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基因:打造2.0版绿色建筑
除海尔、美的、长虹等传统家电制造企业开始布局外,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在今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旗下首款路由器,意在通过路由器、芯片、软件系统来构建一个开放式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任何一家想要实现智能家居蓝图的企业都可以加入进来。
外资企业也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绿色智能建筑。目前,西门子正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操控平台并扩展大众市场,而这也正好符合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当今建筑能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40%,新建楼宇需要从一开始就采用智能化技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雅祺山认为,未来智能楼宇的发展有两大趋势:集成与融合。以集成为例,即多个子系统在单独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实现在同一平台上的集成。例如,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智能网络来监测和控制电子照明系统,控制程序可以根据数据自动产生某些参数去调节空调,与此同时,暖通、空调、照明等也可以被集成到一个平台,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和便利性。
“绿色”与“智能”标准均需完善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热点。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320多个城市投入300多亿元建设智慧城市,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的绿色建筑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如天津首个通过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的项目——天津仁恒海河广场项目(住宅部分);湖南长沙的绿色小学——梅溪湖小学的屋顶采用了智能化的可调节遮阳设备等。
上海市在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方面技术先行,于2008年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智能化技术规程》,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主动对建筑内各类用能系统实施智能化节能监控技术措施,实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等建筑节能目标。
虽然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实践,但笔者了解到,目前为绿色建筑服务的智能化技术还不够全面,标准的推行力度不大,影响了绿色建筑智能化发展。例如,在绿色建筑领域,我国已编制了一系列标准规范,但是标准中智能化的技术内容还不够全面,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只有“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运营管理”章节提出了智能化技术的要求,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仅在“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章节提到了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此外,尽管绿色建材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发展缓慢。据初步估算,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的10%左右,产业规模仅为3500亿元左右。国家建材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刘翼认为,目前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缺乏有机联系,更为关键的是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缺失,市场较为混乱,这也成为制约绿色建材发展的瓶颈。
另有专家表示,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大量技术还有待探索与解决,绿色建筑智能化的相关标准还需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应在充分考虑最新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为未来发展提供框架,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完善标准、规范,用智能技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