“大幅度”反弹的希望,否则利润率那么高、市场竞争力又那么强、营销网络和手段创新又那么的一哥日出东方,是不可能舍弃一个成熟的市场,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至少,在商业逻辑上,这说不通。
3
从企业发展战略上看,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市场营销网络,基本上也与公司现在进行的多元化扩张产品——卫浴、厨电、净水机产品,也是“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无法形成辐射和对接应效应。因此,在这种体系下可以理解的是,一是企业认为,在广阔的农村市场上,卫浴和厨电产品的市场存在空间仍然存在,可以短期扩张。二是行业来看,净水机产业是热点,也是资本市场可以炒作的题材。
当然,日出东方在上市之后,当初还是希望可以在太阳能这个产业上“大有作为”。从一家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商,到上市之后明确描绘的“大光热”战略,提出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制冷取暖,徐新建曾经众多的股东和投资者描述过一幅蓝图:那就是谋求从百亿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向千亿级的太阳能光热市场,再到万亿级的太阳能源市场,徐新建掌舵下的日出东方,过去几年还是希望能够在“太阳能”这个产业有所作为和突破。
不过,现在日出东方并没有让太阳能行业的“同仁们”看到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热水、热能等领域的扩张雄心和斗志,反而让同行感觉到了“丝丝凉意”,连老大哥都在搞跨界的多元化谋求自保,那么其它企业们就只能是“退的退、逃的逃”。
4
当年,徐新建提出来的“533100计划”如今还记忆犹新:通过5年时间,成为太阳能光热产业第一家销售收入过100亿、纳税过10亿、累计集热面积达1亿平方米的企业,形成3万人的企业规模,并带动相关就业人口30万台。
同样,几度修正的“太阳能大光热”战略也成了一个“万花筒”,神奇之处就是在原来的太阳能热水器全产业链长度扩张,从太阳能热水器到太阳能光热发电、制冷制热的产业厚度增加基础上,又增加了厨电、五金卫浴、净水和空气能等服务类业务。
目前,对于日出东方的跨界多元化扩张成败判断,还为时尚早。但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太阳能光热企业,日出东方的这一系列表现和动作,却将整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加尴尬的“胡同”,也不得不让市场上的众多小股东们担忧,当年徐新建雄心壮志打造的“太阳能帝国”还能走久?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春天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