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失意股市得意 房地产有点看不懂
一位朋友最近为手头的第二套房到底是租还是卖,颇为纠结。
这套80平米的多层住宅有些年头了,交通、生活倒是很方便,不过周围紧挨着城中村,外围环境较差,所以只能卖到2万元一平米,总价160万左右,从绝对价格上看,这应该是深圳关内楼市的一个洼地。而如果出租,这套房月租在3200元上下,一年将近4万元。
朋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把房子卖掉,钱存定期,一年下来比出租略强一些,假设未来房价不变,目前租和卖没多大区别。但要是用卖房的钱来买理财产品,那就大不一样了。前些天朋友就收到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一条高收益理财短信:12个月,100万起7%,300万起7.1%;18个月100万起7.4%。这样算下来,160万元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超过11万,比一年的房租多出7万多,卖房显然比租房强很多。
但是,要是房价再涨了呢,只要涨幅能跟上卖掉房子买理财产品的收益就行,而根据以往经验,手头有房比有钱强。况且,这套住宅还有拆迁的预期,因为周边城中村改造已列入规划并局部开始实施。这正是朋友为卖不卖房而感到纠结的地方。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楼市的各种信息可以说是少有的混乱,令人云里雾里。
从中微观层面看,银行普遍逐步收缩房地产贷款,浙江兴润置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多个城市不断传来楼市降价声音,就连一直较为坚挺的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楼市也有点坐不住了。一时间,楼市拐点甚至崩盘的观点占了上风。
而此时,宏观层面似乎又一改以往狂风骤雨式的楼市调控,变得和风细雨起来。今年两会期间,政府首次提出对不同城市进行分类调控的政策,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针对性。可以理解为,楼市调控政策更灵活了,只要不是“过快上涨”,估计调控不会加码甚至有可能放松。而且这一次更强调从供给端扩大住宅供应,而不是需求端严控。这相对以往应该说对楼市是中性偏利好。紧接着3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提出要抓紧出台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巧的是,就在同一天,暂停近四年的上市房企再融资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这无疑给了市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甚至,牵头负责楼市调控的住建部官员两会期间喊话,有说未来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的,有说房地产市场10年内不会出问题的。
一方面,市场本身不断传来坏消息(当然,对购房者来说是好消息);另一方面,管理层却暖风频吹。二者综合的结果就是,买房的、卖房的大多数都在观望。有两则最新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佐证,一是北京一季度住宅成交同比降了六七成,为6年来最差开局;二是上周六深圳全市一手房仅成交22套,也是近期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在积极推进中,但不可否认,国内传统的增长模式短期内尚难发生实质性转变,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依然较深。有机构测算,今年要维持7.5%的经济增长,需要不低于18%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而在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不排除政府会适当放松调控政策。很可能,面临困境的房地产企业将又一次得到“有形之手”的眷顾。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楼市中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房地产企业,在股市中却正“春风得意”。3月份以来房地产指数上涨10%,在各行业指数中排名第二,其中万科A涨幅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