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公租房"入住率"纳入考评

  记者在珠三角多地采访时发现,繁琐耗时的行政审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需求者只能望洋兴叹,导致不少公租房空置。其中个别保障房小区,空置率竟高达九成。

  保障房建设热潮之后,供应是大大增加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不少地方公租房市场出现了“假性过剩”,上海、武汉、郑州等地方都出现公租房遇冷、大量闲置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租金过高,与市场价相比缺乏优势;二是往往处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的区域;三是设立的门槛过高,资格够的人不想租,想租的往往不够格。

  站在租房者角度,这种现象很让人来气,政府投了大量的钱建公租房,结果却是可望不可及,未能做到物尽其用。好事没有办实,造成公共政策的异化与公共财政的浪费。而换个角色,站在管理者角度看问题,此事也稀松平常。客观上,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保障房建设数量指标,匆匆上马开建,而对建成之后如何利用,缺乏必要的评估、论证与规划,使得一些保障房项目先天不足。主观上,门槛抬高、口子收窄,也是出于审慎的态度,防止像以前申请经适房时出现的大面积、长时间的轮候现象。当然,也不排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政思维,毕竟管理需要成本。

  不管什么原因,热建不热租,叫好不叫座,让大量公租房闲置都是不对的,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检讨。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不妨先明确公租房的属性与保障范围,然后俯下身段,对市场规模进行调查摸底。明确目标人群与规模之后,再对政策作适度的调整,将门槛降到保障力度最大的限值。同时,在考核评定各地保障房建设情况时,也可以考虑将保障力度——竣工率、供应量和入住率等相关指标,列入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遏制一些地方热建不热租、片面追求开工率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