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所遇到的装修陷阱
提要:装修合同既是家装质量的约束与凭证,也是避免家装纠纷的保证书,是业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装修时,材料一般不是一次到位,而是陆续进场,这又成为了装修公司或工头做手脚的地方。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装修合同既是家装质量的约束与凭证,也是避免家装纠纷的保证书,是业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但也应注意到,并非与家装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就万无一失了,一些不规范的装修公司和施工队会在合同或装修过程中设置很多陷阱,对此业主必须小心提防。记者通过归纳相关的装修投诉案例,总结出几个常见的装修陷阱,提醒消费者小心提防。
陷阱一
工艺说明模糊不清
装修公司或工头报价时通常会先给业主一个报价表,其通常就是装修公司的销售人员拿着标准表格,根据消费者的家居面积进行修改后自动生成的。由于装修时,业主会更多地关注单项的价格和最后的总报价,而忽略工艺说明,尤其是对所用材料的质量、规格、等级的说明,最终可能导致业主利益受损,引发纠纷。
一位业主向记者诉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由于是头一次装修,当时啥也不懂,装修公司和工头给的报价单上用词模糊,例如报价单的明细上只标明使用美巢腻子,而未标明其是否耐水。实际上,家装公司给我使用的是不防水的腻子,而耐水腻子的价格是其4倍左右。”
陷阱二
单项面积易做手脚
在签订装修合同时,业主对于自己居室的实际面积一般只是大致估计一下。殊不知,这往往是装修公司或工头容易做手脚的地方。例如,家装公司或工头若给每项施工面积都稍微增加一些,那么其少则多挣几百元,多则多挣几千元。所以,业主在与家装公司或工头谈定单项价格后,一定要和其一起丈量单项施工地的面积,并落实到纸面上,以免结账时扯皮。
陷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