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产业有利于提升夜间旅游经济
“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清代陈秉元的一首《石浦竹枝词》,勾画出了渔港古城石浦的地形特征,也道出了它的文化特色。这个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南部的小小古城,却有着6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上沿海中路一个重要的渔港、商港、军港。现如今,为了让古城焕发新的生机,古城着力打造夜间旅游经济,让游客在灯光中完成一场访古之行,玩味明清建筑的丝丝风貌、渔贾文化的连绵气息。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环境灯光艺术研究所所长马仁凯介绍道,石浦古城照明设计规划目标包含照明功能系统、梳理与古迹、生活展示夜生活指引。和谐、高雅、静谧、柔和、丰富、生活化的朴实谨慎的光环境提供了良好的视觉舒适感,照明空间使人感觉安心,没有明亮的强烈对比。丰富、优雅且是精心装饰的照明配置扮演着一种保护性的角色。在视觉上引导路径,柔和的阴影投在适当的位置,让人感到熟悉。
整体灯光使用了在2700K-3500K之间的色温,选用了适中的亮度,严格按照《石浦镇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石浦古渔镇旅游线方案》《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景点设置策划》《城市照明设计规范》等四个设计依据。
光影交纵从平面空间、立面空间丰富夜间宜人的光体验,并融入当地的生活中去。
在街道照明意向上,步行空间是延展的古城脉络,定义不同尺度的步行空间亮度,每种尺度手法上用相同元素,形成延伸的古城脉络。照明设计根据每条街巷的形式和两侧建筑性质,以统一的照明元素,使街巷的空间延续。
古城中街每隔50米左右建一座月洞门式封火墙,墙沿巷高出居民屋脊,门跨街。月洞门小于街宽,拱门高4米、宽3米,拱门正中嵌石匾或砖匾,可以阻止火势蔓延,盗贼进入,而且还切换了街道的空间格局,使街道在延伸中有了间隔。
古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照明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A.以屋顶为重点;B.以屋身为重点;C.以屋顶与屋身相结合的照明。古建的屋顶形式堪称精美绝伦,但照亮屋面下的斗拱和屋身,保持屋顶轮廓的剪影效果,则更显中国建筑艺术的含蓄美。
院门照明趋于缓和,低照度的光环境照明主要依托院门口那熟悉的灯光作为行人的视点,高亮的院门给夜归人明确的目标感。
装置小品不仅点缀着古城空间,构筑古城魅力,同时还是古城精神的体现,与建筑一样不能脱离环境孤立地设计。从整体景观的角度考虑,并不是环境中所有元素都需要照亮,应考虑小品主题、材质、体量、色彩,主要观看的视角以三维效果为出发点表现光影的艺术效果。
对于宅院公共空间一层沿街店铺空间的照明光色、亮度,包括灯具光源的选用和外露眩光的处理,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和舒适的市井生活品质。对于文化展示的室内空间做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包括灯具光源的选用和外露眩光的处理,更好地呈现展品传达地域民俗文化特点。对于更好地实现本设计方案中提及的规划性实施,整顿和保持公共景区街面整齐协调,营造更好的游览环境,以及灯具安装的持久性。在改造或增设观景台的建议中,为了更好地打开游人观赏古城风貌的视角,选择中街俯瞰古城的宽阔视线位置增设或利用现状高层民居露台改造成观景平台,打造渔港古城独具魅力的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