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行业呼唤第三方产品质量认证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近日,记者从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获悉,该机构已经启动净水器产品认证试点工作,今后获得认证的净水器产品将加贴相关认证标志,消费者亦可以此作为选购标准。此前,2013年10月鉴衡在北京成立了净水器认证技术委员会,并对《反渗透净水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超滤净水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相关文件进行了研讨。
信息不对称,价格成为选购标准
据鉴衡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3000多家净水器生产企业,生产数千品牌数万型号的各类净水器,净水器年产销售额达到300多亿元。但是,由于净水器行业准入门槛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净水企业并不多,一方面低价低质的产品充斥市场,长此以往,必将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宣传上夸大产品功能,混淆概念,使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产品时经常感到无从入手,消费者在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凭价格来选择。
认证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需要行政许可审批(卫生批件)才能生产销售净水器产品的国家,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基本采用第三方认证政府进行市场监管的模式。
但是,近年来这一做法也在逐步改变。2012年底,国发〔2012〕52号文中就有取消陶瓷净水器,除氟、除砷净水器等净水器产品及部分净水器原材料零部件的卫生许可;2013年,卫生部又把净水器产品(新材料除外)的卫生许可下放到各省卫生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行政许可的范围和力度将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由谁来填补这个真空,消费者凭什么来选择合格和优质的净水器产品呢?毫无疑问,从单一的检测净水器出水水质和卫生指标,逐步发展到对净水器产品质量的全面检测;从单一的卫生部门行政许可审批,逐步发展到第三方认证、政府服务和进行市场监管。从而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净水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了解,美国NSF、WQA等质量认证机构已经在我国开展净水器质量认证工作。我国某些净水器原材料、零部件(如管材、膜元件、滤料等)已经取得了NSF认证,在我国生产、销售的某些净水器也已取得了WQA认证。
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可以实现对全行业的质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