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处小区60户人家门窗变形 街道称房屋安全

提要:翠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房屋目前是安全的,将推进加固方案的实施 昨天,这份鉴定书的真实性,得到了翠苑三区社区办公室的确认,9幢确实一直存在裂缝变形,但是否为危房,社区表示不能下结论。

  上世纪就已有问题了

  重新鉴定结果也是“有隐患”

  其实,杭州类似砖混的老房子出现裂缝并不少见,门窗变形也会出现,但居民们说,翠苑三区9幢的情况已经很特别,因为早在上世纪,它就已经被鉴定为“危房”了。

  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份1999年的《房屋安全鉴定书》,由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所出具,上面注明“该房自1985年由杭州市第二建筑公司施工建成,投入使用前即发现因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在西边单元局部墙面、楼地面阴角有开裂现象。使用8年中发觉墙体裂缝在继续发展”,鉴定的结论是:裂缝和变形尚不影响安全,但建议加强观察,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这个房子从安全鉴定书上讲,从1985年造的时候就有质量问题了。投入使用前就发现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房子有严重问题,知道的话我们就不会搬来的。”老俞说。

  昨天,这份鉴定书的真实性,得到了翠苑三区社区办公室的确认,9幢确实一直存在裂缝变形,但是否为危房,社区表示不能下结论。

  实际上,2011年,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对翠苑三区9幢又重新进行了“主体结构” 安全性鉴定,这是受杭州西湖区建设局、翠苑街道办事处共同委托的,也是这份报告让9幢的居民更加担忧。

  “经计算,杭州市翠苑三区9幢1、2、3层墙体承载力不能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是,“对1、2、3层墙体进行加固处理。”

  对此,居民们认为结论的表述很保守,实际隐患还要严重很多。因为昨天是假期,所以记者并未能联系上相关鉴定机构。

  街道称房屋目前安全

  将推进加固方案的实施

  据了解,翠苑三区9幢的施工单位是杭州市第二建筑公司,设计单位是南京市住宅设计室。但因为时间久远,人员更替,已经找不到原来的相关单位。所以现在,居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社区和街道上。

  而记者采访发现,对于翠苑三区9幢的问题,社区、杭州市房管局翠苑房管站等单位都早已掌握,甚至早在1994年前后,杭州市房管局翠苑房管站就派人前去补桩灌浆,之后又零碎修补了多次。

  双方一直在沟通协商,直到2011年,一个公示把9幢的居民“惹恼”了。2011年杭州市规划部门在翠苑三区9幢贴出一个公示,紧挨9幢不到20米的位置要建设一幢商业综合体,64米高,两层地下车库最少要往下挖12米。伤痕累累的老房子附近经得起桩基深挖吗?

  接到了居民们的投诉,施工单位也对施工方案重新进行了修改。昨天,记者站在9幢6楼的阳台上看到,隔壁工地的两层基坑已经基本完工,不过紧挨着9幢一侧的基坑柱还没有全部撤掉,居民担心意外还可能会发生。“很明显的,自从基坑开始挖,没缝的多了缝,小缝变成了大缝。”

  昨天的采访中,翠苑三区社区相关负责人坦言,因为涉及面广、问题复杂,9幢的房屋安全问题已经由街道领导直接负责。

  昨天,记者在社区办公室电话联系上了翠苑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汪立民。他强调,9幢并非危房,而是“存在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此事的处理。“我们也是2011年鉴定之后才知道的,后来杭州市主要领导也亲自关注了此事,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安全隐患。”

  据汪立民介绍,2012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就根据鉴定报告拿出了一个加固处理的解决方案,但是在与居民的沟通中出现了问题。“居民们对加固方案不同意,主要问题还是觉得加固可能会对室内面积产生影响,要求扩面加固,这就涉及到整幢楼结构的变化,所以未能谈妥。”

  对于房屋安全的现状,汪立民明确表示道:“到目前为止,一切是安全的。”

  听到这个说法,现场的居民表示,既然政府这么肯定,“我们当然愿意相信。”

  不过,汪立民也坦言,现在房屋的主体结构是安全的,街道要求半个月检测一次,也制定了应急方案,但是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果按照专家给出的加固措施,9幢再安全使用30年是不成问题的,接下来我们还会跟居民沟通,争取加快加固方案的推进,得到居民的理解。”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