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薄板市场推广难题待解
节能减排已成国家的重要国策之一,瓷砖减薄也已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但是经过多年发展,薄板薄砖却未大规模走进寻常百姓家,产业规模小、行业发展混乱、产品价格高、消费者尚需引导等难题,仍阻碍着陶瓷薄板的大范围推广。
产业规模亟待扩张
陶瓷薄板产品自诞生起,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就为行业人士所认可;而且与同类产品相比,陶瓷薄板的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一倍以上,节约原料资源60%以上,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对于推动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与行业各方的努力之下,行业掀起了瓷砖减薄浪潮,佛山市金海达瓷业有限公司、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开始尝试陶瓷薄型化生产。
但是,总体而言,推出陶瓷薄型化产品的企业很少。目前国内推出陶瓷薄板的企业只有20余家,而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不超过5家,中国陶瓷薄板的年产量不超过500万平方米,其中蒙娜丽莎一家产量就超过大半。这对于有着1700多家陶企、年产瓷砖超过90亿平方米规模的中国建陶产业来说,陶瓷薄板只是沧海一粟。
诸多产品鱼目混珠
2009年3月,以蒙娜丽莎企业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陶瓷板》(GB/T23266-2009)和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相继发布实施。
在《陶瓷板》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陶瓷薄板的厚度小于6mm、上表面积大于等于1.62平方米。实际上,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陶瓷板生产企业只有蒙娜丽莎、宁波日泰、山东德惠来等少数几家企业的产品,能称之为陶瓷薄板。
不过,事实上,诸多企业的陶瓷薄型化产品并不符合该标准,但是却依然称之为“陶瓷薄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陶瓷薄板产业的发展显得更为混乱,也影响了工程商、设计师等消费群体对于陶瓷薄板的认识,让陶瓷薄板的推广增添阻力。
转变消费者固有思维
尽管薄板薄砖的物理性能已经被业界认可,然而消费者固有思维并未转变,对薄板薄砖的产品性能仍顾虑重重。
实际上,消费者依然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认为产品薄是偷工减料,而且对其性能也有所疑虑。其次,陶瓷薄板的施工与传统陶瓷砖铺贴的手法有所差异,而目前懂得陶瓷薄板施工的建筑队伍并不多,这也阻碍了陶瓷薄板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开拓,这还需陶瓷薄板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加以引导。
价格超出消费者心理预期
由于产品厚度比传统陶瓷砖薄一半以上,所以陶瓷薄板的生产技术含量更高,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更高,硬件投入相比生产传统陶瓷砖要高得多。
因此,陶瓷薄板的终端价格相比传统陶瓷砖,每平方米要高出许多。陶瓷薄板价格并不“亲民”,价格超出一般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也让陶瓷薄板的推广更为困难。
不过,由于陶瓷薄板现在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物以稀为贵的价格规律加上初期研发费用以及营运费用等等,现在的价格也属正常。但产品成熟后,价格也将会更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将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